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精神成长的乐园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乐园,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自主、自信、自然地表现。这是语文教师的追求,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
  一、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向我们展示着这个世界的真善美,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自己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新的价值取向,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产生很多感悟。
  在《往事依依》的课堂活动中,老师设计活动:“学会感悟”。让学生赏析文中精彩的、引发思考和联想的语句,充分联想、想象、分析,查找资料,与人合作,联系自己已有的经历和体验,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思考,接受同伴和老师的修改意见,反复修改,力争句句精彩。学生最终有了这些闪着智慧思考的表达。感悟1:我分析的是文章开头,“年华似流水”让我想起时光不断流逝,一去不复返,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往事如风吹散,但那些曾经给予我感动、关爱、鼓励、支持、帮助的人,将成为我们最珍贵的财富。这些往事如同陈年的老酒,越陈越醇。感悟2:第一节“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记忆犹新”,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引出对往事的回忆,是啊,时光易逝,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于漪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往事如风吹散,但曾经感动过我们的人、事,将成为我们最珍贵的财富,这是生活赠与的礼物,值得我们永远珍藏。
  二、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提出自主学习未能解决的问题,完善各自的学习成果。所有团队成员在相互砥砺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培养了交往能力、合作意识、思辨能力等等,同时也增进了同学间的了解,增强了同学间的友谊。
  《狼》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根据“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標,确定了学生具体活动的过程:先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在读不准的词句下做上记号,然后在组内或组间讨论、解疑,小组尝试朗读,最后全班展示。小组朗读展示时,小组长确定小组合作朗读的方式,有一人读,有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分角色读、全组齐读、重要词句反复读,也有邀请其他小组与本组合作分层次朗读的。能做到这一点,小组长必须主动参与,组织组员全部参与,而且每个人都要尽自己努力做得更好,这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全班展示时,小组长提出本组的展示方式,表明本组能战胜前一组的自信,无疑能感染本组成员,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敢于挑战、充满自信的展示也是很可贵的。久而久之,学生一定会敢于表现自我,挑战自我。
  三、创造展示自我的时空
  成果展示既能检查、交流各团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知道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七颗钻石》是俄国托尔斯泰的一则童话,老师制定学习目标为:1.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学生具体的活动过程为:默读课文,迅速圈画出水罐的变化,体验神奇的变化过程。(独立圈画关键词)——组长组织讨论——小组合作在小黑板上设计简洁美观的板书——小组合作解说水罐的变化过程及板书创意——代表展示。展示1:整个设计是斗勺形,用箭头表示水罐的变化,箭头的曲线上画着爱心图案,爱心由小到大,寓意小姑娘的爱心越来越令人感动。展示2:整个设计命名为“爱之藤”,藤上绽放着爱之花,每一朵花代表水罐的变化,顶端是七颗闪光的钻石。寓意是爱之藤因每个人的爱心而更加旺盛,愿每个人都成为有爱心的人。
  四、系列有效的学法指导
  为了使学生参与的广度、思维探究的深度、课堂发言的精彩度、课堂目标的达成度得到有效提升,老师必须进行系列有效的学法指导。比如:阅读方法的指导,字词自学方法的指导,养成边读边思考、及时动笔批注的习惯。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进展,养成终身受益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全班交流时,比较容易的题目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同学讲解,再由其他同学完善,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求学生发言时声音响亮、语速略慢,养成边想边说,边听边想的习惯。与人交流时,可以先说结论,再结合文章语句具体分析,最后再做总结,可以写下几个关键词,让别人对你的观点理解更深刻。发现学生不能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习惯。在点评提升环节,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活动中的不足,总结成功学习的方法。
  总之,在语文课堂以活动为主线,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老师不应太执迷于“知识点”,而忽略知识点之外最有价值的东西——学习品质,这恰恰是丢弃了学生精神成长的基础。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批注、倾听、尊重、合作、评价、感恩、反思等,具有主动、独立、勤奋、刻苦、谦虚、善问、钻研、坚持、竞争等精神。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具备了优良的学习品质,就会实现学习的自觉化、自主化、自动化,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