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5568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加快了教育的现代化,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日常教学中夸大了多媒体的作用,过多课件展示,造成对学生语言信息输入泛滥,忽视语言教学的规律。本文借助建构主义和元认知理论,提出要做到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王磊(1982-),男,山东济宁人,淄博师专外语教育系,助教,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 聊城 252059)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二语习得。(山东 淄博 2551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作为视听媒体与电脑组合的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全面的推广。新出版的一些大学英语教材都附有多媒体光盘,无疑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在大学英语中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一提到大学英语教学,很多人就会想到多媒体教学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1999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中,前所未有地用了四个附页的图标来阐述多媒体教学模式以及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2004年,该《要求》正式颁布实施,其中重点提到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2007年,教育部又修订了该《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是英语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鉴于此,全国高校全部不惜重金配置多媒体,甚至有些新建的高校校区,每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然而与此同时,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冯奇教授在对比调查中发现该校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一学期下来,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班学生的成绩却低于不使用多媒体教学班学生的成绩。这无疑是对轰轰烈烈开展起来的多媒体教学泼了一盆冷水。15年前,日本就普及了多媒体教学,然而直到现在,日本的英语教学的效果远不如中国。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多媒体教学进行反思,多媒体并不是解决我们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万能良药。
  一、当今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夸大了多媒体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忽视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即CIA(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是指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由此可见,多媒体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工具去帮助我们将大学英语正确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而不是去完全代替整个教学的过程。“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语言是一种生存和学习的工具,语言只有在实际使用中才能真正掌握。在一个无法实际使用外语的环境里学外语,大量实践是提高外语水平的根本保证。这一实践是提高外语水平的根本保证。这一实践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不可能替代”。现在我们很多的大学英语课本都附带着多媒体光盘,可以说光盘的内容多而全,几乎涵盖全部的教学内容。随之而来的,大学英语的教学就变成了利用多媒体将整个光盘内容进行展示的过程。从而忽视了学生基本的语言技能的训练,更不用提及交流、讨论以及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和对语言意义的构建了,学生好像成了“电影院的常客”。
  2.过多多媒体课件展示,造成对学生语言信息的输入泛滥
  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Input Theory)认为给予学习者足够的、稍难于理解的语言输入,而这种输入又能被学习者所理解。这就说明外语教学中,对学生信息的输入量要有度。要知道学生不是自动的接受器,并不是我们在课堂上无限制地把信息输入给学生,学生就能无限制地吸收。眼花缭乱的视频图片文字,让学生无处下手,抓不住重点。要使学生很好地做到语言的输出,关键在于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不断反复语言实践。“精讲多练”这一提高语言学习效果的基本原则不能改变。
  3.过分贬低传统的教学手段,忽视其中人的重要性
  在现代人的思想中,所谓的现代教学模式就是指多媒体教学,如果没有多媒体参与教学就好像是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甚至在很多的教学评价中,也加入了这么一条:是否使用多媒体。而且这一条有时候还占有很大的权重。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些老教师仅凭着一本书也教出了很多水平很高的学生。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因素不是多媒体,而是人。学生浓厚的兴趣,实际语言操练的积极性,老师的精讲和有力的指导,才是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过分强调多媒体作用,必然会忽视人的中心地位。太多课件展示,往往会陷入所谓“冷面”的怪圈,失去了往日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整个教学成为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也受到了动摇。何以去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4.课件的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不能灵活地操作课件,制作课件的水平也很有限。很多年轻教师,特别是女教师(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的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中,女教师占到85%以上)不是英语教育类专业毕业,没有系统学过ppt等课件的制作技术。即使是在大学期间学过一点课件制作的知识也只是作为公共课或者选修课学了一点很简单的利用ppt制作课件的技术而已。一些年长的教师,甚至只会用Word文档来呈现教学内容。有时候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熟悉课件操作耽误的时间就占很大比例,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有些教师为了省事,干脆直接使用教材附的光盘作为课件。可以说,很多大学英语的教材附光盘只能看作是“形象工程”,实用价值很有限,纯粹是为了提高销售量。
  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语言本身,多媒体不能喧宾夺主。多媒体只能辅助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重要的是整个教学过程要在语言学习理论和教育学原则指导下,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改进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对策
  1.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多媒体教学虽然是先进的教学手段,但其利用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不能一味地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切课程的首选。比如,大学英语中的听力部分的教学,主要是锻炼学生听的能力,打通学生的英语“耳朵”。从这一点来讲,语音教室或者是收音机应该作为首选。大学英语四六级中的听力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单凭耳朵去听。在教学中,就要思考哪些学科、哪些教学内容、哪些情境、哪些学生适合用多媒体。反之,要思考哪些学科、哪些教学内容、哪些情境中,哪些学生需要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详细的讲解效果更佳。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有必要选择部分学生、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比如针对大学英语中的口语练习,我们就应该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多媒体的辅助共同去营造一个对话的情境,师生互动,协作,情感之间的交流,实现人—人对话,这样要比人—机器“交流”效果好得多。但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的话,学生的知识面很难得到扩充,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更多的阅读材料给学生,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2.要特别注重学生学习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特别是很多大班教学的学校,把语言的输出过程省略了。语言的学习是输入—摄入—输出的过程。输出是学习外语的重要一环。学习的语言做到输出了才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在适时适量给学生输入大量语言信息的同时,更要注重在课堂上多让学生去输出自己学习的语言,让他们多交流、多说、多写。“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在语言大量输入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听,虽然多媒体课一般都是讲精读课,教师在授课时还是应该增加学生的听力机会,不要把所有的内容都展现在课件上,光让学生看,也可以把书面的转化成口头的讲给学生,这样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听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师生的交流,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同时由于英语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应该是语言的主要输出者,作用更凸显重要。现在,教师的作用已由传统的知识权威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员,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忠实伙伴或合作者。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既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需要老师的合作、引导、督促和监督。尤其现在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学习上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学习动机弱,自控能力差,合作意识淡薄,这更需要教师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和多媒体试比“靓”。教师应该树立自己的光辉形象。以至于使自己不失“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荣誉称号。在学习The Sampler[5]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圣诞节的氛围,让学生们快乐的走进圣诞节;其次,让学生利用课前查好的资料去讨论过圣诞节的食物,教师作总结,引出课文—布丁—the sampler;最后,课文结尾让学生去想象,教师指引学生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比较,中西文化对比,最终达到情感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起到了很关键的指导作用。
  4.充分发挥学生元认知的作用,培养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元认知概念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Flavell)提出的,元认知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自己思维活动和学习的认知和监控,对语言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地监控、规划和评价,使语言学习成为自觉、能动的认知活动。在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下,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规划策略、监控策略、评建策略和矫治策略四个方面。首先,规划策略让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大学英语的学习,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其次,监控策略让学生对自己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及时地评估、反馈、修正和调整;然后,评价策略让学生对一堂课或者一定时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最后,矫治策略让学生在自己评价、反思之后,针对大学英语学习的问题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这样,整个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为根本。符合二语习得的规律,使得大学英语学习效果更佳。
  总之,多媒体走进了大学英语的课堂,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育的现代化。但是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还是一个新的领域,有其优越性,但是也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还需要理论的指导,建构主义和元认知理论,对于构建学习情景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巧妙地把上述两种理论运用于我们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克服其存在的问题,来提高我们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社会需求的抱怨声和改革的呼声能够得以缓解,使社会对我们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高投入、低产出”、“费时、低效”、“赔本生意”的看法能有所改变,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冯奇,万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实验报告[J].外语界,2003,(4).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13.
  [4]董亚芬.大学英语精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何英玉,蔡金亭.应用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7]David Jonassen.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e educ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5.
  [8]莫锦国.关于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2,(10).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中职学校里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已经成了一种趋势,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本文首先从国家、学校和个人三方面分析了中职学校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班级;自主管理;对策  一、中职班级实行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1世纪要求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