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科特点,搞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d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突出学科特点,关注教学“生活性”,转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驱动性”,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1.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突出“基础性”原则。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使学生终身受益,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工作,他们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都是有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要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知道时代对公民的信息技术要求是什么,如今普及的信息技术是什么,最有前途的信息技术是什么。所选学习内容应该是信息技术学科领域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将来要用到的,或能迁移到其他领域中去的知识或技能。例如,什么是信息、信息的重要作用、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有关概念及知识、大致工作流程、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等都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软件知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占很大比重。但是在教学软件知识时,切不可盯住一个具体软件的功能过于详细地讲,而应针对一类软件的共性,注重对其核心内容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筛选。例如,在教学“文字处理”这部分知识点时,选择WPS软件作为教学内容,则将文字处理软件所共有的汉字输入、文字的编辑、美化,以及图片的插入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重点内容。小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点后,同样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记事本、Word等其他文字处理软件,更深入地理解计算机处理文字信息的特点。
  2.游戏引路,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往往坐不住,而对于单调的练习感到厌烦,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适当地采用一些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渠道搜寻一些既适合小学生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游戏软件。例如:计算游戏、拼图、简易加法、赛车等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忘情地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懂得了平常课堂中很难理解的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由于游戏中巧妙地设置了一些障碍和关卡,迫使学生理解键盘上的一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这样他们就在无形中学会了键盘的使用。如果强行让他们学习理论知识,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习效果不见得就会很好,同时学生也没有更大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正确地引导小学生玩电脑游戏是利多弊少,使我体会到“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电脑游戏的取材和活动时间必须严格控制,选择优秀的适合学生的游戏,更要强调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
  3.学以致用,使学生乐学。
  3.1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学生的“用”相结合。
  在教小学生学计算机时,选择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例如“画笔”,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年片送给他人;“word文字处理”,学生可以利用它写通知、制课程表、写信;“powerpoint”,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制作班级通讯录;“媒体播放器”,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制作班级通讯录;“媒体播放器”,学生可以利用它放自己喜欢的乐曲。这样,在课堂上学的都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都能服务于现实生活,都是学生所需要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
  3.2在应用中练习,巩固知识。
  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是为了“用”的,有了“用”的可能,“用”的需求,使用它的人才能想办法强化巩固知识。这说明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设计练习要注意“实用性”。例如:在介绍powerpoint中的“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时,简单的单击、双击、拖动这些操作,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可是他们练习的热情不高,大多数同学都在那儿画,删除,再画,这种练习虽然使学生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方法,但是并不能让学生了解“自选图形”的作用。于是在设计这节课的练习时,可以提出一些任务,例如:用自选图形画一个圆柱体,并介绍一下各部分名称。学生提出一些任务,例如:用自选图形画一个圆柱体,并介绍一下各部分名称。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既练习了各种自选图形的使用方法,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又介绍了数学知识,有了明确的目的,练习就有了动力。
  4.突出学科特点,关注教学的“生活性”。
  信息技术课具有极大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思维和记忆直观形象,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信息技术教学完全可以通过图形、动画、音乐等媒体向学生提供用语言、用比喻难以实现的色彩鲜艳、图形活泼、立体的寓趣味、娱乐、知识于一体的画面,使学生有影可看,有声可听,逗人有趣;而悦耳的音乐、生动的画面、静态事物的动态化、抽象事物的形象化本身的直观特征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这种形象化教学的氛围中,学生实现了从直观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把计算机教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可以用计算机,学起来就自然、亲切、真实,拉近了学生与所学内容的距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即计算机可以简化生活实践中繁琐的操作,是非常有用的。教学中如能经常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用学过的计算机知识来解决,会使学生学习兴趣更高。
其他文献
运动参与是学生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的先决条件,只有充分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才能将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好地引向深入。怎样帮助小学生跨越参与运动的门槛呢?我觉得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1.创“境”,营造氛围  创“境”,营造氛围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良好的情境,引人入胜,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诱发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体育教学
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研究的目的  要通过对小学高年级篮球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改变和完善现有的小学高年级篮球课堂教学模式,树立教学新理念、设计教材新内容、选择教学新方法,使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使篮球课堂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从各自的基础出发,进行有效的、成功的学习,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提高篮球技术的信
摘 要: “任务驱动”是现代教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案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获得再学习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正确使用这一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专计算机教学
摘 要: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博客,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知识结构,并且有利于实现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为“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现拓展了新的空间。  关键词: 博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方法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
目的 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组为全程健康教育组(n=41例)和常规护理组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常见的血管病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深入研究AS的发病机制及调控机制,为治疗AS寻找新的靶点及治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技术正在迅猛发展,计算机作为高新技术的代表,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中专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机技能水平的提高关系到中专生的就业和继续教育的发展。加强中专生计算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信息化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  关键词: 中专计算机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把传统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学生的自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