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黄南藏戏审美性略探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戏作为藏族人民创造的艺术奇葩,散发着浓郁的藏文化气息,有极其丰富的艺术和文化内涵,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财富。本文通过对青海黄南藏戏审美性的探讨,展示出黄南藏戏作为藏戏的重要流派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具有传承和保护的价值。
  关键词:青海黄南藏戏;审美性黄南藏戏(亦称隆务寺藏戏或热贡藏戏)是青海安多藏戏的一个重要流派。安多藏戏大约形成于两百多年前,诞生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寺院中。17世纪五世达赖时,赴拉萨各地学习的寺院喇嘛将拉萨地区盛行的藏戏艺术带到安多地区,并结合当地藏族文化和藏族舞蹈、音乐、说唱等艺术,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安多藏戏,而黄南藏戏对于安多藏戏的形成发展贡献最大。
  黄南藏戏在继承西藏藏戏传统藏戏的基础上,经过发展,一方面继承了西藏藏戏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受安多地区地域人文环境的影响,在吸收当地民间歌舞、说唱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音乐唱腔体系,具有独特的审美性。
  一、黄南藏戏的戏剧性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总是与某种情感互相联系的,音乐审美能够激发人的情感。戏曲音乐,无论是它的声乐或器乐,都是作为戏剧性的表现手段而出现的。”
  黄南藏戏是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它和话剧很不一样,既不是直接用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神情动作来表演,而是用歌唱和舞蹈来表演。像生活中一样的口语道白在藏戏中运用得极少,只有喜剧角色用,用时也较夸张诙谐,并辅以歌唱韵律和简单的舞蹈化动作。①”
  黄南藏戏在吸收民间歌舞和说唱的基础初上,更加注重用传统的歌唱、舞蹈的手段来塑造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注重民歌舞蹈与剧情的结合。创造了抒情舞蹈表演、描写性舞蹈表演及各类舞蹈音乐,适应各类戏剧场子的需要,或抒情、或叙事,将想象的对象具体形象化。在创作戏剧场面中,穿插使用藏族民间杂技百艺表演,在即除用歌舞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戏剧性情感波澜外,还灵活穿插杂技百艺的表演,也往往更有效的展现隐伏在故事中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他还将说唱与戏剧的表演艺术结合行演,不仅保持了说讲唱文的艺术风格,也使其戏艺构织愈加递增了戏剧性。创作的黄南藏戏中的说唱表演,是以念诵调解说剧情,并且边舞边弹唱,说唱者身份由最初的运用音乐和语言模拟多种人物来叙述故事的形式,即第三人称的叙述,转入脱胎出来介入戏剧之中,说唱一会是解说,一会是歌颂,一会有承担戏中的角色。
  因此藏戏的戏剧性通过同样强烈的歌舞性和说唱性的结合,非但没被淡,从某种角度看,还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黄南藏戏音乐唱腔的审美性
  黄南藏戏的音乐唱腔根据黄南藏戏唱腔音乐曲调丰富多彩,在唱腔音乐创作上,融合宗教音乐、民间歌舞音乐、民间说唱曲艺等元素,提炼成黄南藏戏特有的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审美性。
  1、唱腔的民族性。
  “藏戏是中华戏曲大体系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戏剧系统,它处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与中华文明各民族文化艺术有着广泛密切的交流联系,因此,藏戏在总体风格、形态、特征和韵致上与中华民族戏曲有共同之处。但与其母体藏民族一样,藏戏生存在藏民族社会本土文化中,特别是以原始巫文化和苯教文化为根基,藏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在藏地出生和成长的藏族艺术家,首先,他们具有藏民族的典型个性特征,具有藏族传统文化的血脉,通过他们的创作,这些藏族的精神元素自然融入藏戲作品中,固尔作品呈现一种民族性。其次,黄南藏戏吸收藏民族的艺术文化养分,如黄南热工艺术、黄南寺院宗教舞蹈和壁画、民间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等,具有浓厚的民族性。
  黄南藏戏最早在寺院及民间演出时,唱腔单一,同一个唱腔反复被不同的角色使用,缺乏戏剧和情感的表现。针对这一缺陷,在唱腔音乐创作上,在保留宗教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安多地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音乐、民间说唱曲艺等元素,经过提炼,逐渐形成黄南藏戏现在所有的丰富的唱腔,形成的唱腔可以说是博取众长,兼容并蓄,体现出一种民族性的美感。
  2、唱腔的地域性。
  不同的地域造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同一文化现象在不同地域有地域性差异。在藏区藏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基础上产生了藏戏,在藏戏系统里,有许多不同地方的藏戏剧种,最早诞生的是西藏的白面具藏戏,后来发展形成了大小不等的12个藏区戏剧剧种,虽然他们的形成都受西藏藏戏的影响,但因各自生长发展的地域差异,又都具有各自的地域特点。
  黄南藏戏的唱腔,吸收黄南民间音乐素材,并为不同角色设计唱腔,形成黄南藏戏特有的声腔体系,主要声腔有道歌调、喜庆调、悲歌调、嘛呢调、诵经调、格萨尔调、吉祥调,这些都是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创作产生的,和其他的藏戏剧种流派的唱腔是不同的。
  “一切文化艺术都要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不断繁荣。”黄南藏戏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安多藏族民间歌舞曲和说唱曲艺,并提炼融合到藏戏音乐唱腔中。黄南藏戏艺术家们根据戏剧中人物性格差异和剧情需要创新唱腔的使用,采用各种作曲手法对音乐唱腔进行处理,改革后唱腔的结构规整、调式丰富,音乐性和戏剧性被强化。在唱腔演唱上创新的运用合唱、伴唱等表现手法。在乐器采用上,除运用民族乐器(包括藏族特色乐器)外,还创新的增加了西洋管弦乐的使用。第三,在音乐结构创作上进行创新,主要是借鉴了汉族戏曲音乐的结构形式,在藏戏音乐创作上运用联曲体(或称曲牌联缀),创作的戏剧音乐,尤其是器乐音乐,有多个独立的曲牌。经过改革创新的藏戏音乐及唱腔,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具有新的审美感受。
  三、黄南藏戏的宗教性美
  “藏戏艺术是在传统的藏族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又与藏传佛教有着密切关系的民族戏曲系统。在藏戏的形成发展中,虽然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从本质上说,确实是在传统的藏族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藏族传统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虽然藏戏在发展中形成了众多剧种,并有它们有各自的发展道路和特色,但藏传佛教文化对它们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③。   藏族是全民信仰宗教的民族, “由于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藏族传统思维的主要特征,藏戏也必然要受到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按一定的格式、规则和价值观念来考察和领悟人生,形成藏戏相对稳定的整体构思和表现手法,而一般的接受者也形成相应的欣赏心理和审美接受习惯”④。
  1、在表演形式上具有宗教意味
  黄南藏戏在表演形式上运用了“温巴顿”。“温巴顿”也称甲鲁温巴,为一种仪式歌舞性表演的开场戏,是传统藏戏演出前为交代剧情、介绍人物必须有的表演。“温巴顿”是藏戏的第一部分,它是藏戏演出时的开场白,出场人物有三种:“甲鲁”、“温巴”、“拉姆”多人,由他们组成一个歌舞队,边唱边舞,也有韵白,内容是酬神、祈祷、祝福⑤,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多杰太继承了这一演出形态,并融入黄南地区的民间歌舞杂技百戏和宗教祭祀仪式,在藏戏中继续使用“温巴顿”作开场戏,并将其运用在戏剧中的每一场开场。
  2、藏戏音乐融入宗教元素
  黄南藏戏音乐融入了寺院的宗教音乐元素。“诵经调”是典型的宗教音乐,是寺院喇嘛诵经时唱的曲调。音乐旋律平缓,以递进式上下起伏。“嘛呢调”是一般在民间进行佛教祭祀活动时诵唱的一种曲调,其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情绪深沉、气氛虔诚、节奏缓慢⑥。融合了宗教音乐的唱腔,旋律更加典雅、婉转悦耳、朗朗上口。在乐器上,使用藏传佛教特有的乐器配乐。
  3、剧本内容的宗教色彩
  在曹娅丽教授著的《青海黄南藏戏》一书中,指出,黄南藏戏题材内容宗教色彩浓郁,既保留了八大传统藏戲剧目的内容、结构,又具有中华民族汉族戏曲的“大团圆”美学特征,她认为:“藏民族的含蓄精神和宗教思想,在藏戏剧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主张“温柔敦厚”“谦和礼让”“虔诚信仰”的道德标准,在戏剧作品中固然不是表现大喜大悲的内容,若要表现悲剧的结局,也要在处理上费一番苦心,做些调和,以适应藏民族道德审美的要求。因此无论多么悲惨的题材,都要尽量缓解冲突,消解矛盾,以一个团圆或亮色的结局,追求一种余韵的美,即团圆之美⑦。”
  黄南藏戏戏剧的题材内容,结构继承融汇了汉族戏剧的特质,剧情“大团圆”的结局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体现宗教的因果报应观。
  四、结束语
  青海黄南藏戏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戏艺术在青藏高原传播、变迁的体现,是青海黄南地区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呈现。探讨黄南藏戏的审美特征,是继承和保护优秀的藏戏艺术、发展符合藏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藏族文化的需要。(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曹娅丽,青海黄南藏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刘志群,中国藏戏史,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
  [3]曹娅丽,藏地诗颂:青藏高原藏戏遗产保护与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4]刘志群,中国藏戏艺术,京华出版社,1999
  [5]王文章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学苑出版社,2009
  [6]祝肇年,中国戏曲,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7]张庚,中国戏曲志,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
  注解
  ①祝肇年:《中国戏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②王文章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③刘志群:《中国藏戏史》,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
  ④曹娅丽:《藏地诗颂:青藏高原藏戏遗产保护与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⑤刘志群:《中国藏戏艺术》,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⑥曹娅丽:《青海黄南藏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⑦曹娅丽:《青海黄南藏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文章回顾、分析了我国的“免抵退”政策以后,提出完善该政策的建议:一是要充分考虑特殊行业的制约条;二是各有关部门要信息共享;三是申报程序的各环节设计更进一步协调,要方便征管
一是党委政府的关系。职能上,党委管全局性、战略性、政治性的问题,政府管行政性、管理性、事务性的问题。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党政要齐心协力。职务上,党政可适当交
沆瀣一气,是一个很常用的贬义成语,它的意思是比喻气味相投,暗中勾结。但是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  其实沆瀣本身是水汽的意思,特指早晨的露珠。但是一般露水代表的是纯洁,怎么会把它作为贬义词呢,其实这里有个故事。  唐僖宗年间,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来长安参加科考。这次的主考官名叫崔沆,他在阅卷的时候把崔瀣的试卷判为第一名。虽然他们都姓崔,但是之前并不认识。  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有一个规矩
期刊
对国内外关于领导行为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整合.基于领导行为的情境视角,将领导行为的理论研究分为特质理论、权变理论、行为理论、路径- 目标理论与多维领导模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机制是多种机制共同构成的综合体,鉴于其形成过程中面临多重障碍因素,就必须有的放矢地采取多种完善措施.
一、实行“分级所有”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rn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长期实行“国有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管理(监管)”的管理体制.
随着全球各国贸易一体化的高速发展下,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
如今社会,各种机电设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但是这些设备由于长时间处于运转状态可能会因为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有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为此,
财务假账面面观因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协同世界重量级上市公司及中国银广厦等上市公司造假,会计师事务所遭遇的信任危机正席卷全美国并向世界各国蔓延,信用危机震撼了遵纪守法的投
在推进易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励志积分系统,依托易班用户的真实性,采用学生用户账号共享登录方式,记录学生励志行为事迹,积分制度换取资助物资,是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