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联合血栓风险评估表对产妇静脉血栓栓塞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联合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RCOG)血栓风险评估表对产妇静脉血栓栓塞(VTE)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6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分娩的61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妇接受的检测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93例)和观察组(318例).所有产妇于产前、产后48~72 h检测D-二聚体水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产后48~72 h RCOG血栓风险评估表.以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为产妇VTE诊断的“金标准”,分析血浆D-二聚体联合RCOG血栓风险评估表对产妇VTE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产妇VTE检出率高于对照组[37.1% (118/318)比18.1% (53/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75,P=0.001).观察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对照组,漏诊率、误诊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联合RCOG血栓风险评估表在诊断产妇VTE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B型脑钠肽(BNP)、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联合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收治的93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ECOPD组),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ECOPD组(30例)和中重度AECOPD组(63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成年人9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IL-6、降钙素原、BN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左心耳血栓形成(LAA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NVAF患者21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产生LAAT将患者分为形成组(70例)和非形成组(142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法分析NVAF患者发生LAAT的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NVAF患者血浆FIB水平与发生LAAT的相关性.依据FIB水平三分位数将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