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独”养生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家“老年养生”研究机构,对50位年逾耄耋的老人养生状况做了走访。结果发现,长寿老人的养生之道,都包容在“独住、独酌、独饮、独坐、独行”的生活习惯中,有42位老人“五独”俱全。
  马景轩老人85岁,与57岁的儿子住同一个单元的一楼和四楼,俨然两家人。提到养生,老人说:“我觉得养生就是养心、舒心。孩子刚结婚时,我们在一起生活,日子长了难免争执,整天生闲气、暗上火。后来我自己买房独住,眼不见心不烦,每天顺心就是最好的养生。”
  老人说得不错,人到老年最害怕孤独寂寞,一般与子女一起居住,但两代人观念、习惯不同,难免产生矛盾。许多老人为此另择它居,独住情绪放松、行动自由,确是精神、心态养生的好环境,但居住地离子女近一些为佳,有事便于照顾。
  现在,马景轩老人常去儿子家聊天,吃饭,然后回来独住。平时,他去广场和老友们海阔天空或到文化宫“琴棋书画”。每天晚饭前,还要独酌一杯、轻吮慢啜,想一些往事、吟一首古诗,尽享“杯中日月”的风雅。
  独酌,前提须是身体没有禁酒疾患,最好用党参、北芪、黄精、枸杞子泡纯高粱酒。根据自身对酒精耐受能力,晚饭前后饮50~100毫升,不但调补气血、滋养神经、舒张血管,还能促进深眠熟睡,实为养生佳品。
  接受养生调查的长寿老人,从年轻时就有独自喝茶的偏好,安坐在家中或茶馆,滚水泡开碧螺春,自品清茗,舌尖弥散茶香,杂念沉降、心境安逸,偶尔荡起往事的浓淡甘苦,回味流逝岁月的是非曲直,慨叹人生苦短、纷争无益……独饮清茶,既是淳朴、悠闲的生活流韵,也是传统、自然的养生方法。
  医学研究证明,独自喝茶,心神无扰,植物神经系统活跃,胃肠蠕动加快,能充分吸收茶叶中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有效地减缓衰老、增强记忆力,降低胆固醇、血脂浓度,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悠然独行、緩慢散步,是古来有之的养生方法。苏东坡做杭州太守时就倡导“安步以当车,健行思起落”。清代曹庭栋在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中说:“独行观云舒卷,自然心清无尘,悠悠中淡泊驱欲,寡念养生。”
  静心独坐、放松心神也被古人推崇。“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杜牧;“独坐敬亭山”的李白;“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残霞”的李贽等。
  研究证实,慢步缓行,肌肉速度、力量耐力相对处于最佳状态,肢体反应敏感性及适应能力都达到最高峰,心率及血压平稳,每天独行1个小时,是最佳的健康养生运动。
  而独坐不是单纯地呆坐,要在宁静中舒缓呼吸,息欲休心,沉淀杂念,如佛家坐禅,讲究心境安详、全身放松,闭目端坐,凝志静心,就会经络疏顺,血脉畅通,进入超然无欲的境界,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心灵按摩、意境养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