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构想

来源 :地质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nIns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地下空间的安全开发和管理是当前中国构建全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评价在运用地质成果、对接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共享服务方面面临不足与挑战,表现在地质调查缺少高精度的成果和足够的系统性,规划管理实施过程中没有实现对评价成果的充分利用,地质调查成果和空间利用信息的融合度急需提高,长期以来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无法可依”、“无据可依”、“有规划难执行”.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地下空间资源调查与综合评价体系——地下空间规划管控体系的构想,即科学安全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应以规划管控为导向,开展三维地质结构调查,构建地下空间资源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应急水源地、地下文物保护等多种因素,系统评价地下空间资源潜力,构建地下空间多种资源综合协同开发利用的管控评价体系.开展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评价研究,对拓展城镇化发展新空间、开辟城镇化建设新资源、构建全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统筹国土空间资源规划管理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经过各地多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被纳入相关国家规划或纲要中,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将黑土地保护利用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因地制宜、分区域制定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措施,建立了“梨树模式”和“龙江模式”;黑土地6个土壤类型耕地地力得到提高,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达到预定目标,社会和民众参与意识明显提升.此外,各级政府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条例规范,实现黑土地保护利用
近年来,日本社会在解决福利服务的“夹缝问题”时逐渐意识到,仅依靠传统的问题解决策略并不能良好应对所有需要人群的社会生活问题需求,因此形成了诸多以“协作”为核心的实践创新.文章通过分析福利服务中“夹缝问题”发生的成因,阐明“协作”在问题解决中的具体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提炼为一种新型问题解决策略——社会协作模式.通过观察这种新型问题解决策略在日本福利服务实践中的功能发挥机制,文章认为,对于我国未来的福利体系建设来说,应当进一步激发民间活力,创造参与友好型的制度环境,并在人才培养中应当加强各类专业人才的创新意
“十二五”以来,特大型城市空间需求急剧膨胀与空间资源有限的矛盾逐渐凸显,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形势下,了解地下空间承载能力对地下空间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承载本底(反映地下空间资源禀赋与环境容量优劣程度)和承载状态(反映地下空间资源供容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程度)2个角度建立地下空间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地下空间承载力评价的研究,为特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进行评价,借助三维建模技术,立体展示地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上海中心城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