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团本文化建设之思考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促进青年的健康发展是高职院校团组织的主要工作。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及团组织特征的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团本文化的性质,探讨了高职院校团本文化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团本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立自主的性格、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实现的渴求,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价值取向更趋务实。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中有着各种矛盾与冲突: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自律与自由、奉献与回报等。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业务性教育进程中,如何使青年学生既掌握技能和业务,又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新课题,因此,要把握教育的主动权,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使他们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生活的每一步。所谓的团本文化,就是“以共青团为本体的文化,是共青团的组织、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在文化上的整体反映,是由此升华而成的价值标准和认知体系”。它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领导和推进现代中国青年运动中创造的文化系统。是对中国现当代青年运动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它为中国当代青年活动提供精神动力,赋予价值意义、规定行为准则和秩序;服务于共青团组织和个人的社会职能的全面展现,促使广大青年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是大学生的家园,是大学生成长的加油站,这个家园应发展适合于高职院校青年学生特点的文化系统,建设高职院校特色的团本文化,能够凝聚学生,鼓励学生,发展学生,让他们德才兼备,顺利成长。
  一、高职院校团本文化的特征
  1.凝聚性。团本文化是围绕着学生开展的,团本文化必须具有凝聚力。以活动吸引学生,以情感凝聚学生,以道德感染学生,以事业改善学生。高职院校共青团的周围总是凝聚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直接面对大学生,直接指导大学生,工作的成效性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2.创新性。团本文化富于创新,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形式、内容。今天,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日趋复杂化、多样化,而青年时期又恰恰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低、情绪波动大、心理冲突较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竞争与压力,他们容易出现焦虑、厌烦、迷惘、空虚、浮躁等各种心理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调查、咨询、危机干预机制,建立班级心理委员活动机制,并把心理活动有效地融入思想文化教育机制之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3.活泼性。当代的大学生生活的自由度在增大,自我意识和进取意识增强,他们可以更自由地设计自身成长,发展各方面的才能。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要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成长需求、价值观念等方面呈现出的新特点,不断拓展思想工作的内容和领域。应力求形式多样,活泼新颖,节奏明快,吸引青年大学生的眼球,让大多数青年所接受并参与进来,让他们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在青年活动中使他们明确个人与社会责任、合作与共赢、自由与纪律的关系。
  4.志愿性。团本文化合理引导学生激情和理想,投入到为社会服务中去。他们倡导志愿者精神,投身于社会,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在工作中释放自己的激情和能量,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志愿行动是雷锋精神的延续,是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的有机融合。志愿活动是青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应引起社会的重视和进一步提倡推广。
  5.实验性。团本文化围绕高职院校党委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试验田”作用,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在团的旗帜带领下,构建校园团本文化。深入开展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好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进一步提高校园文明素质,使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更高层次。
  二、围绕着这些性质,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团本文化建设
  1.形成具有高職院校特色的系列文化品牌。品牌是一种标志,一面旗帜,是时代精神的凝结,也是当代青年创造力的体现。中国共青团组织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如“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保护母亲河”、“希望工程”、“三下乡”等。它们已经成为一种荣誉、一种责任,这些文化品牌广泛地动员了青年们积极参与到其中,从而凝聚在党团组织周围。高职院校团组织应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品牌运作,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品牌文化,吸纳和聚集广大学生,展现共青团组织的时代风采。可以设计为一种严谨的项目,如科学发展观研究会;提供一种独特的舞台,如健美操团队;发起一个公益性活动,如志愿者服务队等。通过活动培养为一种习惯,养成一种品质。善于把体现科学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服务精神的共青团的理念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和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以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无形的文化有形化,涓涓细流汇集成江海,点滴的活动能够创造出巨大社会效益。
  2.高校共青团组织要针对新形势下的新特点,不断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范围。既要巩固阵地,又要拓宽领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共青团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工作阵地。另一方面也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善于发现和培育新的载体,将思想政治工作向高等教育改革前沿阵地扩展。严峻的就业形势、不良的网络道德观和拜金主义、复杂的人际关系都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拓展的重点领域。需要高校团组织创造性地开展自身的工作。
  3.要积极拓展社会实践的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精心组织、合理规划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入户”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勤工助学、大学生活动及志愿者服务、就业见习、开展义务支教活动等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世情,拓展青年大学生的眼界心境,培育社会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敢于实践、勇于创业能力。
  4.对于发展中的职业院校来说,建设团本文化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思潮、审美取向。结合院校的特色,利用重大节日机会,举办各种晚会、比赛、技能竞赛、庆祝活动以及各种校园文化艺术节、欢乐节、学术讲座等活动,充分发挥特殊节日活动的强烈的感染力、冲击力和震撼力,进一步宣传共青团的优良传统、精神理念、行为规则和组织形象,实现团本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华,戴启明.建设团本文化 促进社会和谐[J].理论建设,2008,(8).
  [2]王宜勤.高校共青团创新工作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3]付志平.略论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趋势与改革措施[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作者简介:刘尚励(1972-),男,安徽泗县人,南京大学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地方性行业指导委员会对加强行业指导,促进产教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政府、高校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近20年的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肯定了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作为
针对埋弧自动焊焊接吊车梁T型焊缝时产生焊缝内气孔影响工期和工程质量的问题,分析了铁锈、水分、焊剂中的造气剂、焊接工艺参数及清根操作情况可能对气孔造成的影响,并分别采
开发利用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也是实现科研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三方面阐述了农业科技档案开发利用的有效方法,即提高档案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