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也不断推进,提高了全民的素质,因此,我国各个高校在原有的硬件,软件条件下,在校高校大学生数都不同程度的按比例增加了,为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运行、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务管理系统有必要开发一个高效的基于网络的系统。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处理;设计系统;数据库
引言
教务管理系统与学校工作的其它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校的建设工作、思想工作、教学工作以及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等有重要作用。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为高等学校要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网络把信息采集工作整合到工作人员的日常事务处理中,以此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与教学的水平。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制的变革和发展,学生自主地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向传统的管理软件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务管理系统越来越成为学校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之一。课程的成绩审核、实验预约、选修机制、管理方式的改革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政策。
一、系统设计的目的以及意义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规模的扩大,迫使教学管理工作重新调整,根据教目前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建立新的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各方面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質量。计划、组织、控制是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和手段。要实现这些功能必须要数据库做支撑。目前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比较多,由于各个学校的管理模式不同,硬件建设软件设施不健全,通用系统适用性较差,学院迫切需要建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时代,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总体上实现学校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使学校管理由经验管理转为科学管理。随着计算机在高校中的普及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务系统管理推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新的系统平台、新的系统特点及发展方向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不断涌现,功能更加细致完善,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二、系统分析
1.选择开发工具:必须在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下完成设计,Windows是目前最流行的操作平台。EXCEL的表格输出,支持局域网、资源共享。
2.功能设计:学生管理,主要涉及学生基本信息、考试信息、选课情况等数据库表。按统计查询和报表输出的要求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合理的组织,以满足教师、学生的要求。教师管理,主要涉及教师基本信息,授课信息,班级管理等数据库表。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调用数据库编写管理软件,已是很成熟的技术,如何设计出友好的人机界面是重要的关键因素。
三、教务管理系统的需求
1、数据需求:1)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数据的输入和处理要保证其完整性及准确性,否则系统的工作将失去意义。手工输入要求操作人员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保证输入的正确率。大量的数据的输入往往容易出现差错,因此系统要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及储存能力,以保证迅速的处理数据。2)数据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客户端中,教务文件是资源共享型文件,教务管理系统要保证这些数据在使用过程中的一致性。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做到维护数据的完整,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约束。3)数据的共享性:整个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具有共享性。在网络化的时代,数据不再面向特定的某个或特定人群,而是面向整个社会。在建立数据库时,应当以面向全局的观点组织数据库中的数据,而不应当向文件系统那样只考虑某一部门的局部应用,只有数据冗余减少,才能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共享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数据共享是数据库技术在数据处理领域先进性的体现。由于数据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是有结构的数据,使得数据库系统弹性大、易于扩充,可以适应各种需要。但是,从系统开发的角度上看,数据共享会给系统设计和调试带来困难。因此,如何提供灵活的配置,使各个分系统能够独立运行,是目前主要解决的问题。
2、性能需求:1)数据精确度:工作人员要按照严格的数据格式输入,录入数据采用表格方式,限制录入数据类型及取值范围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没有追却、精确的数据,多么完美的系统都形同虚设,各级的管理人员要极强的责任心与专业素养,提供准确完备的数据。2)适应性:满足高校教务系统的管理与实际应用,适应应用平台。3)可用性:考虑到软件、硬件的容错能力、数据备份的属性。4)可维护性:实现网管系统自身的完整性,可实时更新。5)安全性:重视教务管理的网络安全管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程序模块中通过使用密码控制功能对用户使用权限加以限制。硬件配套设施的更新。
3、用户需求:学生模块功能需求:管理员可以向系统中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学生用户登陆后可以进行学籍管理、选课、评教、成绩查询、等级查询以及课表查询管理等基本信息的查询。教师模块功能需求: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系统后进行基本信息修改、删除、添加,进行评价查询、排课管理、教学计划、成绩管理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功能模块需求:管理员可以通过选择保存的路径把数据库保存在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可以保存在硬盘中,也可保存在软盘中。对数据进行维护,管理员可以通过选择路径把数据恢复。根据教师或学生的需求设计数据处理方案。通过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对数据进行管理。
四、系统设计
1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主要考虑数据规范化的五个层次:1.消除重复的数据组;2.消除多余的数据;3.消除不依赖于关键字的列;
利用关系型数据库的特征,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库及数据表例如:(1)学生信息表:对学生档案和学生成绩的管理,具体包括学生档案登录、学生成绩、学生相关信息浏览。(2)教师信息表:教师档案管理、教师授课情况的管理,具体包括教师个人档案信息、照片查看、教师登录、授课信息登录和教师相关信息浏览。(3)学生考试信息表4)课程信息表5)班级信息表。6)选课信息管理
综上所述:教务管理系统是学校的管理核心,是高校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成绩管理、选课管理等,规范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基于网络的教学和管理信息服,在整个系统中通过教学计划有效管理,方便准确的下达教学任务。开发教务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的查询和运算功能,代替传统低效率的手工处理,使管理人员可以在互联网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办公,实现真正的网上管理,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及权限,用相应的系统完成各自的日常教务工作。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高层教学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所加强,是高校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在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中采用了完整的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从需求分析到概念结构设计,到逻辑结构设计,再到物理结构设计,最后到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每一步都认真的分析和实施。当然,在本次课程设计的成果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进行更深研究,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永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卫宏.SQL Server 2000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郭军等《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1
[3] 王亚芬,程秋木.《管理信息系统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4] 曾强聪.《软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安葳鹏,王永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2005.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处理;设计系统;数据库
引言
教务管理系统与学校工作的其它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校的建设工作、思想工作、教学工作以及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等有重要作用。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起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为高等学校要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网络把信息采集工作整合到工作人员的日常事务处理中,以此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与教学的水平。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制的变革和发展,学生自主地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向传统的管理软件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务管理系统越来越成为学校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之一。课程的成绩审核、实验预约、选修机制、管理方式的改革更加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政策。
一、系统设计的目的以及意义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规模的扩大,迫使教学管理工作重新调整,根据教目前学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建立新的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各方面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質量。计划、组织、控制是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和手段。要实现这些功能必须要数据库做支撑。目前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比较多,由于各个学校的管理模式不同,硬件建设软件设施不健全,通用系统适用性较差,学院迫切需要建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时代,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在总体上实现学校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使学校管理由经验管理转为科学管理。随着计算机在高校中的普及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务系统管理推动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新的系统平台、新的系统特点及发展方向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不断涌现,功能更加细致完善,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二、系统分析
1.选择开发工具:必须在Windows98以上操作系统下完成设计,Windows是目前最流行的操作平台。EXCEL的表格输出,支持局域网、资源共享。
2.功能设计:学生管理,主要涉及学生基本信息、考试信息、选课情况等数据库表。按统计查询和报表输出的要求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合理的组织,以满足教师、学生的要求。教师管理,主要涉及教师基本信息,授课信息,班级管理等数据库表。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调用数据库编写管理软件,已是很成熟的技术,如何设计出友好的人机界面是重要的关键因素。
三、教务管理系统的需求
1、数据需求:1)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数据的输入和处理要保证其完整性及准确性,否则系统的工作将失去意义。手工输入要求操作人员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保证输入的正确率。大量的数据的输入往往容易出现差错,因此系统要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及储存能力,以保证迅速的处理数据。2)数据的一致性:在不同的客户端中,教务文件是资源共享型文件,教务管理系统要保证这些数据在使用过程中的一致性。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做到维护数据的完整,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约束。3)数据的共享性:整个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具有共享性。在网络化的时代,数据不再面向特定的某个或特定人群,而是面向整个社会。在建立数据库时,应当以面向全局的观点组织数据库中的数据,而不应当向文件系统那样只考虑某一部门的局部应用,只有数据冗余减少,才能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共享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数据共享是数据库技术在数据处理领域先进性的体现。由于数据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是有结构的数据,使得数据库系统弹性大、易于扩充,可以适应各种需要。但是,从系统开发的角度上看,数据共享会给系统设计和调试带来困难。因此,如何提供灵活的配置,使各个分系统能够独立运行,是目前主要解决的问题。
2、性能需求:1)数据精确度:工作人员要按照严格的数据格式输入,录入数据采用表格方式,限制录入数据类型及取值范围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没有追却、精确的数据,多么完美的系统都形同虚设,各级的管理人员要极强的责任心与专业素养,提供准确完备的数据。2)适应性:满足高校教务系统的管理与实际应用,适应应用平台。3)可用性:考虑到软件、硬件的容错能力、数据备份的属性。4)可维护性:实现网管系统自身的完整性,可实时更新。5)安全性:重视教务管理的网络安全管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程序模块中通过使用密码控制功能对用户使用权限加以限制。硬件配套设施的更新。
3、用户需求:学生模块功能需求:管理员可以向系统中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学生用户登陆后可以进行学籍管理、选课、评教、成绩查询、等级查询以及课表查询管理等基本信息的查询。教师模块功能需求: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系统后进行基本信息修改、删除、添加,进行评价查询、排课管理、教学计划、成绩管理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功能模块需求:管理员可以通过选择保存的路径把数据库保存在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可以保存在硬盘中,也可保存在软盘中。对数据进行维护,管理员可以通过选择路径把数据恢复。根据教师或学生的需求设计数据处理方案。通过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对数据进行管理。
四、系统设计
1系统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主要考虑数据规范化的五个层次:1.消除重复的数据组;2.消除多余的数据;3.消除不依赖于关键字的列;
利用关系型数据库的特征,设计所需要的数据库及数据表例如:(1)学生信息表:对学生档案和学生成绩的管理,具体包括学生档案登录、学生成绩、学生相关信息浏览。(2)教师信息表:教师档案管理、教师授课情况的管理,具体包括教师个人档案信息、照片查看、教师登录、授课信息登录和教师相关信息浏览。(3)学生考试信息表4)课程信息表5)班级信息表。6)选课信息管理
综上所述:教务管理系统是学校的管理核心,是高校管理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成绩管理、选课管理等,规范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基于网络的教学和管理信息服,在整个系统中通过教学计划有效管理,方便准确的下达教学任务。开发教务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的查询和运算功能,代替传统低效率的手工处理,使管理人员可以在互联网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办公,实现真正的网上管理,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及权限,用相应的系统完成各自的日常教务工作。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高层教学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所加强,是高校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在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中采用了完整的数据库设计的全过程,从需求分析到概念结构设计,到逻辑结构设计,再到物理结构设计,最后到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每一步都认真的分析和实施。当然,在本次课程设计的成果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进行更深研究,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永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卫宏.SQL Server 2000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郭军等《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1
[3] 王亚芬,程秋木.《管理信息系统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4] 曾强聪.《软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安葳鹏,王永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