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早期水囊状淋巴管瘤胎儿的结局分析及其与颈部透明层增厚的关系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w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颈部透明层(NT)增厚胎儿中,影响水囊状淋巴管瘤(CH)胎儿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孕11周~13周+6超声检查提示NT≥3.0 mm、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胎儿216例,将资料完整、定期产前检查随访的164例(75.9%)单胎胎儿纳入研究。根据胎儿是否存在CH,分为CH组40例(24.4%)和单纯NT增厚组124例(75.6%),比较两组胎儿发生染色体核型异常、重要器官结构畸形、不良妊娠结局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CH是否分隔、NT值对CH胎儿的染色体核型、重要器官结构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1)CH组与单纯NT增厚组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别为55.0%(22/40)、29.0%(36/124)]、重要器官结构畸形[分别为45.0%(18/40)、25.8%(32/124)]、不良妊娠结局[分别为92.5%(37/40)、50.8%(63/124)]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CH组胎儿的NT值明显大于单纯NT增厚组(中位数分别为8.32、5.06 mm,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T值是影响CH胎儿预后的重要风险因素,NT值每增加1.0 mm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重要器官结构畸形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171、1.192、1.913倍(P<0.05);而CH是否存在分隔,不增加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重要器官结构畸形、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P均>0.05)。

结论

妊娠早期颈部CH胎儿预后不佳,NT值严重增厚是影响CH胎儿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而CH分隔的出现,并不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临界性侧脑室增宽(VM)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发现临界性VM并进行了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的胎儿共129例,对其超声图像及染色体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的129例胎儿分为3组:孤立性临界性VM(IVM)组80例(62.0%,80/129)、临界性VM未合并其他结构畸形(包括超声软指标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使用GnRH-a患者(31例)与单纯手术患者(26例)术后1年的自然妊娠率。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术后自然妊娠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二分类logisti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子宫肌层纤维化程度与痛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0例作为子宫腺肌病组,选择同期因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痛经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采用改良Masson染色法和免疫组化二步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子宫肌层中的胶原纤维面积比率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检测颈部透明层(NT)增厚胎儿拷贝数变异(CNV)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妊娠早期(11周~13周+6)超声筛查的胎儿共19 261例,其中超声提示NT≥2.5 mm且接受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的单胎胎儿101例(0.5%,101/19 261)。最终纳入研究的101例胎儿,(1)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