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活动课的任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bo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29-01
  思想政治活动课的主要任务是讲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常识和有关社会科学的常识。
  一、第一课时的任务
  第一课时对活动课的理论部分进行教学;分析当今社会发展形势及社会现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布置活动内容及方案,为第二课时和课外活动打基础。
  1.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担将要落在青少年身上,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变化发展不单是青少年个人的事,而是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事,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让他们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知识和主要观点,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在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中,在他们社会素质的理性因素的形成过程中,有科学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从而引导他们整个人生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价值方向和道德观念的取舍。
  2.对理论部分的教学采取多种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但与活动部分相比,毕竟还是从课本到课本掌握知识的方法,与通过活动的形式来掌握知识性质不同。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们结合阅读材料,对其它各课与后面活动部分相关联的观点、理论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的活动提供结合点,创适宽松的条件。
  3.社会实践日新月异,而教材内容其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我们要把握大局,分析与活动课密切相关的最新国际国内形势,讲解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新内容,点拨、解剖学生视而不见的本地现状及变化。这些是我们设计活动方案的不尽源泉,是激发学生立足课堂,走向社会进行探究实践的热情。缺少了这一环节,学生活动就缺乏动力。
  4.布置学生活动内容之前,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对活动方案进行情心设计。
  学生活动方案的设计要根据活动课主题,正确选用活动类型,采用适当的活动方式,在教材已有设计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具体设计。活动类型通常有三种,活动方式灵活选择。
  第一,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这是分析问题类。为了分析问题,相应的活动方式有参观、考察、收集资料、自叙或识读图表等,然后进行讨论、分析,发表见解。第二,通过学生查找资料,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这是说明理论观点类。相应的活动方式有搜集图文资料编写专题材料、举办展览、写小论文、演讲、辩论、讨论交流、演小品等。第三,通过对理论、事件、资料的分析,提出行为要求,这是行为要求类。相应的活动方式有收集资料,通过社会调查、访谈、写调查报告、发表感想、讨论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谈体会、谈启示、搞社会宣传、参加公益活动等、以上这些要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适当选择,不能一概而论。
  5.为第二课时和课外活动作出周密安排和布置。一是每节活动课,活动的类型和层次都很多,所以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地分组,科学地制订活动提纲;二是要为学生指定时间,提供条件如联系调查单位,开放阅览室、图书室、资料室等;三是布置第二课时活动或成果展示的方式和要求。
  二、学生课外活动的任务
  在第一课时,学生掌握了活动的相关知识后,他们带着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方案和方法,在第二课时或课余深入农村、城镇、机关、商场、书店、阅览室、图书馆等相应的地点进行参观、考察、调查、采访、体验生活、了解情况、收集科学数据,进行社会宣传、模拟操作、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为第二课时的活动或成果展示做好必要的准备。
  三、第二课时的任务
  1.第二课时按照第一课时布置的活动项目和要求进行活动:一是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对教材观点、理论进行讨论、分析、说明、辩论;二是根据收集的资料写成小论文、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建议、进行演讲、展览、出板报、举行报告会、向报社投稿等。这样做课堂气氛必定会热情洋溢,喜笑颜开,内容丰富,精彩纷呈。通过这些活动能达到资源共用,成果共享,思维碰撞,得到启迪,使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得到升华。
  2.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和成果要进行点评、小结,给学生正确的导向。一是点评。坚持“采意不采点”的原则,不可拿现成的标准答案或教师的喜好或模式去硬套学生的创作,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但要对一些细节、方法、思维的方式给予指点。点评学生活动或成果不能“宽大无边”应弘扬主流和正义,对立场、观点错误的应给予正确引导,当然不能“一棍子打死”。二是小结。教师应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分析在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有益的经验或成功的做法,特别是对一些有创新的活动及成果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及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其他文献
在朋友开的古玩店中,偶然发现一只风格别致的茶叶罐,问其出处,得知是从国外一个小型拍卖会上购得。因有若干困惑之处,现予介绍,望同好指教。  此罐高17厘米,径10.5厘米。锡质,俯视呈五边形,画面开光,器底印有阳文店名“潮品、真料、末顺、点铜、老店”。初看形制、印款,这只锡罐似应为清末民国之物,但问题出在罐的开光画片之上。在罐的五个平面上以“农家乐”为主题,采取玻璃镶嵌连环画的表现形式,描绘出春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