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变黄过程中淀粉与多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w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烟叶在调制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规律,采用自然堆制变黄方法研究了烟叶在变黄过程中淀粉与多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烟叶淀粉含量在开始变黄时高达35%。40%,在变黄过程中随变黄时间快速下降.至变黄后72h其含量已降低了50%。烟叶淀粉酶活性则随变黄时间逐渐增强,至变黄后72h其活性已比开始变黄时增强了1倍多。烟叶淀粉酶活性与烟叶淀粉含量呈线性关系,且下部和中部烟叶二者呈显著(P〈0.05)负相关。上部烟叶二者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烟叶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随变黄时间变化呈波浪式增加趋势.
其他文献
研究了凹凸棒土-粉煤灰颗粒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再生和改性,利用比表面积测定、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所制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颗粒吸附剂的优化条件为凹凸棒
研究了零价铁对2,4-二硝基甲苯(2,4-DNT)的还原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4-DNT的还原降解率与溶液初始pH值、初始浓度、溶解氧含量和铁粉投加量等因素有关.2,4-DNT在还原过程
采用活性污泥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可以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NH+4-N.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7.5h、回流比为1.5、无外加碳源时,COD的去除率大于90
介绍了一种水体臭气的定量测定方法一单向一次性吹脱测臭(LFSA-CC)技术,并用该方法对武汉东湖水体的一种致臭物质geosmin进行了定量测定.
采用聚偏氟乙烯平片膜生物反应器,通过测定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水通量研究其污染特性,重点考察了运行时间、操作压力、曝气状况对膜污染的影响.实际结果表明,在曝气量为3m3/h、
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法设计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和等距抽样的方法对1200个农机户进行入户访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满意度线性回归模型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湖北省
采用酸处理和酶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制备豆渣膳食纤维时酸处理制备工艺的优化,以酸处理的p H、温度及时间作单因素试验,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软件对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