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您患心脑血管病风险大吗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因此,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心脑血管事件就是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出现的事件,例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以及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事件,例如脑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等。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就是测评一个人会不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在未来几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机会有多大。
  最近几十年的研究,将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揭示得非常清楚——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肥胖、吸烟、缺少运动和心理压力等。分析这些因素是否存在、持续时间多长,就可以对自己将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可以尝试通过下表(见下页)进行计算预测。

  这里举一个例子,大家学学就会用了。
  一个59岁的男子,血压150/90mmHg,体质指数为28,血清胆固醇5.3mg/dl,不吸烟,患有糖尿病。
  从表中查到,年龄59岁记4分,收缩压150mmHg记2分,体质指数28记2分,总胆固醇5.3记1分,不吸烟0分,患糖尿病得1分,对各项得分求和,4 2 2 1 0 1=10分。
  从表中查出与10分对应的10年发生心血管病的绝对风险是9.7%;他与同年龄组人群平均危险相比的发病相对危险度是9.7%/3.6%=2.69,这预示着10年内他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几率是其同龄人的2.69倍。
  要注意的是,这个表只适用于那些还没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个体,对于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个体来说,今后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几率是远远高于用这个表计算出来的数值的。另外大家可以看到,在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参考值中,年龄组只是到59岁,所以对于大于59岁的人群的预测价值有限。目前认为,如果用这个表来预测老年人或者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会低估实际风险。同时,如果是各种危险因素水平都很高的个体,例如血压长期控制不佳、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吸烟量很大,用这个评估表也可能会低估其发病风险。
  所以,这个表格最适合中青年并有2~3个心血管高危因素的人群,在这个人群中的准确度还是不错的。
其他文献
一、“嫁接”型准备活动将不同项目,但有内在联系的动作“嫁接”移植到另一堂课的准备活动中,起到异曲同工的作用。如足球课的准备活动,采用武术腿功的训练动作:有正压腿、侧压腿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183;五"计划的第一年,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入贯彻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全面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各种居家害虫又开始神出鬼没,骚扰大家的生活。夜晚时,躲在暗处的蟑螂,冷不防跑出来吓人;如果家中有养宠物或是铺地毯,可能还会出现跳蚤……  为了赶走或杀死这些恼人的害虫,人们纷纷买来各种杀虫剂。但是杀虫剂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调查报告显示,吸入杀虫剂,可能使人体产生恶心、咳嗽、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甚至还会出现头晕、无力、郁闷或痉挛等现象,长期接触还可能会伤及肺、肝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转凉,感冒、发烧、咳嗽的人也多起来。在感受风寒的第一时间内,采取方法得当,及时把寒气从身体里清除,那么发烧、咽喉肿痛这些不适症状发生的几率将大大降低,也不会有后面的打針、吃药、请假、卧床这些麻烦事了。  身体受寒,最初会出现怕冷、流清鼻涕、头痛等症状。遇到这些症状,立马采取祛寒措施——发汗,不要犹豫。祛寒,讲究的是要及时、快。除寒食物一定要具有辛温的特性。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
【生活实例1】  刘奶奶今年66岁,最近因为密码问题深感烦恼。原来,她的工资卡密码、存折密码原本都是自己的生日,但子女担心这样不安全,让她把密码改得复杂一些,且每张银行卡的密码要不同。刘奶奶听了子女的建议,但又担心自己记不住,就把所有的密码记在小笔记本上,放在钱袋里。就在上个月,刘奶奶逛菜市场时钱袋被偷。在到银行办完挂失手续之前,刘奶奶一直处于担忧状态。此后,她再也不敢把密码“记录在案”,而是强迫
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是通过接受本体与外界的各种反馈信息,并不断尝试着对自己的技术动作加以调整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技术时不但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
1.双脚连续提踵练习要求:站在肋木或台阶上,身体正直,两脚连续提踵,或者肩负杠铃(50kg)连续提踵.用力时尽量加大踝关节活动的幅度,小腿后肌群有拉长的感觉.每组做30~50次或40s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而临床上遇到不少失眠患者有手机依赖症,每晚睡前玩手机成为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  家住重庆南岸区的崔先生前往医院就诊时告诉医生:“曾经有段子说早上起床看微信朋友圈和刷微博就像享受皇帝上早朝批阅奏章的待遇,但我的习惯是每晚躺床上‘批阅奏章’,从微信朋友圈到微博,从各个新闻客户端到论坛,几乎每晚睡前都要捧着手机花一两个小时完成这些必修‘功课’,还经常捧着手机越看越兴奋,以至于
不管是在超级市场,还是在田间地头,那娇艳欲滴、香气扑鼻的草莓总能令人眼前一亮,馋涎欲滴。草莓果实不仅色泽艳丽、柔软多汁、风味浓郁,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深受人们的喜爱,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