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究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夏季热分层时期水温水质空间特征及昼间变化规律,于2014年7月在抚仙湖南部、中部及北部各选取一个代表点位,开展了各点分层采样及北部点位昼间连续
【机 构】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 玉溪市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管理中心; 玉溪市环境监测站;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01);深水贫营养湖泊抚仙湖水环境特征研究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夏季热分层时期水温水质空间特征及昼间变化规律,于2014年7月在抚仙湖南部、中部及北部各选取一个代表点位,开展了各点分层采样及北部点位昼间连续分层采样调查观测.结果表明:(1)抚仙湖夏季水温分布具有明显的深水湖泊成层期温度分布特征,表面至水深15 m为变温层,水温变幅25.5122.81℃,1540 m为温跃层,水温变幅22.8114.72℃,40 m以下为等温层,水温变幅14.7213.70℃.湖体表层与湖底层的最大温差为11.8℃,与温带湖泊同期相比温差较小,而湖底等温层水温为14℃左右,较温带湖泊为高,体现了抚仙湖高原深水湖泊自身的水温成层特征.(2)水温成层决定了湖体的化学成层与生态成层特征:pH、溶解氧(DO)及电导率均呈现出与水温分布相同的分层结构,值得关注的是湖底层DO浓度低至23 mg·L-1,作为贫营养湖泊,抚仙湖底层开始出现溶解氧偏低的现象昭示着其可能面临潜在的生态风险;总磷(TP)及总氮(TN)由于温跃层的阻隔,等温层呈现一定程度的营养盐累积效应;叶绿素a与高锰酸盐指数也均与水温分层存在对应的响应关系,在湖体上层出现最大值.(3)抚仙湖热分层时期,水温分层存在昼间变化,中午光照辐射增强导致温跃层下潜,强度变大,厚度变窄,显著影响变温层和温跃层的pH、DO、电导率及叶绿素a等动态分布,TP、TN及高锰酸盐指数的昼间变化规律不显著.
其他文献
在初中教育中,数学是关键性学科,学好数学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初中教育质量,数学教师必须不断开拓教
目的通过建立苯酚胶浆所致的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对癃清片治疗妇科炎症的作用特点和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雌性SD大鼠子宫内注射苯酚胶浆造成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造模7 d后分
东海盆地是近年来油气研究的热点之一,该地区低渗气藏发育,开展储层测井评价是寻找低渗储层“甜点”的重要方法。N气田位于西湖凹陷中央反转带,其主力层段花港组发育典型的厚
分散性土作为一种就地取材的土料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然而分散性土在低含盐量水中自行分散的性质,导致存在分散性土的工程遇水易发生破坏。本文以黑龙江省胖头泡蓄滞洪区内某分散性土堤防工程为例,围绕着分散性土堤防易出现冲刷破坏的问题,结合了降雨冲刷理论,以试验分析为手段,在制定分散性土改性方案的基础上,开展模型试验研究分散性土的改性效果,对分散性土的研究及工程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内容如下:(1)首
长宁背斜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长宁地区,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块。但目前关于长宁背斜的形成演化、成因机制尚未达成共识。为全面了解长宁背斜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进而为该区页岩气勘探工作提供参考,本文综合利用区域地质资料、二维地震剖面及钻井资料,对长宁背斜地表及地腹构造进行精细解释,深入分析长宁背斜构造几何学特征,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构造演化过程,并开展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对其动力学机制进行研究。得到如
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Pm)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多呈暴发性流行,经常直接导致畜牧养殖业相当大的金额损失。尽管从我们认识Pm至今经过了1
必须承认,我是本着一颗偷师的心去读梅洪建老师的这一本书的。但当读到万玮老师在序言中写的"有所不为有所为"时,心里不禁陡然一沉。万玮老师说"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微不足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癃清片中表小檗碱、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丹皮酚6种成分。方法 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
知识付费的出现,存在着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变化。知识付费为互联网娱乐至上的时代带来了一些新意,带领更多的人走进知识的殿堂,而贩卖焦虑成为当前社会的反思现象。以“知识付费”现象为主要研究目标,本文立足于传播学相关理论,通过文本分析、案例详解、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生产、消费、传播三方面对其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在绪论部分对知识付费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知识付费、知识生产、知识消费和
在全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年轻的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导致农村中可用劳动力面临着严重的紧缺。农村中农民是生产经营的主体,劳动力供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