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拓宽思维,理性渗透生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p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哲学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基石。因此,高中生要提高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必须把哲学知识内化,利用哲学道理来树立正确理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政治 哲学 理性 实用教学
  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类理性进行认识活动的再认识,是对认识的科学反思。哲学的对象是思想,而思想思考的主要方式是反思,学习哲学可以让人做到“知而能识,学而能思”。老师在讲述哲学时,可以一定的生活资源为教学素材,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密切联系生活和教学,使个人提高修养和理想思考,也使哲学渗透到生活的日常方面里,进而能够帮助每个学生理性地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标。
  一、哲学教育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1.教学体制僵化,缺乏灵活性
  在我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渡阶段,传统的以知识本位为主导的教学体制依然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教师往往是以讲授法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哲学常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背诵和记忆,而不注重联系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导致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教师引用的例子很少与时事政治相结合,一些例子用了又用,缺乏创新性,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而哲学的本质就是要用联系的、矛盾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长此以往致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缺乏独立自主思考的机会与理念,这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应试教学目的,忽视理性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维模式,例如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盲目崇拜偶像思潮、感性认识超乎理性认识及一些功利主义的思潮,缺乏学习哲学知识的兴趣,认为哲学是枯燥无味的无用之论,不能带给他们实际的帮助,而作为引导者作用的教师也缺乏对学生的客观引导,只是注重追求高分数、高成绩,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的哲学素养即哲学智慧、哲学情怀、哲学精神和哲学境界很难得到激发和培养,哲学思想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运用更成了奢望。
  二、高中政治哲学教与用的策略
  1.哲学的教学
  创新哲学式情境,启迪哲学思维。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等,创新教学情境,原因在于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在探究教学的情境中启迪学生学习哲学的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提高哲学教学的水平。
  例如在哲学教学中渗透诗词、成语或是名言警句,中国古代诗歌具有脍炙人口的特点、而成语本身更是在阐明道理时简洁明了、精辟独到,名言警句易于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够激起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的兴趣,比如在学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这一哲学思想时,引出荀子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另外还有古代的一副对联:“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日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都非常直截了当,清晰地阐明了这一哲学思想,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启迪学生的哲学思维,良好的课堂导入为实现教学目标做出良好的铺垫。
  2.哲学实用
  哲理学服务生活,知识端正心态。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哲学的知识建构应该以生活为基础,以哲学理论知识为依托,实施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将哲学思想融入到生活当中,来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教师要改变以往认为哲学是一门枯燥无味、不切实际的思想认识,通过赋予哲学知识以生活化的意义,使学生最终内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利用哲学使学生端正心态,服务自己的生活。
  如当自己处于心情低谷之时,利用“道路是曲折发展”的哲学理论,可以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因为既然处于低谷,再努力即为朝着向上在发展。
  老师引导大家思考生活里的哲学案例,如为什么大小城市都在提倡“绿色出行”?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一分为二去看待科技,科技方便了生活,却使人们懒惰,使环境负担加重,使“一小部分人”得到便捷而给“大部分人”带来麻烦了。
  哲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用生活常识或经验来体会哲学的深刻含义,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用能力,用客观的、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指导学生的学习,并让哲学造福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仁安.新课改背景下改进高中哲学教学的几点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1(4):2.
  [2]郑小燕.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哲学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8):154-155.
  [3]李宏亮,田国生.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与备课指南[M].北京:龙门书局,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从教育装备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出发,重点探究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装备与教学整合的策略,期望可以让初中数学教师正确认识不同教育装备,并合理使用教育装备。  【关键词】教育装备 初中数学 教学整合 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前在教育领域中研制出多种教育装备,不同教育装备具有其特有的使用特点以及使用优势,因而,初中数学教学与教育装备结合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师重点研究的一
【内容摘要】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也是提高阅读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语言情境以及再现情境等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情境 语文阅读 课堂实效  在《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实效性》课题研究中,我们历经一年多的实践摸索,探究总结出创设教学情境的“五法”,切
【内容摘要】微课视频是新时代互联网不断发展下的产物,教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将静态的化学知识转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利用微课开展情景化教学等,为学生创设灵活有趣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化学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微课 高中化学 实践教学  在微课的引用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微课视频的优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利用
【内容摘要】初中生正处于体力、智力全面发展的关键性时期,为其选择适合的体育运动对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足球运动是一项固体性运动,锻炼价值很强。在初中体育教学开展足球运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延伸式教学、游戏化足球、五人制足球运动模式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足球运动,切实彰显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 足球教学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提升,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运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作为以实验为主的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是学习内容的必经阶段,也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体验。化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吸收性和有效性。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科技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科技都注入
【内容摘要】关于微课教学,其又被称为微型视频课程教学。而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将教学中知识重难点以视频的形式对学生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这种教学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对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微课教学 初中化学 教学策略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能够使得化学知识以直观且有趣的形式给学生呈现。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目标的不断深化,如今的许多的老师都在其英语教学中加入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本人为了较好的在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在备课时,先将每个单元中所包含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提炼出来,然后将其融入进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英语教学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培养身心健康、品行端正的初中生,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
【内容摘要】初中的化学教学应该不仅仅传授给学生化学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探究能力。科学素养是一种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包括对观察、分析、对比等科學方法的掌握和对科学真相和奥秘的探究精神,以及利用科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将会对学生未来一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大有益处。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科学素养培养 
【内容摘要】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标的改革,人们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传统的学习单词句子、语法等片面的学习方法,它转换为要求运用、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的新型学习方法,这也是全球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大多数初中教学都注意到了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即整体语言教学法,整体语言教学法的运用,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应用场景,比如说通过表格,书信、新闻的格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接触
【内容摘要】本文先就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应用的意义和问题加以阐述,然后就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详细探究,希望能借此理论研究,为初中英语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多媒体技术 应用问题  引言  将多媒体技术和初中英语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表现,只有充分注重新技术的应用,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供帮助,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一、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应用的意义和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