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声声里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是什么时候,在小区车库的檐下,两只燕子就着一根电线和固定电线的闸盒,在墙上筑起了小巢,窝的上方有二楼平台掩着,下雨浇不着。小小燕巢两角向上,中间低凹,像个泥做的兜兜,细细的草茎掺和在其中,还挺结实的。两个小家伙居然在都市楼林的水泥墙面上筑窝,也真是难为它们了。
  不知是什么时候,两只小燕子当上爸爸妈妈了,它们一口气生了四个小宝宝。起初,从窝的外面根本看不到雏燕的身影,燕子每次飞回窝边,都是尾巴朝外埋头向里面喂食,只能偶尔听到燕宝宝极其微弱的叫声,那是一个燕子家庭充满新生活气息的温暖时刻。
  不知是什么时候,小泥兜兜里的四个小家伙开始露头了,它们整齐地排成一排,卧在小巢的凹口处,只见四个圆溜溜的小脑瓜和四张浅黄色的小嘴等着爸爸妈妈来喂食。朝夕之间,两只燕子几乎是从不停歇地飞翔着,在楼间蹿上扑下,捕捉着小虫儿。两只大燕不时地从外面飞回来,嘴里衔着小小的猎物,它们并不在窝边停留,而是不停地扑扇着翅膀悬停在窝边的空中,嘴对嘴地将捕来的小虫喂入雏燕的口中。这个动作时间很短,动作也极精准,但把爱传递得如此生动,竟无形中感动了我。
  不知是什么时候,四只小雏燕悄悄长大了,一个小小泥草窝已经容不下这一家子了。晚上,燕子回巢的时候,母燕便自觉落在窝边上,整个身子都露在外面,而燕爸爸则干脆蹲在窝边的电线上过夜。
  不知是什么时候,燕巢空旷了,四个长大的小家伙一个也不见了,只有这对老燕成双成对地出出人人。白天,它们出去捕食飞翔,没有小燕子呢喃的空空小巢,显得有些落寞。但很快,母燕子又卧进小巢了。起初我还以为是生病了,只有一只燕子在飞来飞去,谁知不久小巢的凹口处又露出一排小黑脑瓜,原来又孵出一窝小燕子。于是,又开始了新忙碌,燕子们欢快地鸣叫着,高飞低掠,穿堂过楼,每天展着双翅和小剪刀似的尾翼,像一个个黑色活泼的小精灵。
  九月里,白露到了,天气渐渐凉了下来,人们开始换上长袖衣衫,而燕子们还依然如故地飞翔着。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夜雨出奇的凉,第二天早上,我去露台,竟然感到凉得发冷,我一下想起楼下的燕子,这一夜,它们一定很难熬吧?
  一夜秋雨过,迎来了湛蓝天空和灿烂朝霞,一窝窝的燕子们像商量好了一样,早早地就从窝里飞出来。这一次,它们不是在楼间低飞,而是冲上高高的蓝天,不是一只两只,而是几十只。它们长时间地在高空盘旋呜叫,有的只能看到一个小黑点,它们甚至像鸽子一样,成群地飞来飞去,好像在撒欢,又好像在享受温暖的阳光,以褪消昨夜的清冷。这种情况,一个夏天都没见到过。
  下班回家,我照例先来到燕窝前,仰望小泥窝,里面空空的,一只燕子也没有,不知为什么它们还未归巢。晚上散步,我再次来到燕巢下,小窝里仍空无一燕。夜风乍起,泥窝边的小草梗在抖动,我猛然意识到:燕子飞走了。一定是昨日的风雨把它们送上了南飞的路。
  那天以后,我每次路过那个像小兜兜似的燕巢时,都忍不住再张望一下,尽管我知道,到明年春来之前,那里肯定是空巢,但望上一眼,就会想起那双燕子和它们的孩子们,想起它们快乐飞翔温馨生活时的情景。
  (选自《情感读本·中旬刊》2013年第6期)
其他文献
大量的事实表明,无论是日常解题还是中考答卷,都有一些同学宁肯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啃那些毫无思路、无从下手的难题,却不愿认真检查力所能及的问题是否解答无误. 同时,我们也看到,更多的同学虽能意识到检验的必要性,但检验的方法不妥,常常沿着原路做简单的重复,因而易于受定式思维的影响而重蹈覆辙,不能及时发现问题,鉴别真伪,纠正错误. 因此,掌握检验的常用方法,有助于提高检验水平,那么,如何检验呢?   
期刊
  
期刊
这件衣服在店里挂着,不过它已经在我梦里出现过很多次了。现在特别流行这种衣服,以至于我对它一见钟情、魂牵梦绕、茶饭不思、坐立不安。不过价格就让我有些无奈了。  经过我的软磨硬泡,爸爸总算答应给我买这件衣服了,内心的激动与兴奋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拉着老爸飞奔而去,可是老爸却先带我去了理发店,原来他要理发呀。没办法,我只有无奈地等待了。“老爸,快点啦。”我急切的声音再次响起,这已经是第几次了。看看理发师
期刊
“是男人,就没有泪!”很小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将这句话教给了我还有我的兄弟姐妹。然而,我深深知道,“父亲有泪,父亲难落泪”。父亲的教诲一直伴随着我成长。然而,我终没有记住父亲的那几句话,我不像父亲,我爱掉泪。然而我比父亲快乐。我的所有的委屈和忧愁都融入了泪里,从泪光里,我心坦然。而父亲,他的一切痛苦都被镌刻在了那布满风霜的面庞上。而这,却该是需要多大的刚强和承受力啊!  前日小弟打来电话,连声质问我
期刊
我讨厌他,非常的讨厌!  他出生的时候六斤半,虎头虎脑的,大家都特别喜欢他。我双手狠狠地绞着衣角,站在一旁看家里人逗他玩。那时我突然觉得自己和他格格不入,天生相克。我就像一个外人,在一旁冷眼旁观,看着他和他们共享天伦。在此之前,我的意识里几乎从没有过美丑的概念,更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但自从他光芒万丈地出生后,这一切的一切我都明白了。  他长大一点了,全家人去逛街的时候就变成了我最痛苦的时候。他左手
期刊
两个小西瓜
期刊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仅凭肉眼看不见这些粒子,在学习时必须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正因为如此,这部分内容成了化学竞赛的一个命题热点。  例1 (2006年江苏省初中化学竞赛题)常温下,将体积大致相等的水和酒精(密度:0.789 g/cm3)依次缓缓注入下图“细颈”容器(容量瓶)中,注满后立刻塞紧塞子振荡,静置片刻,容量瓶细颈上部有空柱形成。  实验发现,若水和酒精的注入
期刊
田星开场白:  记得我当学生的时候,也被人起过绰号,叫过绰号,想起那时候,还真有些怀念呢。被别人叫绰号,恐怕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一件事情,有的绰号难听,有的绰号可爱,有的可能是因为抓住特点,叫得顺口,恶意的还是比较少的。面对绰号,我们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来自邮箱 小松果:  我是初一男生,因为说话有些咬文嚼字的,同学们就给我起了“酸秀才”的绰号,一下叫开了。那天我去商店买笔,一位不认识的同学
期刊
他,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名人。他具体叫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但这里的人却给他取了一个“潘吹”的外号,可能是他姓潘,又爱吹点儿牛,所以人们便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潘吹大概三四十岁的年纪,一个人生活(到现在也没有女人愿意和他一起生活)。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太穷又没有什么好的工作吧。潘吹常常穿着一身早就过时的西装,头发有点短,又有些卷曲,走路时爱把双手操着,放进袖子里。  潘吹来到学校操场,对正在打篮球的学
期刊
由圆的切线性质和其判定定理可知:(1)若一条直线经过半径的外端点且垂直于这条半径,则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2)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利用圆的切线性质和其判定定理解决一些有关圆的切线问题时,通常要经过半径来实现,那么怎么来实现呢?下面举例说明.  一、见半径,证垂直  即已知条件中直线与圆若有公共点,且存在连接公共点的半径,可直接根据“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