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合理控制血压对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发病的急性期常出现高血压,对患者血压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1].近年来对脑梗死发生后出现的急性期高血压是否需要治疗有了新的认识[2],根本原因是由于缺血脑组织的血流量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严重窦缓、窦性停搏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常常导致心脏停搏、心源性晕厥或伴随血流动力学异常而产生各种不适,最有效的救治措施就是植入临时起搏器,同时对其病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由车祸伤等高能量损伤所导致的耻骨联合分离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于耻骨联合分离,传统治疗包括骨牵引、骨盆悬吊、石膏固定,以及近年来骨盆外固定支架、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等治疗,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1-2]。
血清前白蛋白(PA)和总胆汁酸(TBA)均由肝脏合成,PA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功能,比常规检查白蛋白更具敏感性[1]。
手术切除是根治先天性耳前瘘管(CPF)感染的最有效方法[1].本科选择感染期脓肿切开引流后反复换药不愈者行手术切除瘘管加刮除炎症组织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肝癌是危害人类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然是根治肝癌的首选方法[1].然而,临床实践中,大多数肝癌患者就诊时就己失去了手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