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想象力的培养是当今语文教育中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论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行研究,指出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抓住关键语句和结合生活实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想象力
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时期,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有益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阅读教学时,小学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动用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投入到阅读中,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才能夠准确地、全面地理解和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写作用意,同时受到作者的情感熏陶,获得启发,进而开动脑筋去想象,形成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给出几点策略。
1 引导学生朗读
首先,在阅读教学时,学生要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才能够边读书边想象,深入理解课文。通过不断地阅读,学生才能夠把课文所描绘的景象想象出来,深刻的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所想所感,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情感。如:《狼牙山五壮士》中,当学生们读到壮士们无所畏惧跳下悬崖的文字描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壮士们昂首挺胸地站在深不见底的悬崖上,带着对国家的、对人民的热爱,无悔地相继纵身跳下悬崖。通过想象五壮士跳崖的情景及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们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小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起到了爱国教育的作用。再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的结构和内容,然后让学生带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写到: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且,让学生们根据作者的文字描写,及以往自身的所见所感,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想象和描绘这一画面:清凉透彻的河水里,青翠的芦苇和蒲草倒映在其中,绿得更新了,这样通过学生的想象,也让作者的描述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其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不只是简单地阅读和想象,更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并与其他学生和教师分享交流,创造一个轻松的、和谐的、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培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 抓住关键语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们主动与教师配合,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并通过对关键字的分析和理解,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例如:在学习《悯农》这首诗时,教师要让学生们抓住“日当午”、“盘中餐”等关键词,通过学生们对关键词的深刻理解,让他们想象,在古代时期,农民们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劳作,汗如雨下的情景,也让小学生们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同时,这也是对辛苦劳作的农民们的尊重。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语言的空白处,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有时作者为了增强文章的写作效果,常常会留下一些语言空白,而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发挥想象,填补空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们想象力的发挥。让学生们体会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有存在感,也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如:在《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中,指导员临终前说到:“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语言空白,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对课文及指导员这个人物的理解来发挥想象,把指导员的话补充完整。这样,学生在思考和发挥想象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
3 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是学生们想象力的来源,让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和想象,能让学生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通过《落花生》一文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结合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亲身体验或看到的事来展开丰富的想象,谈一谈怎样的人才是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想象和交流,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夠提高他們认识事物的能力,帮助他们分清善与恶。同时,教师们也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发学生们的想象。在讲故事时,常常会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情节牵动着学生们的心,让他们在听讲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进入故事的意境,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迫不及待地想象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当然,教师所选的故事内容一定要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愿意听的,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教师们也可以通过改变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自己编故事。如:《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小兔子知道是因为自己的骄傲才输给了小乌龟,那么,如果小兔子和小乌龟再一次进行赛跑,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教师们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编写接下来的故事。同时,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也可以让小学生们明白很多道理,如龟兔赛跑让学生们知道,做人要谦虚,切不可骄傲自大。
在阅读时,学生们要通过文章中有限的语言描述来全面地、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想象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加强小学语文阅读中想象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开阔眼界,使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还能夠让他们的思维更活跃。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语文阅读教学的机会,通过课文中的情景描述、语言空白、和关键词语来为学生们构建阅读想象的空间,并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会到阅读魅力。同时,教师们要认识到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要教授给学生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开动脑筋去想象,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彩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07):125-126.
[2]李文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科教文汇,2014(02):103-104.
[3]盛爱兰.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2(12):115.
作者单位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项脚乡小学 四川省凉山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61589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想象力
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时期,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有益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阅读教学时,小学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动用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投入到阅读中,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才能夠准确地、全面地理解和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写作用意,同时受到作者的情感熏陶,获得启发,进而开动脑筋去想象,形成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给出几点策略。
1 引导学生朗读
首先,在阅读教学时,学生要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才能够边读书边想象,深入理解课文。通过不断地阅读,学生才能夠把课文所描绘的景象想象出来,深刻的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所想所感,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情感。如:《狼牙山五壮士》中,当学生们读到壮士们无所畏惧跳下悬崖的文字描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壮士们昂首挺胸地站在深不见底的悬崖上,带着对国家的、对人民的热爱,无悔地相继纵身跳下悬崖。通过想象五壮士跳崖的情景及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让学生们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激发了小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起到了爱国教育的作用。再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的结构和内容,然后让学生带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写到: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且,让学生们根据作者的文字描写,及以往自身的所见所感,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想象和描绘这一画面:清凉透彻的河水里,青翠的芦苇和蒲草倒映在其中,绿得更新了,这样通过学生的想象,也让作者的描述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其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不只是简单地阅读和想象,更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并与其他学生和教师分享交流,创造一个轻松的、和谐的、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培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 抓住关键语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们主动与教师配合,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并通过对关键字的分析和理解,了解全文的思想内容。例如:在学习《悯农》这首诗时,教师要让学生们抓住“日当午”、“盘中餐”等关键词,通过学生们对关键词的深刻理解,让他们想象,在古代时期,农民们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劳作,汗如雨下的情景,也让小学生们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同时,这也是对辛苦劳作的农民们的尊重。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语言的空白处,发挥学生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有时作者为了增强文章的写作效果,常常会留下一些语言空白,而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发挥想象,填补空白,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学生们想象力的发挥。让学生们体会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有存在感,也能够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如:在《珍贵的教科书》这篇课文中,指导员临终前说到:“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语言空白,让学生们通过自己对课文及指导员这个人物的理解来发挥想象,把指导员的话补充完整。这样,学生在思考和发挥想象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增强了教学效果。
3 结合生活实际
生活是学生们想象力的来源,让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和想象,能让学生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通过《落花生》一文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结合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亲身体验或看到的事来展开丰富的想象,谈一谈怎样的人才是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想象和交流,不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夠提高他們认识事物的能力,帮助他们分清善与恶。同时,教师们也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发学生们的想象。在讲故事时,常常会有一些引人入胜的情节牵动着学生们的心,让他们在听讲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进入故事的意境,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迫不及待地想象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当然,教师所选的故事内容一定要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愿意听的,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教师们也可以通过改变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自己编故事。如:《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小兔子知道是因为自己的骄傲才输给了小乌龟,那么,如果小兔子和小乌龟再一次进行赛跑,故事会怎样发展呢?教师们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编写接下来的故事。同时,通过一个个的小故事,也可以让小学生们明白很多道理,如龟兔赛跑让学生们知道,做人要谦虚,切不可骄傲自大。
在阅读时,学生们要通过文章中有限的语言描述来全面地、深刻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表达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想象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加强小学语文阅读中想象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开阔眼界,使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还能夠让他们的思维更活跃。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语文阅读教学的机会,通过课文中的情景描述、语言空白、和关键词语来为学生们构建阅读想象的空间,并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会到阅读魅力。同时,教师们要认识到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要教授给学生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开动脑筋去想象,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彩霞.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07):125-126.
[2]李文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科教文汇,2014(02):103-104.
[3]盛爱兰.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2(12):115.
作者单位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项脚乡小学 四川省凉山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61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