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基于WEB的广东省气象预报业务质量评分检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广东省气象预报业务质量评分检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广东气象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lipeng632
【摘 要】
:
采用ASP+SQL SERVER技术,开发了基于WEB的广东省气象预报业务质量评分检索平台,实现了迅速及时向广东省各级预报员提供气象预报业务质量评定结果和统计数据。
【作 者】
:
梁苑苑
何健
王晓明
【机 构】
:
广东省气象信息中心
【出 处】
:
广东气象
【发表日期】
:
2013年02期
【关键词】
: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
气象预报
质量评定
网络
广东
【基金项目】
:
广东省气象局2010年气象科技面上项目(201013)资助.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ASP+SQL SERVER技术,开发了基于WEB的广东省气象预报业务质量评分检索平台,实现了迅速及时向广东省各级预报员提供气象预报业务质量评定结果和统计数据。
其他文献
肇庆两次持续低温过程的比较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从天气特征、大尺度环流及拉尼娜事件的影响等方面对2008年和2011年初肇庆发生的两次持续低温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表现:2008年过程
期刊
气候学
持续低温过程
拉尼娜事件
肇庆
climatology
persistent low temperature event
La Nina
Zha
影响浙闽沿海的两次东风波过程对比分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01年8月3~4日和2009年9月29日~10月1日发生在浙闽沿海的两次东风波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者属于深厚
期刊
天气学
东风波
涡度
垂直螺旋度
浙闽沿海
温籍数学家群体
自20世纪初至中叶,在中国浙南的温州地区,先后孕育和涌现了为数众多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温州因此被人们美称为“数学家之乡”。现代温籍数学家群体的出现,是中国现代
期刊
数学家
群体
温州地区
代数学史
数学教育家
中国
清远地区雷电灾害的特征分析
选取1962-2011年清远地区7个地面观测站雷暴日资料和2005-2011年雷电灾害统计资料,对雷暴日数的时空变化、雷电灾害分布及损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远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8.
期刊
雷暴防御
雷电灾害
清远
中国激光技术领域的丰碑
从1961年中国宣布第一台激光器研制成功至今。激光技术已在我国的众多领域广泛应用.为科技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国际上也争得了一席之地。1978年我国
期刊
激光技术
“神光”装置
稳频激光器
2009年广东省汛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的气候成因
2009年广东省汛期(4~9月)降水呈现出空间分布不一致性,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成因: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了季风爆发偏晚和冷空气偏弱,从而前汛期降水大部分地区偏少
期刊
气候学
汛期降水
空间分布
气候成因
广东
Climatology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spat
广东一次区域性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
利用非静力平衡的中尺度模式WRF,对2009年6月3~4日广东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暴雨过程发生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高空槽、切变线和低空急流是主要影响系统;弱
期刊
天气学
暴雨
数值模拟
湿位涡
假相当位温
广东
湖南春季2次典型强雷暴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对2009年湖南春季2次大范同的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西南低涡是这2次春季雷暴主要的动力抬升系统,地面辐合线加大了对流卅现的可能性;500hPa槽前有1
期刊
天气学
强雷暴天气
中低层低涡
雷电路径
湖南省
2009年造成广东深秋一次急降温冷空气的特点
分析2009年11月中旬广东入秋以来最强的一次冷空气的环流形势,结果表明,此次冷空气属于横槽转竖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稳定维持使得冷空气在中高纬堆积,横槽转竖后引导下来的冷空气
期刊
天气学
阻塞高压
横槽
深秋冷空气
广东
synoptic meteorology
blocking high
transverse trough
“鹦鹉”下沉气流影响下的深圳温湿特征分析
运用自动站观测资料,分析在台风"鹦鹉"外围下沉气流影响下深圳城区、山地和丘陵小气候区的温度、相对湿度和温湿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小气候区夜间最低气温上升,最高气温和
期刊
气候学
高温小气候区
温度
相对湿度
温湿指数
深圳市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