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年长沙市牛羊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分析

来源 :河南农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carm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感染动物种类多、传播速度快、传染性极强、引起经济损失巨大等特点。2016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国家口蹄疫防治计划(2016—2020年)》,提出了具体目标、工作指标及防治技术路线等。2021年以來,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已发布两起口蹄疫疫情。纳米比亚、以色列、卢旺达等国也先后通报17起口蹄疫疫情。口蹄疫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只有通过疫苗免疫才能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因此,及时掌握该病的免疫抗体水平,有效开展风险评估,对减少该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掌握长沙市牛羊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效果,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全市8个区县的牛羊口蹄疫免疫血清开展随机抽查监测,以期为科学防控牛羊口蹄疫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一)样品采集
  分别于2018—2020年春秋季集中免疫结束后,随机抽取全市8个区县的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采集免疫注射21天以上的牛、羊血样并及时按要求分离血清。
  (二)检测设备与检测试剂
  检测设备包括移液器、洗板机、纯水仪、酶标仪、加液槽、96孔抗原抗体反应板及37℃恒温箱。检测试剂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的口蹄疫O型液相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所有试剂均按照产品要求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三)检测方法
  采用液相阻断ELISA试验方法对牛羊血清进行免疫抗体检测,检测方法按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抗体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t26判定为合格,存栏家畜免疫抗体合格率≥70%即判定为免疫抗体水平合格。
  二、结果与分析
  (一)2018—2020年长沙市牛羊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2018—2020年,全年平均牛羊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6.05%、74.10%和90.05%,均高于农业农村部≥70%的要求;春季免疫抗体合格率2018—2020年分别为87.1%、69.2%和81.1%,其中,2019年略低于农业农村部的要求;秋季免疫抗体合格率2018—2020年分别为85%、85%和99%,均高于农业农村部>170%的要求。
  (二)2018—2020年春防长沙市各区县牛羊0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2018年春季长沙县牛羊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低于70%,其他区县均超过70%,望城区、天心区、岳麓区达到100%;2019年春季牛羊抗体合格率望城区和浏阳市低于70%,岳麓区未检测到抗体;2020年春季牛羊抗体合格率所有区县均达到农业农村部≥70%的要求。
  (三)2018—2020年秋防长沙市各区县牛羊0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2018年秋季长沙县牛羊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低于70%,其他区县均达到农业农村部≥70%的要求,其中,望城区、浏阳市、开福区和岳麓区达到100%;2019年春季牛羊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农村部≥70%的要求,开福区、天心区和雨花区因存栏量较少,未开展免疫效果评估;2020年春季所有区县牛羊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农村部≥70%的要求,长沙县达到95%,其他区县都达到100%。
  三、讨论
  2018—2020年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全市牛羊O型口蹄疫整体抗体合格率均超过了农业农村部规定的≥70%的要求,尤其2020年秋季更是高达99%,大部分区县达到100%,能够起到较好的免疫保护水平,表明长沙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落实到位。与李敏等的免疫抗体监测结果类似。但监测中发现,2019年春季牛羊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的要求,其中望城区和浏阳市抗体水平较低,仅为40%和35%,岳麓区未检测出抗体,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说明动物免疫工作开展还不平衡。
  经调查,造成部分区县牛羊免疫抗体水平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动物防疫站作为最重要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改革后由县级管理转为乡镇政府管理,并与其他站所合并成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办等,导致原乡镇动物防疫站人员分流,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不稳定,工作滞后等问题。2020年,全市牛羊O型口蹄疫整体抗体合格率达到90%,说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职责进一步落实,能够有效开展强制免疫工作。二是部分乡镇冷链设施陈旧、疫苗保存不当,或者牛羊散养户地点较分散,因高温天气,疫苗开瓶后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疫苗失效,还有可能是养殖场免疫程序制定不合理、免疫人员技术水平差、免疫操作不规范、免疫剂量不足、免疫抑制、未定期补免等。三是一些养殖场或散养户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不愿意注射疫苗或不按期注射疫苗等,究其原因,还是防疫意识不强,没有较好履行强制免疫主体责任。
  四、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对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是巩固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效、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畜禽肉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的必要前提。建议乡镇动物防疫站仍由县级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人员老龄化、人员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公开招考或购买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尽快补齐年轻化高水平、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稳定基层防疫队伍,同时完善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养殖场动物防疫主体责任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加大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强化养殖场动物防疫主体责任,提高养殖场知法、懂法、自觉守法意识、督促落实强制免疫等各项防控措施。
  (三)持续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抗体监测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除做好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效果评估外,还应做好免疫抗体监测常态化,合理设置监测点,定期抽检,针对免疫抗体不合格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积极采取补免等整改措施,确保免疫到位。并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风险分析评估,为科学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提供指导和参考。
  作者简介:朱红刚(1985-),男,安徽太和人,硕士,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
  (责任编辑 冯会利)
其他文献
中华孝文化是中华儿女内心根深蒂固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中华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公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弘扬时代新风。高职生弘扬并践行中华孝文化是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中华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历史变迁,政权更迭,中华孝文化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始终。“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一种理念,维
一、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主旨要求  (一)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检验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则是立德树人所达到的成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要挖掘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坚守正确的道德原则,把握自身成长发展的方向,在教学中立德树人。  (
家校共育指家庭和学校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工作,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不是家庭或学校单方面能进行的教育工作。随着社会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家校共育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应运而生的“家长群”成为家校共育的良好中介,学校是为了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新动向,而家长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学生在校成长的足迹。此外,学生在该年龄阶段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父母的教育观与世界观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促进家长参与到学校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导向和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主的应用型大学规模日趋增长,致力于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应用型大学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主要强调并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技术知识与技术成果,在教育内容方面也具有其自身特点,具体以应用学科或技术学科为主要教育内容。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985”与“211”高校而言,多數应用型大学均为地方本科高校,以培养应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根据课程的特点,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何在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是新时期化学教师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河南省农学会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河南省农学会系统现状  河南省农学会系统,除河南省农学会秘书处具有编制和专职工作人员外,省辖市及以下各级农学会都没有编制和专职工作人员,社团秘书处一般都挂靠在各级农业农村局,业务指导单位一般为当地科协,登记单位为当地民政部门。农学会系统目前所开展的工作主要以学术交流、技术普及服务等为主。  (二)河南省农学会系统存在问题  学会系统工作人员以兼职为主,理
文明,是人类发展史上人类随着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人文精神和发明创造的物质之总和。而生态文明则是人类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而取得的精神和物质成果。当生态文明被用于人类社会形态,则是指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人类更加重视人、自然、社会和谐的崭新发展阶段。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逐步提高了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2020年1月3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强调: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我们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认识上,需要意识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并行发展,互相促进,互为依托。而实现乡村振兴,是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研究河南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具有突出的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乡村振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因此在现实的专业课教学中,往往只强调“教书”而忽视“育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探讨的热点。在生理学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