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里海盆地东南部盐上层系油气运聚规律与成藏

来源 :中国石油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88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纵向上、平面上的差异性出发,通过研究滨里海盆地东南部盐上层系油气藏的成藏特点和分布规律,指出盐上层系油气运移具有以下5个明显特征:①盐体活动形成的"有效盐窗"是盐上层系获得油气的重要途径;②盐上层系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分别在二叠纪—三叠纪、三叠纪末—早侏罗世沉积时期、中侏罗世—白垩纪,三叠纪末期成藏期最重要;③油气在平面展布分带性强,总体趋势是盐丘核部仅发育K1、J2稠油油藏,向盐丘侧翼盐檐部位及盐间分别发育T2气藏、油气藏和T1、P2油藏;④后期的保存条件是形成盐上优质经济油气储量的关键;⑤盐岩边部的盐
其他文献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欢喜岭油田滚动勘探过程中,以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和精细油藏描述为基础,综合地质、录井、测井、岩心等资料,充分利用老井、老资料,选择典型井可疑层进行试油试采
根据大量的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储层物性分析资料,对松辽盆地肇源一太平川地区扶余油层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类型和成岩序列、储层孔隙类型和成岩一孔隙演化、储层物性主控因素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由于地下含气所引起的能量吸收与构造畸变问题,单一纵波资料在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历程中表现出明显局限性。利用多波地震勘探技术加入的转换波信息,能解决
基于地震、钻井资料,从物源供给模式入手,分析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层的沉积层序、物源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研究区具典型断陷—坳陷双层地质结构,表现南北向双物源特点。断陷
锦州25—1油田是渤海海域近期发现的大型轻质油气田,是目前为止渤海海域最大轻质油气田,也是辽西凹陷首个亿吨级油田。油藏主要目的层段为古近系沙河街组,圈闭类型为复杂断块圈
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资料,划分和评价了渤海湾盆地北部某凹陷的油气运聚单元。渤海湾盆地研究区共划分为深、浅两个成藏动力学系统,并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排烃、储集、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既富油又富气的凹陷之一,虽然经过了30多年的勘探开发,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要实现东濮凹陷精细勘探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凹陷不同构造带特征,采用相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