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扇动孩子想像的翅膀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父母都想多陪孩子玩游戏,但通常会发现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并不领情,也不顺着自己的“杆儿“往上爬,结果使游戏半途而废。为此,许多父母会感觉很懊恼和无奈,甚至失去陪孩子玩游戏的耐心。其实,家长在陪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只要巧妙地引导,自然能把游戏进行下去。
  案例一:月亮在偷吃什么
  一天晚上,王女士带着3岁的小外甥小宇去散步。看到弯弯的月亮,王女士想启发下小宇,就问:“小宇,你看,月亮多好看呀!月亮像什么呢?”
  小宇不说话,于是王女士自己说了起来:“我看呀,今晚的月亮一定是躲在云里面偷吃东西。”小宇一下被逗乐了,接上王女士的话好奇地说:“是啊,她太馋了,可她在偷吃什么呢?”“是啊,偷吃什么呢?我们猜猜看,她在偷吃什么。”他想了想说:“在偷吃水蜜桃!”“嗯,我也猜一个,在偷吃西瓜!”“她在偷吃鸡肉!”“偷吃鸭肉……”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直到两个人说累了为止。
  游戏解读:很明显,王女士是想锻炼孩子的想像力,所以主动往这方面引领,但孩子却没有接话,保持沉默。这可能是没兴趣,也可能限于贫乏的经验想像不出来。这时王女士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接下去说,用有趣的话语来逗引孩子,由此引起孩子的兴趣,成功地玩起了想像力游戏,发展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引导技巧:继续引导,孩子不说我来说。找有趣的话说,找符合孩子口味的话说,用拟人化的语言说。
  
  案例二:汤匙还能用来做什么
  一天,冰冰妈正摊开画报教3岁的冰冰认字。她指着“汤匙”两个字要冰冰跟着她念。冰冰一边用手做“舀”的动作一边说:“舀,舀,舀饭。”并把书一把扫到地上,显然他没兴趣认字。这时冰冰妈对他说:“噢,汤匙是用来舀饭的,是吗?”冰冰点点头。“那汤匙还能用舀做什么?”为了直观,冰冰妈特意从厨房拿来了汤匙。他看到电视机旁的小药瓶,说:“盖小药瓶。”“对,还有呢?”冰冰妈不断发问,他不断思考:“摆家家”、“转圆圈玩……”
  游戏解读:冰冰妈本来是让孩子认字的,但孩子看到“汤匙”两个字后,并没有按妈妈的要求去做,而是由汤匙联想到了“舀饭”,还颇有兴致地做出舀饭的动作。这说明他的联想力很丰富。聪明的妈妈立即顺着孩子的话引导,把当初的认字活动转移到想像力游戏上。虽然没认成字,但却在愉快的氛围下玩起了想像力游戏,引导孩子去想像、思考。
  引导技巧:及时转移,紧跟着孩子的兴趣走。在游戏过程中,要细心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并把它扩大,延伸出新的游戏。
  
  案例三:做糖果给大树妈妈吃
  梅姨陪着两岁半的番番在大树底下玩耍。树底下有一个长石凳,旁边有一堆小石块。梅姨要他把这些小石头一颗颗放到石凳上去,番番很乖地来回搬动着;梅姨又试图引导他把石头排成队,以帮助他初步建立排序和大小的概念。但这次小家伙却不“乖”了,偏不照样子摆,漫无目的地玩着。当梅姨拿出一包餐巾纸时,突然来了灵感,于是对番番说:“来,番番,我们来做糖果吧。”并示范给他看:摊开一张面巾纸,把一颗小石头放进去,再包起来,把纸边收拢起来扭几下,并说:“糖果做好喽!”番番立即跟着模仿起来。很快,擅长动手操作的番番包好了一颗颗“糖果”,并学着梅姨的样子,把“糖果”递给大树妈妈吃。
  游戏解读: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智力发展也有快有慢,各方面能力也有所侧重。这个孩子或许对数学概念还不太敏感,但动手能力却可能非常强。家长在引导孩子玩数学游戏不成功时,可灵活变通,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新的游戏,新的玩法,从而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精细运动能力。
  引导技巧:利用身边的资源,寻找新游戏,开创新玩法。在情境中灵活变通,随机创造。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家长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类似的场景,也有可能为找不到游戏而犯愁,或引导游戏时失败。这时就需要家长们学会引导技巧,懂得随机应变,抓住契机,设计新游戏,或引向新游戏,延伸出别的游戏,以使游戏以各种方式继续下去。只要是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帮助的游戏,就不必太死守当初的游戏目的。
其他文献
新学期开始,又是一个新生入园的日子,平静的幼儿园顿时热闹起来。看着家长流连忘返,翘首以待的模样,看着孩子一个个都在哇哇大哭,泪水涟涟,我心中不禁暗叹:“新一轮战争又开始了。”  在入园之前,幼儿园已作了充分的准备:为孩子提供了许多卡通形象的绒毛娃娃、汽车、积木等玩具,同时还准备了一些孩子爱吃的小食品,作为哄孩子的“道具”。当然,几盒擦眼泪用的纸巾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说我们的准备非常充足,可是孩子却
误区一:  孩子需要吃红肉(牛羊肉)来预防贫血  孩子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出现铁缺乏。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1~2岁的孩子中,9%会出现铁缺乏。在3~5岁的孩子中,该比例降至3%,而6~11岁的孩子中,该比例为2%。  红肉含有易吸收的铁,因此,孩子适当地吃一些是有好处的。但是,除了红肉(牛羊肉),孩子也可以通过吃强化谷类食品如面包、干果(如葡萄干)、菠菜、蜂蜜、大豆、奶酪、
19世纪德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卡尔·威特,在幼儿时期反应相当迟钝,经过父亲的精心培养,才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可他父亲不但十分忌讳这个称号,还经常给儿子泼点凉水。  有一次,德国有一个叫H的督学官,准备考一考小威特究竟有多“神”。威特父亲事先告诉督学官:“不管考得有多好,决不要表扬我的儿子。”H先生是一位数学专家,出了不少数学难题让小威特做,不一会小威特就轻松地解完了这些题目,且答案完全正确。H先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的这句话,使人们认识到想像的力量,然而,具体到当前的早期教育,与知识技能这些显性的教育内容相比,孩子想像力的培养却明显地被国内家长忽视了,以至于有了这样一个鲜明对比:我国青少年虽然知识的系统性和计算技能在世界各国遥遥领先,创造性却只能排倒数第几!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认为,这种现状是想像力的缺乏造成的。  当然,上述现象描述的是一个群体的状态,听起
马岩松建筑设计师,中国建筑界的另类传奇,首位在国外赢得重大标志性建筑项目的中国建筑师,作品被中国国家美术馆馆藏。    “建筑界30岁前成名是绝不可能的,除非你是马岩松。”在熬资历拼职称的建筑界,马岩松已经变成了年少成名的代名词。  在上大学之前,马岩松还不知道建筑意味着什么,翻开他人生的档案,唯一能跟建筑扯上边的,是他所居住的一条胡同,以及他从小到大的爱好——画画。  马岩松的童年是在北京西单兴
要说这一个月来Happy的显著变化,耍脾气绝对排头条,人不大脾气见长。稍不如意,就哭鼻子,好言相劝无效,只好使出硬招,结果嚎声更大。  看来恶斗解决不了问题,声嘶力竭的哭喊不是毁了嗓子就是扰邻。为此,我决定收起冷脸,攻心为上。  吃出成就感——吃饭  吃饭的时候,Happy经常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各个座椅间来回倒腾,我总是要一只手扶着他,一只手拿着勺子,生怕少吃一口似的追着喂。后来,我的做法稍微
一般来说,亲子共读最稳妥的方法是“原汁原味”地从头到尾读下去。等孩子养成亲子共读习惯后,我们可以变换一下方式,在绘本阅读时穿插轻松有趣的讨论,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有些绘本天生就适合讨论,比如《晚安,猫头鹰》:大白天,猫头鹰想睡觉,可是蜜蜂、松鼠等在其他的树枝上发出各种声响,吵得猫头鹰睡不着。夜深了,其他的动物都睡了,猫头鹰大叫起来……  我们以这本书为例,看
“所有那些有教养、品行端正、值得信赖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出自对书籍有着热忱的爱心的家庭。”  ——苏霍姆林斯基  孩子的阅读习惯绝对不是在上学后才开始培养和形成的。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态度、向往或者是成就,往往在父母还没注意到的时候,就已经悄悄地萌芽并发展了。并且,父母的言行,说话时的口形、表情、姿态、动作,甚至声音和内容,都会对孩子有影响。那么,该如何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呢?    固定的空间  
小故事:  义犬救主  古时候有个叫华隆的人喂养了一只狗,名叫“的尾”,每次出游都会带上它。有一次,华隆走到江边,被一条大蛇围困,“的尾”奋力搏斗,将蛇咬死了。华隆浑身僵硬地卧在地上,毫无知觉。“的尾”迅速跑回家,不停地吠叫,家人很是疑惑,便跟著狗一起来到了江边。华隆两天后才苏醒过来,而这两天,那只狗一直都不眠不吃。华隆知道这件事之后,发自肺腑地说:“真义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