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时代责任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 木 问:
  看了《无问西东》这部电影后我很受感动,西南联大的学生怀抱“读书救国”的理想,在激烈的战火中也不放弃读书。如今,时代毕竟不一样了,现在有很多人不用功读书也能活得不赖,读书似乎已经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我们还需要对此抱有那么大的热情吗?
  黄 平 答:
  西南联大学生的“读书”,是他们作为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在国家积贫积弱的生死存亡之际,通过接受当时最有效率的大学体系教育,探寻救国强国之路。正是这些领先于时代的先辈们孜孜不倦地探寻和艰苦实践,才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让“很多人不用功读书也能活得不赖”。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让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仍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肩负先辈的理想,去思索新时代的富强之路。
  在新时代,知识的载体已不仅仅是书本,我们所寻求的知识也不仅仅是“德与赛”。社会治理模式的探寻、国际秩序的建设和维护、科技的创新、新商业模式的构建等等,都需要也值得新时代的年轻人为之学习、思索、实践,为之奋斗终生。这和西南联大先辈们“读书救国”的理想是一脈相承的,我们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继承和发扬它们的时代责任。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外语标准化测试之一,在将近30年的实施过程中,它曾经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起到过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最近几年随着一些专家学者呼吁四六级考试应该被取消,似乎四六级考试快要走到它人生的尽头。本文从2013年12月新改革后的四级考试段落翻译部分入手,着重探讨了四六级考试是否应该寿终正寝了?还是如旭日东升仍有磅礴之势?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 段落翻译 跨文化意识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化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和全球各个国家的跨国商务和国际贸易越来越多,相应地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迅猛增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愈来愈高。商务英语口语是进行贸易谈判、商务沟通及合同交流的关键能力,因此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传统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对培养实战型人才稍显吃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言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让教师和学生在商务英语口语
【摘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本文从以情育情,以言激情,以趣调情,以惑增情这几个方面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让英语课堂充满欢乐,从而使教、学双方共同发展,共同提高,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感态度 英语教学 培养策略  列宁曾说:“人类在探索真理时,积极、肯定的情感起激励促进作用,消极否定的情感起抑制和阻碍作用。”
毋庸讳言,在当今强大的升学压力下,英语阅读教学已经渐渐沦为一种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技能的工具。一篇篇优美的作品被肢解成了无数个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阅读课慢慢丧失了生命力。这种“泛滥了技巧,孤独了灵魂”的阅读学习,使英语阅读教学变得华而不实,枯燥无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此可见,要让学生爱上阅读课,必须要使他们对阅读有兴趣,实现快乐阅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
【摘要】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要求我们能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所以英语学习不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而是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而又形象的学习活动。而“润泽课堂”是使学生在平等、愉快、民主、积极的气氛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能得到主动发展。因此,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英语“润泽课堂”中实现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体验 润泽课堂 生活化 
转化与化归 峰回路转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看電视的时候总会羡慕演员的从容,  我知道我没有表演的天分。  但我坚信,每个孩子都应该上一次电视,  哪怕只有几秒钟。  以后,当你不断地回放这段录像时,  你会发现一个新生的自己,  那个青春的、爱笑的、一百倍好看的自己。
作家,任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专业,曾获全国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出版有长篇小说《细民盛宴》、中短篇小说集《樱桃青衣》、学术随笔集《情关西游》等10余部作品,2020年8月新出版了写作专著《散文课》。   由于疫情,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场所,张怡微主动邀请我们去她的新家采访。虽然搬家工作还未完成,但书房两侧的书架上,大部分格子已经满满当当,就连窗台下,也有书的一席之地。   张怡微的名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留白符合儿童思维中好奇和幻想的特质。留白隐伏着学生创造性的地方,教者放手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积极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议,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  【关键词】留白 课堂导入 过程优化 生成评价  教师需留给学生知识上、心理上的暂时性“空白”,留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留给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并以此突出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  一、巧妙运用课
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集专业深度与大众普及于一身的“哲学小王子”。  我们一起来看看左边这张图片,你觉得图中的裙子是什么颜色的?”   这是一条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裙子,网友们的意见主要有两种: “蓝色 黑色”和“金色 白色”。双方都对自己的判断十分坚定,并表示看不到另一派眼中的颜色。   这场颜色之争让不少人甚至怀疑起自我:“难道我色盲了?”“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