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嘘~”

来源 :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ang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或听到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但同样应该重视的离职演说却显得不是那么常见。在这个辞旧迎新的二月,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只有少数几位美国总统发表过离职演说,大部分美国总统对此“并不热衷”的行为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和考量?请看文章。
   从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至奥巴马(Barack Obama),迄今为止,美利坚合众国共经历了44位总统。姑且不论政绩(achievements in their official career),至少每一位的上任(inauguration)与离职(exauguration)在当时都是一道“辞旧迎新”(bie adieu to the old and usher in the new)的政治风景,因此总统的演说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就像并不是每位总统都发表过就职演说(inaugural speech),发表正式离职演说(或称做告别演说,farewell address)的总统就更少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二月里那种“想和过去说说话”的“赶脚”(感觉的网络语——编者注),探究一下美国总统们say bye时候的心事吧。
   不算奥巴马,纵观43位已离职的总统,通过正式离职演说的形式(书面或口头)和全国公民告别的仅有10位(最早的是华盛顿,最近的是小布什)。借助其他场合的讲话表达离别之意的有25位(比如老布什就是选择在1993年为西点军校学员致辞时表述离愁的);于任上病逝或被刺杀而没来得及告别的有8位(大家一定能想到著名的林肯和肯尼迪)。最后一种情况好理解,而造成前两种情况的原因大约有如下四种。
   原因一:国父在前,无人敢比肩
   Incomparable Founding Father
   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任期1789-1797)被称为美国的国父(Founding Father),同时他也是总统告别演说的开创者。他的farewell address首次亮相并不是他讲出来的,而是稿子发表在了1796年9月19日的《美国每日广告报》上(American Daily Advertiser,当时费城内发行量最大的一家報纸)。
   从华盛顿离任以后,一直到杜鲁门(Harry S.Trueman,任期1945-1953)重拾farewell address文体之前,在一百多年时间里,除了杰克逊(Andrew Jackson,任期1829~1837)和约翰逊(Andrew Johnson,任期1865-1869)两位总统以书面形式发表过离职演说外,其他22位活到离任的总统都出于对美国国父的敬意,没有进行正式的离职演说,而是选择在最后一次总统国情咨文(Annual Message)中表达离别意。也难怪,华盛顿当年的离职演说稿是由华盛顿本人、麦迪逊(Madison)、汉弥尔顿(Hamilton)这三位美国人心目中神一样的人物共同撰写的,并自1862年起(林肯执政期)每年都要在美国参议院(U.S.Senate)被朗诵一遍(以示不忘国父教诲)。既然国父受到如此敬重,那么杜鲁门之前的杰克逊和约翰逊为什么要做自己的farewell address呢,杜鲁门又为什么要重拾该文体呢?
   杰克逊的情况很简单。“人民忠实的朋友”杰克逊将军德高望重(enjoy high prestige and command universal re-spect),写篇farewell address完全够格(highly qualified)。而后来的杜鲁门的情况也好理解。他在白宫时,正逢冷战期(Cold War)及美国广播电视业高速发展期,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杜鲁门不但效仿了离职演说的先例,并第一次令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转播他的演讲,开创了电视直播离职演说的先河。唯一有些“尴尬”的是约翰逊总统的情况。这也是杜鲁门以前众位总统宁愿选择国情咨文进行告别的第二个原因。
   原因二:政治霉头,众人怕牵连
   Abhorrent Political Mine
   约翰逊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遭到参院弹劾(impeach)的总统,起因是战后的重建政策。尽管最终得以留任,但他不算明智地选择了利用farewell address来辩白自己(try to defend oneself),攻击政敌(attack on his political rivals)。相较先前的华盛顿、杰克逊总统离职演说中的“高大上”主题,他的演说则显得私心(selfishness)过重,以至于后来的总统们都不愿意再发表离职演说,怕民众由约翰逊的“私心”联想到自己。
   原因三:时间很短,避免相重复
   Avoidable Speech Redundancy
   总统每年年底都要向国会递交国情咨文来汇报工作。最后一次汇报和来年初到期离任之间仅相隔三个多月或两三周时间(自20世纪30年代起缩短至两三周)。因此,如果总统们在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中告别过,那么再发表一次离职演说显得有些多余了。
   原因四:机构简单,技术不成熟
   Immature Vroadcasting Technology
   以前的总统讲稿或国情咨文绝大多数是以书面公文(mis-sive)的形式递交国会(Congress),并由书记员(clerk)来宣读。同时在白宫里,也没有总统新闻办公室或是专职演讲稿撰写人。此外,20世纪初期,美国的广播业才发展起来,直到1923年柯立芝总统时期,技术才足够成熟,国民才可能通过电波聆听“总统好声音”。这也是杜鲁门之前罕闻farewell address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不论怎样,总统们离职时各种感慨之言都秉承了优美的文风,既是个人执政理念(goveming concepts)的总结,又是警醒后人的谆告,在修辞、文化、历史、政治上均具有较高的价值。
其他文献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广东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袁洁琳  我的心遗失在了那个孤单美丽、纯净明澈的地方——遥远的额尔古纳河。拉吉米的木库莲*之音幽微地响着,那一首快意的民族之歌不息地咏唱着,眷恋着那处的宁静和异样的温暖。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经历了许多让我的双眼净化得更澄澈,心底更添了几分明白。尽管我洞明了所发生的一切,已过的将来的,但面对
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小心翼翼地收藏它的荣光,因为我知道,那些光芒已经照进了我的生命,与我再也分不开。  ——题记  那些还在耳畔悠扬的泗州戏腔调,那些还在心中萦绕的朗朗诗歌,那些还在舌尖停留的绿豆香,是在告诉我,这些既远又近的文化,一直存在于那个角落,而我一直都还记得……  洪泽湖的渔鼓舞。顾名思义,洪泽湖的渔鼓舞是在洪泽湖一带产生并不断发展成熟的,它最初产生于江苏省泗洪县半城一带。据说当地老百姓是
【摘 要】本文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对高中英语课堂导入的有效利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导入 有效性  对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来说,课堂导入环节十分重要。通过课堂导入,教师可以将以往所学的知识和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说,教师进行课程设计,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
本期“社笔成趣”选自江苏沭阳高级中学举办的读书征文比赛《走近故乡情》活动中的文章。指导教师张林。  文学社简介:江苏沭阳高级中学创办于1922年,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为地方和国家建设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摄影大师吴印咸曾任教沭中,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密码专家吕述望、作曲家朱南溪毕业于此。1993年学校通过江苏省重点中学验收,2003年成为江苏首批“四星级学校”。其文学社社员积极写作,参与各项征文大赛
在实用类文本阅读方面,我们建议你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自己的基本能力。  1.强化对议论表达方式的感知能力。为了说明问题,请看下列文字。  【文本句段】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部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分
插画师小小梅的每日一绘,用美丽的碎片承载生活的哲学。看着,看着,有没有一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自己成熟了?  你所认定的美好,如果发现裂痕是会涂上一层更美的花纹,还是无力的等它破碎?  这是一场并不算愉快的旅行,你只能先选择黑暗,才能抵达光明。  或许是吧!  折不皱的是想要平静的海,烫不平的是努力崛起的山。  我希望,每天清晨叫醒我的,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而是一份美妙的早餐。  如果你无法看穿我小
我们常说坚持,可坚持二字却是做起来最难的事。心守一事,乃专注。有这样的态度,不管做任何事,在任何领域,都会成为出色的人。  “人生很长,一辈子却只能做一件事”。观点鲜明,立意深远。 张婷婷同学以松本和康拉德为例,证明对事业的专注和执着,能成就生命的璀璨,使得生命恒久温润。事例典型,以一当十,有针对性。作为议论文,语言精练却不干涩,既有深度又富于形象性。结尾富有号召力,引导读者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有意义
上世纪30年代,师者与校方对学生几乎是无底线的宽容,学生可以当堂质疑师者。  俞平伯讲古诗,讲“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时说“知就是不知”,一学生站起来说,俞先生这样讲,有根据吗?俞平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马上写了六七种。提问的学生说,对!  一次关于佛学的讨论会,胡适发言过长,一学生站起来说:胡先生,你不要讲了,你说的都是外行话。胡适说,我这方面的确不行,不过,叫我讲完可以吗?  ——在今天,在大
他本一介武夫,却让私立南开大学成为国内一流名校。  他是最早将奥运概念带入中国的先驱人物,是力促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主导人物。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的“南开先生”张伯苓。  1889年,13岁的张伯苓考上了北洋水师学堂驾驶班,憧憬着投身海军的强国梦。这所中国近代第一流的海军学校不仅免交食宿费,而且月供4两白银,总教习是著名思想家严复。5年后,他以“最优等第一”的成绩毕业。  1903年、19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名叫《编舟记》。电影中的男主人公松本为了编著一部辞书,耗尽了一生的时间。岁月让他的眼睛、他的记忆蒙上了一层雾,时光沧桑了他身边每一个人的容颜与心境。在他漫长的岁月中,生命中许多的人、事、物都变了,唯那一颗温恒之心历久弥新。  有多少东西能够逃离岁月的蹉跎?新生的嫩叶终会变得枯黄,再鲜活的生命也将面临死亡,生命中的一切悲喜苦乐都脆弱易损,所以纳兰容若才会生出“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