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有效教学具有三重含义:一是有效果、二是有效率、三是有效益,结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部分案例,初步探讨加强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4 -01
一、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明晰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但备课时许多教师会不假思索地照着教学参考书将教学目标抄下来,没有思考目标是否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无效备课或低效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精确描述教学目标是有效备课的开端。把握教学目标应将中学阶段教学的总目标和低中高段的各段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备课才能有的放失。低年段备课时可以“高瞻远瞩”,也就是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将来的学习作好铺设;中段要“瞻前顾后”,注意前后学习阶段的衔接,高年段备课要能“居高临下”。
2.有效备课要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
传统备课中的“备学生”一般只是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师能讲什么知识。而有效备课更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比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如果仅仅是由教师将其中的内容讲一讲,学生可能不会有多大的学习热情。但如果先出示一盆绿色植物并提出问题“我们能看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吗?”学生肯定是看不到,接着再问“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呢?”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要素,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能够激发并维持下去。
3.有效备课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
传统备课中的“备教材”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教材的重难点等,而有效备课更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有效讲授
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在师生互动中起到点拔、引领、启发和强化的作用。
1.有效讲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技巧之一是要创设情境,比如在学习“动物的类群——鸟类”时,我先后出示了捆绑了翅膀的家鸽,绑上石头的家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分析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技巧之二是采用寓教于谐的方式,把严肃的思想感情,通过诙谐轻松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学习“空气质量与健康”一节讲吸烟对人的危害,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
2、有效讲授要求保持一定的节奏
有效教学提倡的是在与课程内容的难度、学生的能力相适应的基础上,保持一种顺利的、相对快捷的教学节奏。例如: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故意稍作停顿,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或者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但也要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作过长时间的停留,或者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单个学生或是一些学生身上。
3.有效讲授要自始至终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目前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关注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中、结束时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1.有效提问的问题要有价值
新课程大力提倡教学互动、师生对话,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却又遭遇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或者提一些进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从教材中去找寻答案。这种提问只是在形式上活跃了教学气氛,其实并没有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问题的设置应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索。
2.有效提问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上课面对的不仅仅是部分学生,而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因此提问也要心中有全班,使提问对所有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都能认真思考,都能有所收获。
3.有效提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教学
中国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4 -01
一、有效备课
1.有效备课要明晰教学目标
确立教学目标是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但备课时许多教师会不假思索地照着教学参考书将教学目标抄下来,没有思考目标是否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无效备课或低效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精确描述教学目标是有效备课的开端。把握教学目标应将中学阶段教学的总目标和低中高段的各段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备课才能有的放失。低年段备课时可以“高瞻远瞩”,也就是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将来的学习作好铺设;中段要“瞻前顾后”,注意前后学习阶段的衔接,高年段备课要能“居高临下”。
2.有效备课要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
传统备课中的“备学生”一般只是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定教师能讲什么知识。而有效备课更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比如在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如果仅仅是由教师将其中的内容讲一讲,学生可能不会有多大的学习热情。但如果先出示一盆绿色植物并提出问题“我们能看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吗?”学生肯定是看不到,接着再问“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呢?”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等要素,学生的学习热情肯定能够激发并维持下去。
3.有效备课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
传统备课中的“备教材”一般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教材的重难点等,而有效备课更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即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选择、组织和排序,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有效讲授
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在师生互动中起到点拔、引领、启发和强化的作用。
1.有效讲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技巧之一是要创设情境,比如在学习“动物的类群——鸟类”时,我先后出示了捆绑了翅膀的家鸽,绑上石头的家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分析家鸽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技巧之二是采用寓教于谐的方式,把严肃的思想感情,通过诙谐轻松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学习“空气质量与健康”一节讲吸烟对人的危害,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
2、有效讲授要求保持一定的节奏
有效教学提倡的是在与课程内容的难度、学生的能力相适应的基础上,保持一种顺利的、相对快捷的教学节奏。例如: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故意稍作停顿,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或者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但也要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作过长时间的停留,或者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单个学生或是一些学生身上。
3.有效讲授要自始至终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目前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关注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中、结束时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有效提问
有效提问意味着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1.有效提问的问题要有价值
新课程大力提倡教学互动、师生对话,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却又遭遇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或者提一些进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从教材中去找寻答案。这种提问只是在形式上活跃了教学气氛,其实并没有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问题的设置应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索。
2.有效提问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上课面对的不仅仅是部分学生,而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因此提问也要心中有全班,使提问对所有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都能认真思考,都能有所收获。
3.有效提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