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那年的世界杯

来源 :数学金刊·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ong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18岁那年,1986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墨西哥进行,比赛时间在六月初到七月初,可这一个月,就是高考前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
  看,还是不看呢?
  父亲在世界杯开幕那天,跟我郑重谈了一次,他说:知道你很想看世界杯,我也相信看几场球不会影响你的高考,甚至觉得到这个时候,该下的工夫已经下足了,没必要整天想着高考,搞得心理压力过大,看看球,调解一下,说不定会有更好的状态,所以,你自己安排起居和学习时间,你已经18岁了,可以为自己负责了,万一你高考不理想,也不要后悔,更不要跟看世界杯联系上,大不了重考一次。
  当时,我觉得我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我表示看球绝对不会影响高考复习,并和父亲一起选了一些小组赛,等进入淘汰赛阶段再选择自己想看的重要对阵。
  一场1/4决赛,马拉多纳,一个影响我终生的人,用一种震惊世界的方式出现,在他连过五人踢进那个球的时刻,爷爷和父亲完全忘记了邻居们都在凌晨的睡梦中,他们爆发出了我从没听到过的吓人的持续的呼喊。
  每一次熬夜看球后,父亲都帮我撒谎欺骗班主任,说晚上用功,白天起得晚一点,我每天到学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球友们绘声绘色地描述比赛,后来回想。这也许是我阴差错的“体育解说前传”吧。
  7月初,世界杯决赛了,高考随后就到,7月5日,高三全年级考前动员,300多名学生和几十位老师集合在学校最大的阶梯教室,黑压压一片,大黑板上,红色楷书大号的粉笔字写着: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气氛之肃杀,令人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校长的考前动员已经开始,我迟到了,却又无处躲藏,只能硬着头皮走进去,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过来,我迅速向最后一排走去,那有死党们提前留好的位置,他们都在那里等我带来的“早间体育新闻”之《世界杯快报》,弟兄们的目光如同接应突围的救援火力一样,一个个满眼的企盼和兴奋。
  “快说快说。谁赢了?谁是冠军?”声音小得根本不是听见的,是看口唇动作看见的,“阿根廷3比2胜。马拉多纳没有进球,”我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核心要点发布了,一堆凑过来的脑袋迅速恢复了原来的正常状态和位置。
  多年以后,我干起了体育解说,当年凑过来的那些脑袋知道以后都说,这一点也不奇怪。
  那一年。我18岁,刻着高考和世界杯的18岁。
其他文献
语言与文化英语教研室(046000)李书翔在外语教学中,外语界一贯重视语言教学,即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的教学。一般都认为,只要学生的语音、语调纯正,语法知识掌握的牢固,词汇量丰富,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