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促进发展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60791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通中学作为一所百年的老校,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体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绩,近年来。在教学方面2人被评为学科带头人,2人被评为骨干教师,2人被评为教坛新秀,一位老师在省教学比武中获省比赛一等奖,5位老师在市级教学基本功比武中获一等奖。
  在体育教学方面取得的这些成绩是与南通中学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形成的“以人为本、以实为要、以导为主、以活见长”通中教学特色密不可分的。体育学科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贯彻和内化学校教学特色,结合体育学科自身的特点,形成了体育学科的教学特色。
  
  一 教学内容,以人为本
  
  谈到教学内容的问题,对于规定好教学内容学科而言无需殚精竭虑,而在体育教学实际过程中何为教材,如何选教材却是时常困惑着我们的问题。我们在很多情况下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份教材而不教另一份教材,面对一份我们一直教过来的、学生不太喜欢的,相比较其他教材又没有足够优势的教材的取舍时,又常左右为难。为此在多方面努力探究下,我们最终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以下原则选择教学内容:
  1 明确“教会学生什么”
  在充分认清学科意义和学科目标的基础上。将“教会学生什么”加以明确。在边缘学科教学中易被忽视或教不好的内含的与体育教学息息相关的文化知识、体育学科固有的、以及与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内容,我们通过一种“教程系列”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取舍、整合与排序,严格按照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某种能力的“最佳发展期”,将这部分内容有序、科学地安排在各个学段各个年级里。此项工作难度很大,因为体育学科的内容难以呈现出比较清晰的“递进性”和“顺序性”,不过最终我们克服了困难,自主分层分序研制了校本教材,明确了“教会学生什么”。
  2 研究“用什么教学生”
  “用什么教学生”是教材作为媒介、载体的一面,“教会学生什么”则是教材内容的另一面,“用什么教”是素材的选择和加工,而“教什么”则是对教材意义的认识和处理。例如:“纵箱分腿腾越”教学,关键是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也就是要通过对这个比较典型的体操动作的教学,发展学生支撑跳跃的能力,促使学生获得时空感受、培养勇敢意志、发展灵敏素质,体验跨越障碍成功感,初步认识体操运动及学会与运用体操运动的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换句话说,我们是用分腿腾越作为“媒介”和“范例”来传授学生内含于其中的生理、心理、技能、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内容,这就是教材的二重性,这一点在我们的体育教材中尤为明显。
  在清楚了“教会学生什么”和“用什么教学生”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素材的筛选,找出最能体现教学内容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运动项目,安排在初高中体育课堂之中,这个工作也是很难的,因为体育素材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要选出适合的好内容,既要求我们认真地分析各项运动的特性与其中的内涵,更要求我们把握实施教材的条件和学生的个体要求,建立一个合理的教材选优程序,把那些最典型、文化含量最大,又最符合特定时期实际的优秀素材引进体育课堂。
  
  二、施教之功,责在引导
  
  在体育教学中,学习新动作之初,我们对所教授的内容和动作要领进行讲解,但不再使用传统的“一二三”讲解,而采用以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启发式的讲解,这不仅使学生有所知,而且有所思,启发学生去钻研问题,发现规律。争取做到“指着走”,不要“领着走”,反对“抱着走”。例如,在弯道跑中为什么要2—3步吸一口气,2—3步呼一口气?为什么弯道跑时右臂摆幅大于左臂?教师连续启发诱导,自然构成了学生思维的阶梯,许多问题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的问题链,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动作,掌握动作。这是典型的以思维为主线的引导过程,是“以导为主”教学特色的体现。
  生动直观是体育教学的突破口,而积极思维是使学生通过现象理解本质,使他们知其所以然。形象直观与积极思维相结合,这是体育教学过程最显著的特征。也就是说,教学中既要启动感官(视听、肌肉本体感觉等),又要启动思维机器。要在丰富的身体练习引导中激情、激趣、导思、育体。
  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智能,培养品质。而且还要发展学生体能、掌握运动技能。为此,我们讲解时力求少而精,在教师的启发诱导、科学组织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提高体育意识,培养体育兴趣、爱好、特长与能力,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动力投身于体育行为实践中。
  
  三 教学组织,形神兼备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新旧教学理论的不断转换,老师们对体育教学会产生一些分歧。课上得很规范,学生听话,组织很严密,有人却称之为死板。利用“少集合几次”,“给学生点自由练习的时间”,“开展互帮互学’等要求把课上得“活”起来,有人又说课上得乱,这是“放羊”。这些观点是围绕课堂秩序和课堂氛围产生的。但我们认为,这里问题的关键不是“死”与“活”,症结在于课的“形”与“神”的把握上。
  所谓“形”就是形式,是课的组织形式和氛围;“神”则指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注意力深度和思维指向。在我们以往的教学里很重视练习效果,强调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即重视“都在活动”和“整齐划一”的“形”。而对学生们的内在积极性是否被调动,头脑是不是随着教学进程在思考的“神”注意不够,于是往往形在而神不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思维是否被启迪,注意力是否集中,是更好地掌握技术和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我们教学组织管理的最终目的。只要能使学生去认真地想,积极地练,那么课再活也不会乱,再严谨也不至于死板,但没有学生“神”的放开,就形同“放羊”,没有学生“神”的满堂练,就只能是木偶剧了。
  由此说来,“组织严密”和“给学生点自由时间”,以及“规范”和“互帮互学”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我们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设计并随时修正教学过程,那么管理、氛围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就会“活而不乱”、“严而不死”,达到“形神兼备”的教学境地。这也是南通中学教学“以活见长”的精髓。
其他文献
“今天的安徽,就像以前的深圳”  《决策》:“错过浦东、错过深圳,现在决不能错过安徽。”吴苏先生的这句名言,最近在安徽省内外广泛流传,形象概括了安徽现在的发展态势。您说这句话的背后有怎样的观察与思考?  吴苏:之所以说这句话,因为我是“80后”,改革开放初期浦东和深圳快速发展的机遇,我们没赶上。但是安徽正处在快速崛起的状态,大家每天生机勃勃的样子。今天的安徽,就像以前的深圳。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标》在全国全面推广,体育教学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理念,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改变重传授轻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与社会适应现象,重视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然而,在教学中却出现了“强调自主学习,忽视教师主导作用”,“整节课看不到教师的示范”,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片面理解为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甚至把国
体育教师要当好“半个医生”  赵 静    “体育教师要当好半个医生”,这是24年前,我们大学运动医学老师在毕业典礼上送给我们的临别赠言,一直被我奉为座右铭并深深铭刻在心头。  尽管我们要求对待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但由于我们体育课堂教学项目内容繁多,而众多学生的身体条件和体育基础又是千差万別,因此,有时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还是不能避免。轻者,如皮肤、关节、肌肉损伤、关节脱臼等,
新中国60年的风雨历程,也留下了建国后几代学校体育人青春的汗水、拼搏的激情、不懈的追求,这其中的苦乐酸甜细细回味,令人感慨、激人奋进。不论他们在学校体育领域中的身份是领导官员、专家学者,还是教研员、普通教师,他们都以对祖国未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谱写出一篇篇人生最光辉的篇章。    正当全国欢庆新中国六十年华诞之时,我已步入欢度老年生涯之际,思旧怀故,时刻冲击着我的脑海,回忆起租国六十年的苦难与
在体育教学中,我格外重视藏族学生的称呼,熟记藏族学生的名字,藏族学生的名字一般由四个字组成,比较难记忆。在开学前努力对着学生的照片,记忆藏族学生的名字,是我备好第一次体育课的基本功,藏族学生初到内地学习,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内心怀有胆怯心理。教师在第一次就能很熟悉地叫出学生的名字,他们就会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无论是汉族学生还是藏族学生,他们的心灵深处都希望得到老师不一般的对待,哪怕是一句细
一、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省编的《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的基础常识:“爬山、郊游益处多”和室内活动:“双人素质操1—3节”。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已有经验,绝大多数同学很难意识到爬山、郊游是一项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的有益活动,更缺乏活动过程的常识和安全意识。因此,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尽量多设置媒体情境等直观教学方法,贴近学生,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为
创可贴,俗称“止血膏药”,具有止血、护创作用,许多学生都把它当作简便易行的处理伤口工具。由于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包括自己学生时代)滥用创可贴,而造成不良后果,所以我要郑重地告诉大家——“创可贴,谨慎贴”。创可贴如果使用不当,轻则使创口愈合加慢、溃烂,重则使伤口组织感染甚至坏死。现实生活中就“有一张创可贴,截去孩子一根手指”的案例。原因就是因为母亲给孩子伤口贴创可贴时缠得太紧,几天过后孩子喊痛也没有及
前不久,在大连举行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圆满结束,26节综合展示课和专题研讨课集中地为与会者们展示了近两年来在教学第一线出现的教学研究成果,活动中还进行了围绕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专题讨论,未来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对过去8年体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和总结、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实际操作问题以及体育课程教学科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被与会者们热议着。活动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体育与体育教学的改
2008年5月8日,“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后,与会人员现场考察了张家港市中小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情况。此次会议意义重大,必将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发挥重要作用。此次会议是中央7号文件实施一周年来具有推进意义的一次大会。  为了充分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