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线织黎锦 直播为传承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d198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赤脚姑娘席地而坐,腰上缠着腰织机的一端,足尖撑起另一端脚踏棍,拉动提综杆开口经线,穿纬线再放纬刀打一下……这是黎族白沙姑娘张潮瑛正在直播织锦。有甜美外形的张潮瑛不仅是个伶牙俐齿的带货主播,还是一名传承非遗的“南海工匠”,她带的“货”,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
  海南岛黎锦纺、染、织、绣技艺是黎族人传承了3000年的古老技艺。700多年前,黎锦让黄道婆在异乡重启人生,从悲惨的童养媳转而成为女纺织技术家。
  黎族人纺纱、织布的原料是海南特有的吉贝棉,又称海岛棉。染料也源自热带雨林丰富的植被资源。三国时期,吴国人万震在《南洲异物志》中就曾叙述黎族先民已会用吉贝作“五色斑布”。相传,一位姑娘上山穿的白筒裙被植物的汁液染上斑斓的颜色,十分漂亮,之后,黎族人逐渐摸索出利用苏木、黄姜、蓝靛草、谷木、牛锤木和枫叶将纱线染成红、黄、蓝、绿、棕和黑等颜色。
  传统黎族女人一生中的每个重要时刻都需要黎锦来装点。为了研究非遗知识产权,张潮瑛在文化馆翻阅资料时,她惊讶于家乡竟有如此瑰宝,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决定成为黎锦的非遗传承人。日新月异的工业化流水线冲击着传统手艺,但她相信,这样独特的织绣工艺历久弥新,祖先纹、人形纹和大力神形象的纹饰别具一格,“它们仍然有潜力结合服装设计,有实力走进当下女孩们的时尚衣橱。”
  2016年,30岁的张潮瑛在老家白沙创立了海南黎锦灿然合作社。除了直接售卖各式各样纯手工定制的锦片以外,张潮瑛还会设计诸多带有黎锦元素的商品。“只有生存下来才有传承的可能。”作为传承人,张潮瑛把黎锦带到线上“直播间”展销,在线下开办黎锦传习班义务教学。黎锦的图案是几何图形,所用的麻布针孔很小,绣起来难度极高。因此,张潮瑛专门为初学者定制针孔较大的布料,图纹也更简易,在课上就可以完成一幅简单的作品,还能做成耳钉、头绳等小饰品留作纪念。慢慢地,传习班吸引了当地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学习。
  鹦哥岭上的村庄星罗棋布,生态环保的盘山公路串起了白沙的一村一户。平日面朝大地的织娘在农闲时,揽线织黎锦,百转千回间,探寻跨越千年的美。
  适用主题:文化传承;网红直播;虚心好学;求实创新;乡村振兴……
  文本解讀: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
其他文献
三年磨一剑,一朝制敌;千天师者情,永生难忘。毕业之前的最后一节课,不仅是学生备考的最后时期,更是师生共同奋进的最后时期。从这之后,你向考场走去,他从讲台离去。每一个老师心中都回荡着这样一句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人遇到好的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人取得良好成绩离不开良师在上战场前的每一次教诲。因为王维克发现华罗庚的数学天赋,才有诸如“华氏定律”的诸多数学
沈阳某粥店打出“庆祝美国日本疫情”的横幅,日前在网上热传。据《新京报》报道,2020年3月23日下午,涉事粥店所在辖区内的沈阳太原街派出所透露,已针对此情况展开调查。  庆祝国外疫情、祝国外“疫帆风顺”……不知道这家店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写下这样刺眼的文字,还拉起横幅公然掛在店门口。无论如何,这已经击穿了文明的底线,是对人类共同情感的冒犯。  疫情是一场灾难,它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不分国家,是人类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泰戈尔  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鲜花和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旅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了一个荒漠。——萨拉  要求:選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目拟标题;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选择的立场就是继续成为这样一个思考者和批判者,如果可能的话,也想成为一个预警者,无非是盛世危言嘛,我希望被嘲笑,希望自己所有的担心都落空,非常希望。   ——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  做一个建设者,永远比单纯的希望砸烂它取而代之的批判者,更难能可贵。   ——马海祥博客   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  ——《人民日报》  对于做一个“批判者”
【文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学生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意思是说,他人对我不好,我反而给他恩德,这样做怎么样?  孔子回答:“何以報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说,如果你这样做,那么他人给了你恩德,你用什么回报?应该用对等的手段回复他人的不好,用恩德回报他人的恩德。  “以德报怨”“以直报怨”这两种做法,你赞成哪一种?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那是日落时候轻轻发出的叹息吧,昨天已经走远了,明天该去哪了。相框里的那些闪闪发光的我们啊,在夏天发生的事你忘了吗?”  我用手捂着眼睛,可那又冷又硬的相框上还是积满了水,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捧着他的照片站在这里了,只记得天空一开始时布满乌云,我腕上的秒针越来越暗,等移开手时,依稀看见远处明晃晃的那抹亮色刺得我睁不开眼,黑压压的天空与这弯弯曲曲的小路汇聚在那里,那里是他的家。  记忆里,他总是牵着我
2019年1月1日,据人民网报道,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首次全中文刊发的一篇中国学者的文章《给父亲的一封信》,刷爆了医务工作者的朋友圈。《柳叶刀》设立威克利-伍连德奖论文奖,征集中国医生表达自己观点和关注医疗实践的文章,该刊共收到130份投稿,均较好地展现了中国当代医生面临的问题,特别是从业中面临的巨大压力。谭文斐医生的《给父亲的一封信》脱颖而出,成为12篇被选中的文章之一。  这封信中写道,父亲
关键词  找准位置;脚踏实地;价值观;理性认知;进取心;敬业精神;工匠精神……  名人名言  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卢梭  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 巴甫洛夫  
【2020年高考作文备考试题】  杜伽尔说:“不能与生活调和、与现实生活混融为一的思想,就不是思想。”  牛博士说:“不是思想?那是什么呢?思想不常常隐居在云遮雾绕的山顶洞里吗?不常常飞翔在青霄云层之上吗?”(戴逸如文并图——2019年3月20日《今晚报》)  你对这副画有怎样的理解,请谈谈你的想法。  【名师题解】  材料图片中的人费力地仰望着头顶上空如真似幻的事物,那是他所认为的思想。在他看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句来自诗人艾青在72年写下的诗句,成为了纪录片《大地情书》给当代东北的深情注脚。这部3月份上线、总共5集的纪录片,用十组故事,致敬了黑土地上最平凡的百姓、最平凡的人生。故事里有零下30度在松花江上凿冰的“采冰人”,秋天满山遍野采山珍的“跑山人”,身患癌症却依旧享受舞台的二人转演员……他们采松子、种大米、砍白菜、搅动着东北大酱、用大铁锅炖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