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波组织定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中的意义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m9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剪切波组织定量技术(ElastPQ)检测肝脏硬度,探求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超声量化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ElastPQ技术检测73例脂肪肝患者肝右叶的杨氏模量值(以kPa为单位),比较肝功能正常、异常两组间杨氏模量值差异性;自拟脂肪肝超声表现评分法,探讨超声表现与杨氏模量值的相关性.结果 肝功能正常、异常两组间杨氏模量值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6,P<0.05).两组杨氏模量值与脂肪肝超声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均呈中度相关,肝功能正常组,r=0.60,P<0.05;肝功能异常组,r=0.53,P<0.05.结论 超声剪切波组织定量技术精确量化评价脂肪肝程度,具有一定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糖耐量异常52例、糖尿病60例、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层应变
患者女, 32岁, G3P1L1.2020年2月27日因“停经5个月余,阴道流血2 h”入院,8 d前曾行宫颈环扎术,既往有宫颈环扎后足月剖宫产史.患者住院后间断性阴道流血,两次超声检查均未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