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课堂实效性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zs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有效实施中,教师要不断的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开拓创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模式,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和实效。本文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点滴的心得和体会,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课堂实效性进行探讨:一、情境导入为高效课堂铺路。二、注重数学知识的生成,实效性高。三、学生在动手探究操作中体验数学乐趣的高实效性。四、实效性课堂需要实效型教师。
  【关键词】课堂实效 创设情境 知识生成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57-01
  随着课改不断深入,对于“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使我们愈加有了冷静的思考。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向40分钟要质量。怎样在课堂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和实效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情境導入为高效课堂铺路。
  创设情景,就是教师在科学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主动的从生活实际中,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发现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的情景,发现相关联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或老师创设形象生动的具体的事物人物,让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知识生硬的灌输给学生,强迫学生记住知识点,机械的进行相关的训练。
  案例一:在数学选修1-2回归分析这一节课中,我预设了这样的情景:刑警在案发现场仔细地搜寻罪犯的脚印,以期获得一条重要的破案线索,其理由之一是:刑警们可以根据罪犯脚印的长度来预测身高。仅仅知道一个人脚印长度我们就能预测他的身高吗?其依据是什么?这个依据有没有科学道理呢?学生平时自己在使用中并没有注意,经过老师的引导,发现身边的科学还真的不少,这种神奇的力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同学们产生了很多猜想,产生了学习探究的冲动,使课堂学习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但是,情境设置不能单纯地被理解为“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情境设置应当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所以,我们要利用情境设置,沟通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做好两者间的转化,由“生活情境”上升到“数学情境”,以及由“数学情境”向现实生活的回归,防止片面强调“生活情境”,更不能用“生活味”去取代数学教学所应具有的“数学味”。
  二、学生在动手探究操作中体验数学乐趣的高实效性。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科学的快乐,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在学习到新知识的同时,产生了认识世界、尊重事实、质疑解惑的科学态度。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三、实效性课堂需要实效型教师。
  老师不但从形式上走下讲台,与学生的交流更是平等的,对学生总是充满信任和理解,既不失为对教材娴熟的引领者,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又不失为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执着者。实效型老师主要把握如下几点:
  首先,落实“先学后教,教学合一”,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落实,要求老师对新课程改革有充足的认识,老师要有为新课程改革奉献的精神,老师要克服各种阻力和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其次,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源于教师的认真备课。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教师对科学的课程标准要有深刻的领悟,既要落实教材的三维目标,把握好教材的难度,又要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整合,不能唯教材是从,更不能为考试而设置大量的练习,通过大量练习训练达到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的课堂,并不属于实效性高的课堂,一节实效性高的课堂,总是充满实效型老师的智慧。第三,做一个实效型的老师在课堂中要避免:情景设置过于拖沓,为热闹而设置,生硬的联系实际;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形式化,学生的自主活动变成自由活动,过度的放大学生自主性;课堂中有温度无深度,没有挖掘学生的潜能,没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解决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变成封闭式的验证实验,学生只是机械的按部就班;学生的合作交流变成传递答案的过程,缺乏有效的沟通;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泛化,面面俱到,淡化了初始目标的设置。此外,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措施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研究。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及尝试,提高课堂实效性还有很多因素,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力求找到最有效的教法,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能变得更有实效性、趣味性。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60-01  当前的课程改革可以说是如火如荼,新教育理念的推行,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学习,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渐渐向高效的状态前进。然而,如何彻底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一直是我思索和探求的问题。  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应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全球化的趋势决定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英语水平,对于艺术类的学生而言,学好英语是其踏入世界艺术宝库的钥匙之一。然而,由于诸多现实原因,我国高校艺术专业英语教学至今没有成型的理论和体系,教学效果一直不尽人意。文章试图探讨艺术专业与英语这门学科间特有的联系,优化高校艺术专业英语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专业 高校英语教学 教学现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