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分支阻断与主干阻断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中的疗效对比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肾动脉分支阻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主干阻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cT1N0M0)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343例早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按术中肾动脉阻断方法分为分支阻断组和主干阻断组。分支阻断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53.1±10.6)岁;肿瘤最大径(2.5±0.7)cm;R.E.N.A.L.评分(6.2±1.5)分。主干阻断组322例,男149例,女173例;平均年龄(51.6±12.3)岁;肿瘤最大径(3.5±1.4)cm;R.E.N.A.L.评分(7.9±1.6)分。两组的肿瘤最大径和R.E.N.A.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按照1∶2最邻近匹配法,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匹配后分支阻断组和主干阻断组的平均年龄[(53.1±10.6)岁与(52.7±10.2)岁]、肿瘤最大径[(2.5±0.7)cm与(2.6±0.7) cm]、R.E.N.A.L.评分[(6.2±1.5)分与(6.2±0.9)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101.7±19.8) ml/(min·1.73m2)与(101.6±20.3)ml/(min·1.73m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匹配后两组的手术时间、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率、手术中转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肾功能变化、复发转移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

分支阻断组与主干阻断组的手术时间[(127.0±54.8)min与(130.0±49.9)min]、缺血时间[(18.9±6.4)min与(18.1±5.8) min]、术中出血量[(166.0±173.5)ml与(124.0±101.0)ml]、围手术期输血率[4.8%(1/21)与2.4%(1/42)]、手术中转率[0与2.4%(1/4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8.6%(6/21)与19.0%(8/42)]、术后住院时间[(8.7±3.4)d与(8.5±2.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两组的切缘均为阴性,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比例[95.2%(20/21)与92.9%(39/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分支阻断组平均随访9.1个月,主干阻断组平均随访12.4个月,末次随访时eGFR下降百分比分别为(7.5±17.2)%和(12.1±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6)。ECT-GFR结果分析显示,分支阻断组与主干阻断组的术侧分肾功能下降百分比[(21.6±14.6)%与(38.4±20.7)%,P =0.001]和总肾功能下降百分比[(2.5±16.4)%与(14.8±20.0)%,P=0.0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主干阻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相比,对经严格选择的患者行肾动脉分支阻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能更好地保护肾功能,不明显增加手术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65岁cT1~2期肾肿瘤患者接受肾部分切除术(PN)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N)的围手术期指标及肾功能随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469例≥65岁cT1~2期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RN组247例,PN组222例。RN组男170例,女77例;年龄(70.96±5.21)岁;肿瘤位于左侧126例,右侧121例;肿瘤直径(4.93±2.03)
随着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系统的不断普及、术者操作熟练度提高和经验积累,临床实践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的适应证在不断探索中扩大,许多复杂肾肿瘤行RALPN成为可能。此类肿瘤常血供丰富、解剖位置深、毗邻结构复杂。近年来,许多高级成像技术如术中超声及超声造影、术中荧光、三维成像及3D打印、虚拟现实等技术逐渐在RALPN术中得到应用,以协助对肿瘤的精准定位和精确切除,从而在确保肿瘤控制效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基因检测技术指导晚期转移性肾癌个体化靶向治疗的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2例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男36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13)岁。采用舒尼替尼16例,索拉非尼20例,培唑帕尼26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靶向药物组(个性化组)28例,经验性选择靶向药物组(经验组)34例。个性化组男17例,女11
目的探讨3D打印(3DP)结合3D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3DLNSS)治疗部分内生型肾癌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9例部分内生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6例,女33例。年龄33~68岁,平均(50.9±7.9)岁。肿瘤分期T1aN0M0期53例,T1bN0M0期26例。术前血肌酐40~107μmol/L,平均(72.4±14.2)μmol/L。术前
转化医学是基础医学到临床研究的"桥梁",而临床资料的全程管理是转化医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临床医生需更加注重临床资料的全程管理,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更优质的"素材"。本文将结合早期肾癌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探讨临床资料全程管理在转化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复杂内生性中央型肾窦部肿瘤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精准剜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例复杂内生性中央型肾窦部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56.5岁(45~68岁)。平均体质指数25.1 kg/m2(19.8~29.2 kg/m2)。肿瘤位于左侧4例,右侧3例。肿瘤直径平均3.5 cm(2.2~4.5 cm)。R.E.N.A.L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肾上腺静脉取血(AVS)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患者的定位诊断价值,探讨MSCT和AVS在PHA定位诊断中的合理应用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8例PHA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7例,女51例。年龄(47.5±11.2)岁。收缩压(190±24)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111±16)mmHg。高血压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