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连续四年参加达喀尔拉力赛,对于任何一支车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经历。以前我们总是说,中国体育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经过时间的积累才能得到质的飞跃,但真正体会到这个过程中的潜移默化,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既需要实力,更需要耐心。埋头练内功,功到自然成,中国足球苦练多年没有达到的境界,长城汽车却在无意之中体会到了。只有在一年年脚踏实地地经营赛事之后,才能在成绩提高的同时增添底气,外人对我们刮目相看,自己内心也才会日渐强大。
前两年哈弗达喀尔车队只有一个车手、一台车,车号也是在389、372左右,我们看人家35几、36几的车,都得面露钦佩之色。因为我们自己都不敢奢望成绩,给车手设定的底线是重在参与,能够完赛就是胜利。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在大营里我们属于黄花鱼溜边儿的角色,别人偶尔遇见了我们,也多是说些鼓励的话,没有人会真正在意我们的名次成绩,对哈弗达喀尔车队也就是知道而已,很难说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去年哈弗达喀尔车队开始上两台车,周勇的车号上升到345,索萨也在离开达喀尔一年之后重返赛场,车号307。但是这两名车手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大家仍然是有希望没把握。看到人家33几、32几的车,我们仍然要肃然起敬。最终索萨拿到了第六名,周勇平了自己的19名纪录,这个成绩是非常可喜可贺的。这一年我们也向社会大众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汽车比赛讲究的是车队成绩,不问车手国籍,达喀尔与F1同理,索萨的成绩是代表哈弗车队取得的。
今年的比赛是长城汽车参加达喀尔的第四年,而且中国只有一支车队参加,这种千顷地一棵苗的背景本身就给了哈弗达喀尔车队更多的受关注机遇,但更重要的是,没有人再担心哈弗能否完成比赛,能否完成对去年成绩的突破,这成了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尽管组委会出于商业推广方面的考虑,对柴油车施行了限喉政策,给了汽油车和巴吉车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哈弗车队仍然将目标索定为突破自己。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当客观环境已经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之后,仍然能够拿到与去年相同的成绩,相当于刘翔绑着沙袋与平时跑得一样快,这本身也是一种突破。今年周勇的车号是322,我们只对30几、31几的车感兴趣,其后的一百多辆在我们看来都是“重在参与”的业余组,这种心态的变化也反应了我们眼界的提高。作为一支第四次参加达喀尔比赛的车队,我们理应有此胆气。
可以想见,明年周勇的车号将肯定提升到31几的位置,而且他仍然是赛会的优先选手,届时他的发车顺序和比赛环境将得到一个质的提升,至于突破19名的桎梏,还算是个问题吗?
比赛靠成绩说话,体育只关注成功者,今年在赛前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这种水涨船高的待遇提升,赛事总冠名商道达尔的欢迎酒会上,索萨周勇被置于与彼德汉塞尔和罗马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在比赛中途的休息日,道达尔再次举行了车手见面会,索萨和周勇仍然与这些大腕们同台出场,之后的比赛,索萨一直稳定在赛段前十名的位置,与大腕们不相上下,而周勇两次拿到了第十名,甚至还曾排在彼德汉塞尔之后、罗马之前发车。对于最终的成绩来说,索萨基本上发挥出了他正常的水平,14次参赛12次完赛,名次始终在前十名之中,这个成绩是非常可贵的。而周勇尽管仍然拿到了第19名,但意义已经大为不同,以前19名对他来说,是一种值得庆贺的幸运,是正常赛段成绩的上限;而现在的19名对他来说,是一种令人惋惜的遗憾,是正常赛段成绩的下限。不过从车队一年年发展的轨迹来说,没有人怀疑,下一次,我们将改写历史。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与世界上任何体育竞技项目一样,赛车运动也充满了戏剧性和变数,即使是冠军车手,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和麻烦,毕竟这是全世界最顶级的艰难赛事,最残酷、最漫长的“死亡运动”。举例来说,2010年第32届冠军塞恩斯今年未能完赛,2011年第33届冠军阿提亚也中途退出,罗马迷过路,戈登翻过车,诺维斯基曾陷在河中间,彼德汉塞尔被罗马拖出险境……没有人的比赛是一帆风顺的,而哈弗双雄在14个赛段的征途中也未能幸免。我们认为,有困难是正常的,14天近10000公里的比赛本身就是一个遭遇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尽管我们总想把一切麻烦都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我们深知,麻烦总会出现,而我们总能解决它。
索萨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成绩起伏比较小,基本上都在5~10名之间略有变化,但是他也曾有过一次比较严重的失误,在强行超车时扎在了一条与车身基本持平的横沟里,前后杠卡住,肚皮悬空,四轮失去抓地力。然而这么大的灾难他也不过损失了半个小时左右,自己以超强的自救能力完成了脱险,而且在第二天就把成绩又追回到了前十名,展示了一名一流车手排除万难完成比赛的功夫水平。
当然在整个比赛的过程当中,与绝大多数冠军车手一样,索萨也是大麻烦不犯,小麻烦不断,几乎每天回来他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后两个赛段他原本计划再向前冲一冲,争取再提升一位,但也因为遭遇了小的机械问题而未能如愿。综合来看,这个车手的得分能力还是非常高的,尤其令人看重的是他的稳定性,基本上没有什么大起大落,起码可以保证站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上。
周勇的比赛在上半段遭遇了一个致命的机械故障,由三个小故障纠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麻烦,一个缸不能正常工作,一根油管压力过大,接上就崩掉。最终麦蒙给这根油管施行了结扎手术,在缺一缸的状态下完成了比赛,这导致了周勇总成绩令人遗憾地下滑到了第29位,之后尽管他一再猛追,最终这两个半小时的损失也未能挽回。
除此之外,周勇还遭遇了翻车、转向无助力等故障,被人营救也救过别人,这在达喀尔比赛中都是司空见惯的,但对他最大的打击不是人祸而是天灾。今年的比赛规则与往年有一个小的调整,即14天的比赛不是简单地分成上下半程各七天,而是上半程八天,下半程六天,但是最后一天的赛段历来非常短,很难改变名次,所以下半程基本上只有五个可以拿成绩的赛段。具体地说,今年最后这五段里有两段纯戈壁赛道只有长度没有难度,跑得好与不好之间差距不是很大,难以实质上改变名次,另外还有两个长沙漠赛段和一个半沙漠赛段可以拿分,一旦真正跑起来,追回两个小时都不足为奇。我们车队和周勇本人都把翻盘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两个大沙漠赛段上,而周勇也对自己的沙漠技术和哈弗的过沙能力信心满满,早就等着到了沙漠上一显身手了。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沙漠戈壁里竟然发大水了,干涸的河床在前十辆赛车过的时候还是暴土扬尘,待后面的赛车到河边时,竟然洪水滔天、巨浪翻滚,比赛被迫取消了,而且还是连续两次!这两个沙漠赛段的取消,直接导致了下半程的竞争形同鸡肋,整个比赛总成绩的格局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尽管周勇在另外两个戈壁赛段里都拿到了第十名的好成绩,但是并没能把总名次再向前提高。
以前有媒体说,中国车队参加达喀尔比赛就像是去西天取经,从哈弗车队四年的经历来看,这个说法非常中肯。参加达喀尔就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对外,我们通过比赛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对内,我们在实践中学习了一支现代化的车队如何进行赛事营销、后勤保障、自我包装和自我宣传的一系列科学、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达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这个收获对于不去达喀尔的国产品牌来说,千金不易。
参加达喀尔这样大型的汽车比赛,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组团参加奥运会,它所代表的意义决非简单的拿到几块奖牌那么浅层。奥运会展示的是一国人民的体育风貌,而达喀尔检验的则是一个汽车厂商的胸怀和格局,练的不是外家拳而是内气功。尤其是在今年,当奇瑞车队、东方赛车队和成都农商银行车队等等都纷纷退出达喀尔之际,长城汽车独擎中国汽车运动这面大旗,继续在世人面前证明我们的存在,这份光荣善莫大焉。
哈弗达喀尔车队
索萨
葡萄牙著名车手,14次参加达喀尔拉力赛,在他的赛车生涯中,多次创造达喀尔前十名的好成绩。在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上代表中国哈弗达喀尔车队拿到汽车组总排名第六名的好成绩。
OUTDOOR:首先祝贺您今年代表哈弗达喀尔车队再次获得2013达喀尔拉力赛汽车组总成绩第六名的好成绩,您如何评价自己在这届比赛的发挥呢?
索萨:我充分享受了今年的比赛,我们达喀尔车队团队在这届比赛中表现不错。由于本届比赛达喀尔修改了规则,对柴油车的改装予以了严厉的限制,而汽油车和巴吉车得到了积极的扶持,今年的成绩比去年的含金量要高得多,不过我只能给自己打七分。
OUTDOOR:达喀尔拉力赛堪称是世界上最艰苦的越野拉力赛,在比赛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问题,您如何来保持自己成绩的稳定性?
索萨:成绩的稳定需要很多因素,比如赛车稳定、个人心理的稳定以及我们整个团队整体的配合,不过对于在严苛条件下的赛车和赛手来说,我们的运气也相当重要。
OUTDOOR:您如何评价哈弗第三代这款赛车在本次比赛中的表现?
索萨:哈弗达喀尔赛车现在还是很好的状态,什么问题都没有,连油漆都不用做,一点刮蹭都没有。今年,长城达喀尔技术中心联合欧洲专业赛事组织针对赛车在车身功能结构优化、发动机温度控制和弹性悬挂调校系统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升级后的赛车经过今年比赛的证明各项功能运行状况良好,哈弗达喀尔赛车正在一步步迈向成熟,而达喀尔赛场正是我们真正的舞台。
OUTDOOR:在您看来要在达喀尔获得好的比赛成绩,车手应该具备哪些必备的素质呢?
索萨:要想夺得冠军,仅仅有技术实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充分的达喀尔的经验。
OUTDOOR:您如何评价您的队友周勇在这次达喀尔的表现?
索萨:周勇的表现非常好!像今年这样的比赛是非常有难度的。我们都非常的努力,周勇今年一开局就非常好,他一直在保持非常好的一个状态,难能可贵在他两次拿下了赛段第十,这也是中国车手创造的赛段最好成绩,继续下去,他会有非常好的前景,但是他必须坚持训练,坚持尝试总成绩进入前十名。
OUTDOOR:在这一届达喀尔拉力赛上有没有遇到特别的困难的情况?(比如机械故障以及各种意外的情况)
索萨:有一些赛段我们表现的不是很好,有一些小问题,遭遇问题不是坏事,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如此严苛的达喀尔拉力赛的赛况,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就像我说的,哈弗达喀尔车队所有的技师、媒体,所有的朋友们,都使达喀尔变得更容易。我对取得的成绩很高兴,恭喜长城,恭喜我们所有付出努力的人。
OUTDOOR:您如何评价这届达喀尔拉力赛整个哈弗达喀尔车队的团队配合?
索萨:作为车手感觉身上责任很重大,我们在前面开车,在我们身后有很多幕后工作人员,他们都非常努力,所以我们不仅是在为自己,也是为了整个团队在比赛,从这一点来说达喀尔也是每一个车队的战争。今年哈弗达喀尔车队除了两辆赛车外还准备了T4赛道救援卡车一辆、T5后勤卡车三辆,新闻车一辆、后勤工作车1辆,同时配备维修后援团队17人,可以说为了保证本届达喀尔顺利完赛,哈弗达喀尔车队做足了准备,对于哈弗达喀尔团队我给出八分的成绩,因为10分意味着夺冠了。
哈弗达喀尔车队
周勇
中国著名车手,多次获得全国汽车拉力赛冠军,并七次参加达喀尔拉力赛。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上获得汽车组总成绩第19名。
OUTDOOR:恭喜您再次在达喀尔的赛场上平了自己的最好成绩,今年您如何评价自己在赛场上的发挥呢?
周勇:获得这个成绩还算满意,当然没有能突破自己的纪录是一个遗憾的事情,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平了自己的纪录,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但是相对于以前的成绩,今年这个总成绩第19名更有含金量一些,这一届达喀尔从赛车的改装、组织管理,配件资源以及车手的发挥,都远远超出以前的状态。所以我自己有一个感触,我觉得过去的比赛是在坚持中寻找快乐,那么这次比赛就是在竞争中去享受快乐,都是快乐但是他们有不同的感觉。经过这次比赛以后我获得了更多的信心。而在改装上,今年组委会有了调整,对柴油车的限制比较大,对于汽油车的限制较松,这就有很多汽油车可以借助规则增强自己的战斗力来和我们抗衡。
这是我第七次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第四次代表哈弗车队参加比赛,这几年的经历虽然在中国算是有很多的参赛经验了,但是比起我的队友索萨14次参加达喀尔的经验来说我只有他的一半,这种经验的积累是非常珍贵的,其实今年很重要的一点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要去拼搏,它让我过去仰视达喀尔,现在是真正参与其中去体验竞赛的乐趣。而且这次我有两次赛段成绩进入到了前十。 OUTDOOR:对于排位靠前的车手成绩可谓是争分夺秒,您觉得要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总成绩突破前十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周勇:开启赛段前十,这是一个通往总成绩前十的门。当进入到前十名的位置发车就能感受到的竞争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一个门槛,当一个车手试图要总成绩进入前十位的时候,赛段前十名是一个先决条件。过去学习很多的高手如何驾驭赛道,现如今当穿梭于他们中间,并且试图超过他们的时候,这种要求就不一样了,在这种要求下,我觉得必须做到更加专注和更加注重每一个对手,这样我才可以超越,它对你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
OUTDOOR:您如何评价哈弗达喀尔车队的团队今年在比赛中的团队配合?
周勇:相比以前,我们的团队配合更加默契,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慢慢磨合并且逐步完善,更加熟悉了每个车手的特点,给出了更合理的服务保障计划,那么这样的计划才能保障很好的成绩,整个团队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今年在本身柴油车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和索萨还获得了以前的名次,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进步。
OUTDOOR:作为你的队友,索萨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呢?
周勇:索萨是我的一个榜样,我们在比赛之时相互沟通交流,他跟我用一样的车,同在一个比赛里,那就是我学习的榜样。这让我看到真正的差距,我得益于在平时多和他沟通交流,他也很愿意告诉我一些比赛中的技巧,所以我通过这两年的比赛不断地积累经验进步。
金城摩托车队
魏广辉
中国著名摩托车车手,四次征战达喀尔。此前,魏广辉曾三次代表金城参赛达喀尔拉力赛,最好成绩是第82名。2013年获得达喀尔拉力赛摩托组总成绩118名。
OUTDOOR:您如何评价您今年在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上的表现?
魏广辉:今年比赛第一天就进入了沙漠赛段,进入沙漠以后天气非常炎热,第一赛段只拿到了141名,后来第二个赛段为了改变排名,我一出发就不断超车,在途中大约超了二十多辆车,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因为达喀尔拉力赛对于摩托车车手来说还是很艰辛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有意识保存自己的体力。在第三个赛段就出现了一些状况,在一个危险的下坡我由于速度太快撞到了一个大石头的上面,应该有很多朋友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一幕,我左边的肩膀就受伤了,受伤的这个部位至今还没有痊愈。因为这次受伤,后面整个赛段我几乎不能发力,只能利用自己的一些经验维持每天完赛。
OUTDOOR:大家知道达喀尔拉力赛是世界上最艰苦的拉力赛事之一,对车手的体能要求极高,在参加今年达喀尔比赛之前您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呢?
魏广辉:在今年达喀尔之前我对于自己的力量训练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主要针对力量的一些训练。在练车的方面,专门去了巴丹吉林沙漠进行练习,每次都是十多天时间,另外在我们南京的郊区利用一些防火道来进行训练。
OUTDOOR:您觉得今年困难出现在哪些方面?
魏广辉:跑达喀尔拉力赛要是你想速度提得很快,每一个赛段都有它的难点,速度慢一点的话成绩就会上不去,所以这个很难去评价。特别是我们现在和欧洲比较顶级的一些车手,在比赛经验和技术上还有相当大的一个差距,包括体能的训练,饮食、驾驶的技术。
OUTDOOR:明年您要是参加达喀尔会在哪些方面做调整呢?
魏广辉:我觉得首先要提高的是我语言的方面,另外一个是体能方面的训练,有针对性地对一些肌肉群进行训练,这样可以在比赛中更加省力以及驾驶出更快的平均时速。还有一个就是驾驶技术上也需要有一个大的提升,现在国内的情况要想提高水平是很慢的,如果要想有一个大的提升我觉得还是要去国外训练,比如法国、西班牙这些国家,他们有很好的训练模式和方法。我和他们国家的车手有很多交流,关系也相处得很好,他们建议我到国外进行训练,他们为我制定了很详尽的训练计划,如果能在国外训练一个月以上的话,我的水平应该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还有就是多参加一下国内的比赛,比如环塔拉力赛和大越野,这样使自己处于一个很好的竞技状态之上。
OUTDOOR:您今后几年有什么新的目标吗?
魏广辉:明年再去的话,每一个方面我应该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我今年会早做准备,不论是心态,还是驾驶技术上都要做足准备,争取能在比赛上有所突破。
连续四年参加达喀尔拉力赛,对于任何一支车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经历。以前我们总是说,中国体育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经过时间的积累才能得到质的飞跃,但真正体会到这个过程中的潜移默化,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既需要实力,更需要耐心。埋头练内功,功到自然成,中国足球苦练多年没有达到的境界,长城汽车却在无意之中体会到了。只有在一年年脚踏实地地经营赛事之后,才能在成绩提高的同时增添底气,外人对我们刮目相看,自己内心也才会日渐强大。
前两年哈弗达喀尔车队只有一个车手、一台车,车号也是在389、372左右,我们看人家35几、36几的车,都得面露钦佩之色。因为我们自己都不敢奢望成绩,给车手设定的底线是重在参与,能够完赛就是胜利。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在大营里我们属于黄花鱼溜边儿的角色,别人偶尔遇见了我们,也多是说些鼓励的话,没有人会真正在意我们的名次成绩,对哈弗达喀尔车队也就是知道而已,很难说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去年哈弗达喀尔车队开始上两台车,周勇的车号上升到345,索萨也在离开达喀尔一年之后重返赛场,车号307。但是这两名车手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大家仍然是有希望没把握。看到人家33几、32几的车,我们仍然要肃然起敬。最终索萨拿到了第六名,周勇平了自己的19名纪录,这个成绩是非常可喜可贺的。这一年我们也向社会大众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汽车比赛讲究的是车队成绩,不问车手国籍,达喀尔与F1同理,索萨的成绩是代表哈弗车队取得的。
今年的比赛是长城汽车参加达喀尔的第四年,而且中国只有一支车队参加,这种千顷地一棵苗的背景本身就给了哈弗达喀尔车队更多的受关注机遇,但更重要的是,没有人再担心哈弗能否完成比赛,能否完成对去年成绩的突破,这成了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尽管组委会出于商业推广方面的考虑,对柴油车施行了限喉政策,给了汽油车和巴吉车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哈弗车队仍然将目标索定为突破自己。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当客观环境已经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之后,仍然能够拿到与去年相同的成绩,相当于刘翔绑着沙袋与平时跑得一样快,这本身也是一种突破。今年周勇的车号是322,我们只对30几、31几的车感兴趣,其后的一百多辆在我们看来都是“重在参与”的业余组,这种心态的变化也反应了我们眼界的提高。作为一支第四次参加达喀尔比赛的车队,我们理应有此胆气。
可以想见,明年周勇的车号将肯定提升到31几的位置,而且他仍然是赛会的优先选手,届时他的发车顺序和比赛环境将得到一个质的提升,至于突破19名的桎梏,还算是个问题吗?
比赛靠成绩说话,体育只关注成功者,今年在赛前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这种水涨船高的待遇提升,赛事总冠名商道达尔的欢迎酒会上,索萨周勇被置于与彼德汉塞尔和罗马平起平坐的位置上。在比赛中途的休息日,道达尔再次举行了车手见面会,索萨和周勇仍然与这些大腕们同台出场,之后的比赛,索萨一直稳定在赛段前十名的位置,与大腕们不相上下,而周勇两次拿到了第十名,甚至还曾排在彼德汉塞尔之后、罗马之前发车。对于最终的成绩来说,索萨基本上发挥出了他正常的水平,14次参赛12次完赛,名次始终在前十名之中,这个成绩是非常可贵的。而周勇尽管仍然拿到了第19名,但意义已经大为不同,以前19名对他来说,是一种值得庆贺的幸运,是正常赛段成绩的上限;而现在的19名对他来说,是一种令人惋惜的遗憾,是正常赛段成绩的下限。不过从车队一年年发展的轨迹来说,没有人怀疑,下一次,我们将改写历史。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与世界上任何体育竞技项目一样,赛车运动也充满了戏剧性和变数,即使是冠军车手,也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难题和麻烦,毕竟这是全世界最顶级的艰难赛事,最残酷、最漫长的“死亡运动”。举例来说,2010年第32届冠军塞恩斯今年未能完赛,2011年第33届冠军阿提亚也中途退出,罗马迷过路,戈登翻过车,诺维斯基曾陷在河中间,彼德汉塞尔被罗马拖出险境……没有人的比赛是一帆风顺的,而哈弗双雄在14个赛段的征途中也未能幸免。我们认为,有困难是正常的,14天近10000公里的比赛本身就是一个遭遇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尽管我们总想把一切麻烦都消灭在萌芽状态,但是我们深知,麻烦总会出现,而我们总能解决它。
索萨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成绩起伏比较小,基本上都在5~10名之间略有变化,但是他也曾有过一次比较严重的失误,在强行超车时扎在了一条与车身基本持平的横沟里,前后杠卡住,肚皮悬空,四轮失去抓地力。然而这么大的灾难他也不过损失了半个小时左右,自己以超强的自救能力完成了脱险,而且在第二天就把成绩又追回到了前十名,展示了一名一流车手排除万难完成比赛的功夫水平。
当然在整个比赛的过程当中,与绝大多数冠军车手一样,索萨也是大麻烦不犯,小麻烦不断,几乎每天回来他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后两个赛段他原本计划再向前冲一冲,争取再提升一位,但也因为遭遇了小的机械问题而未能如愿。综合来看,这个车手的得分能力还是非常高的,尤其令人看重的是他的稳定性,基本上没有什么大起大落,起码可以保证站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上。
周勇的比赛在上半段遭遇了一个致命的机械故障,由三个小故障纠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麻烦,一个缸不能正常工作,一根油管压力过大,接上就崩掉。最终麦蒙给这根油管施行了结扎手术,在缺一缸的状态下完成了比赛,这导致了周勇总成绩令人遗憾地下滑到了第29位,之后尽管他一再猛追,最终这两个半小时的损失也未能挽回。
除此之外,周勇还遭遇了翻车、转向无助力等故障,被人营救也救过别人,这在达喀尔比赛中都是司空见惯的,但对他最大的打击不是人祸而是天灾。今年的比赛规则与往年有一个小的调整,即14天的比赛不是简单地分成上下半程各七天,而是上半程八天,下半程六天,但是最后一天的赛段历来非常短,很难改变名次,所以下半程基本上只有五个可以拿成绩的赛段。具体地说,今年最后这五段里有两段纯戈壁赛道只有长度没有难度,跑得好与不好之间差距不是很大,难以实质上改变名次,另外还有两个长沙漠赛段和一个半沙漠赛段可以拿分,一旦真正跑起来,追回两个小时都不足为奇。我们车队和周勇本人都把翻盘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两个大沙漠赛段上,而周勇也对自己的沙漠技术和哈弗的过沙能力信心满满,早就等着到了沙漠上一显身手了。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沙漠戈壁里竟然发大水了,干涸的河床在前十辆赛车过的时候还是暴土扬尘,待后面的赛车到河边时,竟然洪水滔天、巨浪翻滚,比赛被迫取消了,而且还是连续两次!这两个沙漠赛段的取消,直接导致了下半程的竞争形同鸡肋,整个比赛总成绩的格局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尽管周勇在另外两个戈壁赛段里都拿到了第十名的好成绩,但是并没能把总名次再向前提高。
以前有媒体说,中国车队参加达喀尔比赛就像是去西天取经,从哈弗车队四年的经历来看,这个说法非常中肯。参加达喀尔就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对外,我们通过比赛展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长足进步,对内,我们在实践中学习了一支现代化的车队如何进行赛事营销、后勤保障、自我包装和自我宣传的一系列科学、先进的理念和做法,达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这个收获对于不去达喀尔的国产品牌来说,千金不易。
参加达喀尔这样大型的汽车比赛,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组团参加奥运会,它所代表的意义决非简单的拿到几块奖牌那么浅层。奥运会展示的是一国人民的体育风貌,而达喀尔检验的则是一个汽车厂商的胸怀和格局,练的不是外家拳而是内气功。尤其是在今年,当奇瑞车队、东方赛车队和成都农商银行车队等等都纷纷退出达喀尔之际,长城汽车独擎中国汽车运动这面大旗,继续在世人面前证明我们的存在,这份光荣善莫大焉。
哈弗达喀尔车队
索萨
葡萄牙著名车手,14次参加达喀尔拉力赛,在他的赛车生涯中,多次创造达喀尔前十名的好成绩。在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上代表中国哈弗达喀尔车队拿到汽车组总排名第六名的好成绩。
OUTDOOR:首先祝贺您今年代表哈弗达喀尔车队再次获得2013达喀尔拉力赛汽车组总成绩第六名的好成绩,您如何评价自己在这届比赛的发挥呢?
索萨:我充分享受了今年的比赛,我们达喀尔车队团队在这届比赛中表现不错。由于本届比赛达喀尔修改了规则,对柴油车的改装予以了严厉的限制,而汽油车和巴吉车得到了积极的扶持,今年的成绩比去年的含金量要高得多,不过我只能给自己打七分。
OUTDOOR:达喀尔拉力赛堪称是世界上最艰苦的越野拉力赛,在比赛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问题,您如何来保持自己成绩的稳定性?
索萨:成绩的稳定需要很多因素,比如赛车稳定、个人心理的稳定以及我们整个团队整体的配合,不过对于在严苛条件下的赛车和赛手来说,我们的运气也相当重要。
OUTDOOR:您如何评价哈弗第三代这款赛车在本次比赛中的表现?
索萨:哈弗达喀尔赛车现在还是很好的状态,什么问题都没有,连油漆都不用做,一点刮蹭都没有。今年,长城达喀尔技术中心联合欧洲专业赛事组织针对赛车在车身功能结构优化、发动机温度控制和弹性悬挂调校系统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升级后的赛车经过今年比赛的证明各项功能运行状况良好,哈弗达喀尔赛车正在一步步迈向成熟,而达喀尔赛场正是我们真正的舞台。
OUTDOOR:在您看来要在达喀尔获得好的比赛成绩,车手应该具备哪些必备的素质呢?
索萨:要想夺得冠军,仅仅有技术实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充分的达喀尔的经验。
OUTDOOR:您如何评价您的队友周勇在这次达喀尔的表现?
索萨:周勇的表现非常好!像今年这样的比赛是非常有难度的。我们都非常的努力,周勇今年一开局就非常好,他一直在保持非常好的一个状态,难能可贵在他两次拿下了赛段第十,这也是中国车手创造的赛段最好成绩,继续下去,他会有非常好的前景,但是他必须坚持训练,坚持尝试总成绩进入前十名。
OUTDOOR:在这一届达喀尔拉力赛上有没有遇到特别的困难的情况?(比如机械故障以及各种意外的情况)
索萨:有一些赛段我们表现的不是很好,有一些小问题,遭遇问题不是坏事,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如此严苛的达喀尔拉力赛的赛况,遇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就像我说的,哈弗达喀尔车队所有的技师、媒体,所有的朋友们,都使达喀尔变得更容易。我对取得的成绩很高兴,恭喜长城,恭喜我们所有付出努力的人。
OUTDOOR:您如何评价这届达喀尔拉力赛整个哈弗达喀尔车队的团队配合?
索萨:作为车手感觉身上责任很重大,我们在前面开车,在我们身后有很多幕后工作人员,他们都非常努力,所以我们不仅是在为自己,也是为了整个团队在比赛,从这一点来说达喀尔也是每一个车队的战争。今年哈弗达喀尔车队除了两辆赛车外还准备了T4赛道救援卡车一辆、T5后勤卡车三辆,新闻车一辆、后勤工作车1辆,同时配备维修后援团队17人,可以说为了保证本届达喀尔顺利完赛,哈弗达喀尔车队做足了准备,对于哈弗达喀尔团队我给出八分的成绩,因为10分意味着夺冠了。
哈弗达喀尔车队
周勇
中国著名车手,多次获得全国汽车拉力赛冠军,并七次参加达喀尔拉力赛。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上获得汽车组总成绩第19名。
OUTDOOR:恭喜您再次在达喀尔的赛场上平了自己的最好成绩,今年您如何评价自己在赛场上的发挥呢?
周勇:获得这个成绩还算满意,当然没有能突破自己的纪录是一个遗憾的事情,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平了自己的纪录,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但是相对于以前的成绩,今年这个总成绩第19名更有含金量一些,这一届达喀尔从赛车的改装、组织管理,配件资源以及车手的发挥,都远远超出以前的状态。所以我自己有一个感触,我觉得过去的比赛是在坚持中寻找快乐,那么这次比赛就是在竞争中去享受快乐,都是快乐但是他们有不同的感觉。经过这次比赛以后我获得了更多的信心。而在改装上,今年组委会有了调整,对柴油车的限制比较大,对于汽油车的限制较松,这就有很多汽油车可以借助规则增强自己的战斗力来和我们抗衡。
这是我第七次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第四次代表哈弗车队参加比赛,这几年的经历虽然在中国算是有很多的参赛经验了,但是比起我的队友索萨14次参加达喀尔的经验来说我只有他的一半,这种经验的积累是非常珍贵的,其实今年很重要的一点是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要去拼搏,它让我过去仰视达喀尔,现在是真正参与其中去体验竞赛的乐趣。而且这次我有两次赛段成绩进入到了前十。 OUTDOOR:对于排位靠前的车手成绩可谓是争分夺秒,您觉得要在现有基础上获得总成绩突破前十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周勇:开启赛段前十,这是一个通往总成绩前十的门。当进入到前十名的位置发车就能感受到的竞争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一个门槛,当一个车手试图要总成绩进入前十位的时候,赛段前十名是一个先决条件。过去学习很多的高手如何驾驭赛道,现如今当穿梭于他们中间,并且试图超过他们的时候,这种要求就不一样了,在这种要求下,我觉得必须做到更加专注和更加注重每一个对手,这样我才可以超越,它对你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
OUTDOOR:您如何评价哈弗达喀尔车队的团队今年在比赛中的团队配合?
周勇:相比以前,我们的团队配合更加默契,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慢慢磨合并且逐步完善,更加熟悉了每个车手的特点,给出了更合理的服务保障计划,那么这样的计划才能保障很好的成绩,整个团队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今年在本身柴油车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和索萨还获得了以前的名次,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进步。
OUTDOOR:作为你的队友,索萨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呢?
周勇:索萨是我的一个榜样,我们在比赛之时相互沟通交流,他跟我用一样的车,同在一个比赛里,那就是我学习的榜样。这让我看到真正的差距,我得益于在平时多和他沟通交流,他也很愿意告诉我一些比赛中的技巧,所以我通过这两年的比赛不断地积累经验进步。
金城摩托车队
魏广辉
中国著名摩托车车手,四次征战达喀尔。此前,魏广辉曾三次代表金城参赛达喀尔拉力赛,最好成绩是第82名。2013年获得达喀尔拉力赛摩托组总成绩118名。
OUTDOOR:您如何评价您今年在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上的表现?
魏广辉:今年比赛第一天就进入了沙漠赛段,进入沙漠以后天气非常炎热,第一赛段只拿到了141名,后来第二个赛段为了改变排名,我一出发就不断超车,在途中大约超了二十多辆车,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因为达喀尔拉力赛对于摩托车车手来说还是很艰辛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有意识保存自己的体力。在第三个赛段就出现了一些状况,在一个危险的下坡我由于速度太快撞到了一个大石头的上面,应该有很多朋友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一幕,我左边的肩膀就受伤了,受伤的这个部位至今还没有痊愈。因为这次受伤,后面整个赛段我几乎不能发力,只能利用自己的一些经验维持每天完赛。
OUTDOOR:大家知道达喀尔拉力赛是世界上最艰苦的拉力赛事之一,对车手的体能要求极高,在参加今年达喀尔比赛之前您都做了一些什么样的准备呢?
魏广辉:在今年达喀尔之前我对于自己的力量训练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主要针对力量的一些训练。在练车的方面,专门去了巴丹吉林沙漠进行练习,每次都是十多天时间,另外在我们南京的郊区利用一些防火道来进行训练。
OUTDOOR:您觉得今年困难出现在哪些方面?
魏广辉:跑达喀尔拉力赛要是你想速度提得很快,每一个赛段都有它的难点,速度慢一点的话成绩就会上不去,所以这个很难去评价。特别是我们现在和欧洲比较顶级的一些车手,在比赛经验和技术上还有相当大的一个差距,包括体能的训练,饮食、驾驶的技术。
OUTDOOR:明年您要是参加达喀尔会在哪些方面做调整呢?
魏广辉:我觉得首先要提高的是我语言的方面,另外一个是体能方面的训练,有针对性地对一些肌肉群进行训练,这样可以在比赛中更加省力以及驾驶出更快的平均时速。还有一个就是驾驶技术上也需要有一个大的提升,现在国内的情况要想提高水平是很慢的,如果要想有一个大的提升我觉得还是要去国外训练,比如法国、西班牙这些国家,他们有很好的训练模式和方法。我和他们国家的车手有很多交流,关系也相处得很好,他们建议我到国外进行训练,他们为我制定了很详尽的训练计划,如果能在国外训练一个月以上的话,我的水平应该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还有就是多参加一下国内的比赛,比如环塔拉力赛和大越野,这样使自己处于一个很好的竞技状态之上。
OUTDOOR:您今后几年有什么新的目标吗?
魏广辉:明年再去的话,每一个方面我应该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我今年会早做准备,不论是心态,还是驾驶技术上都要做足准备,争取能在比赛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