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乙型肝炎高发,我国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国家.不断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在我国有着重要意义。
【机 构】
:
100050,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100050,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乙型肝炎高发,我国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国家.不断提高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在我国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脾脏外科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理论和实践不断积累,确立了现代脾脏外科发展的理念,形成了具有初步框架的理论结构及良好的发展态势。
目前ERCP下的胆管刷片细胞学因其敏感性的增高而受到重视,本文就ERCP的细胞学取材、标本制备、细胞形态学诊断标准及新技术的应用等进展作一综述。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6年3月29日手术切除一例罕见特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胆囊结石合并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病人临床较常见,目前对这类病人处理的方法较多,该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了胆囊结石947例,110例具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超声造影剂概述 超声造影是指将与机体组织声学特性明显不同的物质--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注入体内,增强血流与组织回声对比,利用待查目标与周围组织的血流灌注的差异来确定待查目标并进行定性诊断的一种超声检查方法.
腹腔结核致梗阻性黄疸,临床上极为罕见.近期我院收治1例门腔间隙结核性肉芽肿致梗阻性黄疸病例,报道如下.
病人,女,21岁,主因"右上腹包块1年,胀痛不适半年"入院.1年前病人自行发现右上腹隆起,可触及肿块,近半年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B超见肝左叶多个囊性暗区,内可见分隔及密集点状回声,暗区周边隔内少许血流。
近年来胆道外科的急速发展,胆囊炎手术中,由于解剖变异及手术方法所致的胆道损伤已逐渐减少,但仍为当前肝胆外科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我院近6年来施行胆囊切除术697例,其中肝外胆道损伤9例,现将其分析如下。
病史资料:病人,女性,64岁,因反复心慌、出汗、多食、昏迷5年于2006年3月8日入院.病人症状数年来呈进行性加重,昏迷也越来越频繁,至入院时每天昏迷4~5次,发作时有时血糖低至0.9 mmol/L.病人具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症状:禁食后发生低血糖症状、血糖水平低于2.8 mmol/L、进食或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缓解。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在HCC中的表达与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0例HCC手术切除的新鲜标本和50例正常肝组织,10例癌旁组织.做成切片,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以OPN单克隆抗体对HCC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检测.对OPN表达量与HCC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OPN在HCC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0.00%,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P<0.01).OPN在高、中、低分化HCC中评分是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