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 为了加强自动控制原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加深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内容的理解,建立了符合系统分析设计规律,涵盖多种分析方法,满足系统设计需求的“三横三纵三性”的知识框架,其中“三横”为系统建模、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三纵”为时域分析、复域分析和频域分析,而“三性”为快速性、稳定性及准确性;同时详细阐述了基于不同分析方法分析系统性能的一致性,阐述了其内在机理,建立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加强自动控制原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加深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内容的理解,建立了符合系统分析设计规律,涵盖多种分析方法,满足系统设计需求的“三横三纵三性”的知识框架,其中“三横”为系统建模、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三纵”为时域分析、复域分析和频域分析,而“三性”为快速性、稳定性及准确性;同时详细阐述了基于不同分析方法分析系统性能的一致性,阐述了其内在机理,建立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联,达到了将知识融会贯通,各部分内容融为一体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自动控制原理;立体化模型;知识体系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航天工程大学夯基工程项目“自动控制原理”(2021-1-1-2-13)
[作者简介] 王丽芬(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工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导航制导与控制研究;任 元(1982—),男,四川南充人,工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导航制导与控制研究;陈琳琳(1991—),女,安徽宿州人,工学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系讲师,主要从事导航制导与控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其他文献
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受到国家重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教不好”“招不满”“留不住”的现实困境,不利于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通过有效措施强化乡村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诸如提升乡村教师综合待遇,优化职称评审制度;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和培养,坚持“国培计划”和“特岗计划”;培养教师乡土情怀,增强乡村认同感;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城乡教师队伍互联互通。
[摘 要]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有二百余年的传承历史,通过口传心授,其后的几代传人都秉承祖训,致力于中医骨伤医学的传承、教育、发展、创新,尤其是1958年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的建立,打破了中医教育家传、跟师学徒传统传承模式的局限性,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中医骨科人才,被誉为我国中医骨伤学教育的“黄埔军校”,通过对平乐正骨传承教育的文献研究,基于儒、释、道教育思想对平乐正骨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对其教育模式及
[摘 要] “工程水文学”是我国高校众多涉水工程本科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丰富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阐述“工程水文学”课程思政必要性的基础上,以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为例,从水文学发展史、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概念、水文分析计算、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四个方面,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职业素养和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
[摘 要] 新工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即将到来的背景下提出的,对于我国应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单元和主要内容之一,根据新工科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针对安徽工业大学目前冶金工程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高质量工程人才培养的冶金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案,力争培养出专业能力强、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注重快速培养专业人才,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学科为基础的体系。加之资源投入不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医学人文教育一直比较薄弱。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工作将迎来深刻变化,“以疾病为中心”将逐渐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体现“预防、治疗、康养”的理念。这要求医学教育必须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探索建立新时代国家医学教育体系,加大医学教育投入,改革招生制度,对教
[摘 要] 生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强、实践操作要求高的学科,在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中,虚拟和传统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实验操作的成功率,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生理学虚拟实验有效弥补了传统实验在教学时间和空间上不足的缺陷,同时传统实验又为学生提供了真实操作的平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促进生理实验教学水平和质
[摘 要] 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既精通医药基础知识,又擅长制药、检验技术和医药管理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医药类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调整思路与目标,在专业课程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药德·药规·药技”教育。以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基础”为例,设计课程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及考核方案等,将“厚药德、明药规、强药技”更好地体
[摘 要]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也是地学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结合近年来在此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总结,对“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从构建清晰的知识点逻辑结构、采用多媒体资料与实物教学相结合、加强空间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加强地质综合图件分析课堂练习和建立野外实践和理论教学的适时反馈这几个方面对课堂理论教学方法加以改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构造地质
[摘 要] 仪器分析实验是药学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气相色谱是仪器分析中大型精密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的各个领域。通过改革和完善气相色谱的实验教学,达到医学院校培养实验性人才的目的。从仪器分析课程——气相色谱实验的现状和存在的弊端出发,对实验教学方案,包括实验用化合物和实验设计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此项教学改革案例加深了学生的色谱理论知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