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论对于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而言,重智育而轻视德育,是目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责任意识淡薄,很多时候往往因为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至于在成长的过程中甚至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作为承担着基础教育任务的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的同时,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让他们能够逐步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作为一名家庭成员,作为一名小学生,自己不仅要遵守校纪校规的相关规定,还要遵循一定的社会准则,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关键词:责任意识;守时守纪;完成任务;参加活动;塑造灵魂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对于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而言,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往往总是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的。重智育而轻视德育这其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常常引起笔者深深的思考。虽然我们总是期望教育和培養出更多的杰出人人才,然而总是会有一些孩子在成长的轨迹中偏离了人生的正确方向,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事实。北大高材生弑母案,被媒体披露报道的各种校园欺凌事件。产生这些恶劣后果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却认为这其实也是一个人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严重缺失的充分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经多次在论著中论述,作为一名中国公民,要敢于担当,应当具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那么,对于承担着基础教育重任的小学教育,对于从小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应当发挥好重要的引导教育作用。
一、 通过守时守纪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再加上有的学生对自我要求不严格,某些学生家庭教育环节的缺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对于上学上课迟到这样的违纪问题会不当回事,在思想上不重视。有个别学生久而久之甚至会把迟到当成家常便饭。作为教师就应及时予以批评教育,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要改变观念,再落实到行动中来。
班上曾经有一位同学,由于其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平常主要由其母亲照顾她。家中还有一个妹妹,她妈妈一个人照顾孩子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在这个孩子上二年级时的一个学期里,早上上学她就经常迟到。后来经过和她母亲电话沟通了解到,她母亲有时根本就管不了她,说啥她也不听。每天早上起床时叫不醒,起来后磨磨唧唧习惯了,所以才导致她经常上学迟到,家长说起这些真是又生气也很无奈。
这个学生的种种表现,其实就是一种责任意识的缺失。对于这个家庭成员之一的她来说,她根本就没有体会到母亲带两个孩子的辛苦,没有意识到自己要对妈妈的心有所体谅。作为一名学生总是上学迟到,这种不遵守校纪校规的行为,其实也是责任意识淡薄的一种体现。对于这样的学生该如何去管控呢?既然这个学生尽管年龄还小,却已经开始无视家长的管控了,这就需要老师配合加强对该生的批评教育。毕竟在大多数的小学生眼里老师还是比较具有一定的威严性的。为此,我曾多次找这个孩子谈心,让她慢慢感知她妈妈日常的辛苦和不易,从无视妈妈的辛苦与付出,到有所感知而顿悟,这是需要又一个变化过程的,教师在此期间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付出长久的耐心。同时,还要加强家校配合,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为此,我建议家长每天晚上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尽量安排孩子早睡,中午也要保证一定的午休时间,孩子的睡眠时间有所延长,早上起床时间就可以适当的提早一些。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守纪意识逐步增强,她也慢慢意识到每次自己总是最后一个走进教室,在同学们面前真的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她早上上学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经过一个学期的监管和引导最后完全杜绝了这个现象。
二、 严格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这样的,无论再优秀的班集体,总是会存在学生不能自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担当问题,班级学生组成较差的这种情况就更为普遍。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严格要求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天生智商的差异,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方方面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有些小学生就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时常会发生比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贪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二是有的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有个别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当他们与同班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别越来越大时,学习意识也就会越来越淡薄。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在不同的学年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教师一定要合理把握。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学习任务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研读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比如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一开始还没有学习的意识,开学初不写作业,忘写作业的情况不在少数。这并不是学生有意而为之的,大多数学生是由于年龄小,没记住作业,或者由于贪玩忘记写作业了,毕竟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跨度,不少孩子还不能短期内完全适应校园生活。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每日抄记作业,或者建立家校沟通的网络平台,倡导家长及时知晓老师每日布置的作业内容,并及时予以督促,家校共管。在作业的评价方式上多元化,可以为优秀作业奖励小红花,小红旗,定期进行作业展览,树立起学生身边的学习榜样。对于存在有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加强监督管理,并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其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对症下药,加强督促。这样,学生的责任意识便会逐步增强,良好的学习习惯慢慢养成,他们就能够意识到自觉完成学习任务是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的首要任务,不完成作业的现象自然就会减少甚至完全杜绝。 三、 积极组织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小学阶段,教师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还应积极配合学校安排,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活动,用活动去凝聚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果一个班集体班风不正,纪律松散,学生之间相处不够融洽的话,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不少学生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相处,因此同学之间常会因为一丁点小事情就发生争执,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学生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够起到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巨大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我在班级内部坚持开展小红花评比竞赛活动,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日渐浓厚。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我和学生一起上街清除白色垃圾,捡拾校园中的碎石,为铺垫新校园做好准备工作,下雪后清扫校园中的积雪,参与学校的大扫除工作。我班学生还积极参加了大队和学校组织的各项征文活动,在心灵上得到新的启迪。知荣辱树新风,积极去做保护家乡的环保小卫士。孩子们有幸参观了市博物馆,亲身感受到了这座新兴钢铁工业城市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对故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拼盘制作展览上,孩子们用巧手把各种蔬菜、水果变成一件件了精美的艺术品。在学校广播操比赛中孩子们精神抖擞,活力四射。快樂运动会上,大家你追我赶,不甘示弱。庆“六.一”文艺表演时孩子们翩翩起舞,用清脆的歌声热情讴歌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古诗文诵读比赛中,同学们朗诵了很多千古颂传的诗篇……钢笔字比赛,队报及绘画展览活动中,我班都有不少同学获得了奖励。班级的凝聚力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劳动中得以凝聚,学生的责任意识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四、 用耐心去塑造灵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作为一名班主任往往和本班学生直接接触和直接影响的时间较长,短则一两年,长则五六年,领域比较宽,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影响和教育效力也比较大。我曾经带过一个这样的班级。学生组成复杂,个体户的孩子所占比例最大,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纪律松散,学习懒散是通常最为突出的问题。无论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甚至各项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尤其是这样的班级,有多数学生缺少自信心,行为懒散,不良行为习惯较多,有个别学生因为甚至品行不端总是惹是生非,常常给班级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责任意识极其淡薄。
面对现实社会中一些人性的蜕变,仅凭我一位小学老师,也许无力对社会改变什么,但是对于我亲手培育的花圃,我却可以让园中的那些花儿真实的开放。我深知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望越高,教育的效力也越大。一位教师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一次批评或表扬时的几句话语,可能是学生失败时老师给予的一个鼓励的微笑或眼神。
为此我曾对学生做过青春期期间异性同学之间如何正常交往,如何健康安全的上网,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看待当今教育体制为主题内容的专题讲座,随时给孩子讲述我看到的时事新闻,引导他们及早地去留意生活,留意社会,学生们不应该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他们学到了许多语文课本中学不到的社会知识,我要为他们今后长大后适应这个社会做好前期的各种必要准备。我还常常对学生们进行文明行为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一个个个体,所以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必须在社会交往中遵循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这是对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恪尽职守,勇于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己任,在努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不要忽视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力争使每个学生今后都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作者简介:
范兆群,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市大唐路小学。
关键词:责任意识;守时守纪;完成任务;参加活动;塑造灵魂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对于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而言,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往往总是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的。重智育而轻视德育这其实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常常引起笔者深深的思考。虽然我们总是期望教育和培養出更多的杰出人人才,然而总是会有一些孩子在成长的轨迹中偏离了人生的正确方向,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的事实。北大高材生弑母案,被媒体披露报道的各种校园欺凌事件。产生这些恶劣后果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笔者却认为这其实也是一个人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严重缺失的充分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经多次在论著中论述,作为一名中国公民,要敢于担当,应当具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担当意识,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那么,对于承担着基础教育重任的小学教育,对于从小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应当发挥好重要的引导教育作用。
一、 通过守时守纪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再加上有的学生对自我要求不严格,某些学生家庭教育环节的缺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对于上学上课迟到这样的违纪问题会不当回事,在思想上不重视。有个别学生久而久之甚至会把迟到当成家常便饭。作为教师就应及时予以批评教育,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首先从思想上要改变观念,再落实到行动中来。
班上曾经有一位同学,由于其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平常主要由其母亲照顾她。家中还有一个妹妹,她妈妈一个人照顾孩子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在这个孩子上二年级时的一个学期里,早上上学她就经常迟到。后来经过和她母亲电话沟通了解到,她母亲有时根本就管不了她,说啥她也不听。每天早上起床时叫不醒,起来后磨磨唧唧习惯了,所以才导致她经常上学迟到,家长说起这些真是又生气也很无奈。
这个学生的种种表现,其实就是一种责任意识的缺失。对于这个家庭成员之一的她来说,她根本就没有体会到母亲带两个孩子的辛苦,没有意识到自己要对妈妈的心有所体谅。作为一名学生总是上学迟到,这种不遵守校纪校规的行为,其实也是责任意识淡薄的一种体现。对于这样的学生该如何去管控呢?既然这个学生尽管年龄还小,却已经开始无视家长的管控了,这就需要老师配合加强对该生的批评教育。毕竟在大多数的小学生眼里老师还是比较具有一定的威严性的。为此,我曾多次找这个孩子谈心,让她慢慢感知她妈妈日常的辛苦和不易,从无视妈妈的辛苦与付出,到有所感知而顿悟,这是需要又一个变化过程的,教师在此期间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付出长久的耐心。同时,还要加强家校配合,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为此,我建议家长每天晚上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尽量安排孩子早睡,中午也要保证一定的午休时间,孩子的睡眠时间有所延长,早上起床时间就可以适当的提早一些。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守纪意识逐步增强,她也慢慢意识到每次自己总是最后一个走进教室,在同学们面前真的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她早上上学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经过一个学期的监管和引导最后完全杜绝了这个现象。
二、 严格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这样的,无论再优秀的班集体,总是会存在学生不能自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担当问题,班级学生组成较差的这种情况就更为普遍。因此,教师必须通过严格要求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天生智商的差异,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方方面面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有些小学生就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时常会发生比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究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贪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二是有的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有个别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当他们与同班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别越来越大时,学习意识也就会越来越淡薄。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小学生在不同的学年段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教师一定要合理把握。既不拔高也不降低学习任务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研读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比如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一开始还没有学习的意识,开学初不写作业,忘写作业的情况不在少数。这并不是学生有意而为之的,大多数学生是由于年龄小,没记住作业,或者由于贪玩忘记写作业了,毕竟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跨度,不少孩子还不能短期内完全适应校园生活。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每日抄记作业,或者建立家校沟通的网络平台,倡导家长及时知晓老师每日布置的作业内容,并及时予以督促,家校共管。在作业的评价方式上多元化,可以为优秀作业奖励小红花,小红旗,定期进行作业展览,树立起学生身边的学习榜样。对于存在有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加强监督管理,并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其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对症下药,加强督促。这样,学生的责任意识便会逐步增强,良好的学习习惯慢慢养成,他们就能够意识到自觉完成学习任务是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的首要任务,不完成作业的现象自然就会减少甚至完全杜绝。 三、 积极组织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小学阶段,教师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还应积极配合学校安排,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活动,用活动去凝聚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如果一个班集体班风不正,纪律松散,学生之间相处不够融洽的话,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不少学生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相处,因此同学之间常会因为一丁点小事情就发生争执,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学生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能够起到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巨大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我在班级内部坚持开展小红花评比竞赛活动,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日渐浓厚。为了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我和学生一起上街清除白色垃圾,捡拾校园中的碎石,为铺垫新校园做好准备工作,下雪后清扫校园中的积雪,参与学校的大扫除工作。我班学生还积极参加了大队和学校组织的各项征文活动,在心灵上得到新的启迪。知荣辱树新风,积极去做保护家乡的环保小卫士。孩子们有幸参观了市博物馆,亲身感受到了这座新兴钢铁工业城市几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对故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拼盘制作展览上,孩子们用巧手把各种蔬菜、水果变成一件件了精美的艺术品。在学校广播操比赛中孩子们精神抖擞,活力四射。快樂运动会上,大家你追我赶,不甘示弱。庆“六.一”文艺表演时孩子们翩翩起舞,用清脆的歌声热情讴歌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古诗文诵读比赛中,同学们朗诵了很多千古颂传的诗篇……钢笔字比赛,队报及绘画展览活动中,我班都有不少同学获得了奖励。班级的凝聚力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劳动中得以凝聚,学生的责任意识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四、 用耐心去塑造灵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作为一名班主任往往和本班学生直接接触和直接影响的时间较长,短则一两年,长则五六年,领域比较宽,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影响和教育效力也比较大。我曾经带过一个这样的班级。学生组成复杂,个体户的孩子所占比例最大,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纪律松散,学习懒散是通常最为突出的问题。无论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甚至各项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尤其是这样的班级,有多数学生缺少自信心,行为懒散,不良行为习惯较多,有个别学生因为甚至品行不端总是惹是生非,常常给班级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责任意识极其淡薄。
面对现实社会中一些人性的蜕变,仅凭我一位小学老师,也许无力对社会改变什么,但是对于我亲手培育的花圃,我却可以让园中的那些花儿真实的开放。我深知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望越高,教育的效力也越大。一位教师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一次批评或表扬时的几句话语,可能是学生失败时老师给予的一个鼓励的微笑或眼神。
为此我曾对学生做过青春期期间异性同学之间如何正常交往,如何健康安全的上网,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看待当今教育体制为主题内容的专题讲座,随时给孩子讲述我看到的时事新闻,引导他们及早地去留意生活,留意社会,学生们不应该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他们学到了许多语文课本中学不到的社会知识,我要为他们今后长大后适应这个社会做好前期的各种必要准备。我还常常对学生们进行文明行为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一个个个体,所以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必须在社会交往中遵循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这是对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恪尽职守,勇于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己任,在努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不要忽视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力争使每个学生今后都能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作者简介:
范兆群,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市大唐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