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也有春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i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会昌教授在卢梭、罗杰斯等教育家的思想基础上曾指出: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两颗种子,一颗是学习社会期望的知识、技能,完成成人要求的任务;另一颗种子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动机而做的事情。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而言后一颗种子往往难以发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什么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热爱儿童。”缺乏爱的教育算不上是真正的教育。可见尊重与爱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家的一直认可。依据中国学生的教育现状,作为学生的领路人,笔者认为应该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用爱去浇灌学生心中的第二颗种子,从而让学生平等、自信地步入自己的人生。下面本人将以自己教学中的切身经历谈及自己对教育中尊重与爱的伟大力量的认识。
  他在徘徊——这个孩子有点“悬”
  雨果曾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其实,任何一个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学生都能够成才,对于学生,尤其是令人厌烦的学生,只要绕过他的“丑”、“畸形”与“粗俗”,就一定能发现他旁边的“美”,附近的“优美”以及背后的“崇高”。
  笔者的一个学生,16周岁了还在读七年级,课文中只认识个别独体字,一次把他喊来办公室,让他写了一个“我”,差点连我这个班主任老师都没有认出来。哎……字不认识自然谈不上学习。语、数、英三科老师每每谈到他,总是摇头,“作业又没交啊!”无可奈何呀。
  如果仅仅是成绩差,倒也省心,但他学习以外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让他值日,两个月只扫过一次,还是在我的监督之下;让他参加早读,早读时班级就少他一人,原来是在操场上闲逛;看见自己喜欢玩的东西,伸手就抢过来,同学若不带他玩,就给你捣乱,搞得整个班级是怨声载道。上课他基本上从来没有抬过头——当然他也听不懂,开学还没有到一个月,他就把数学书给弄丢了(后来弄了本旧的),练习册也丢了(还好给本班一位同学在校门口的花草丛中发现了,但应该写作业的几页却被撕掉了)。上课时他总是低头不停地在书包里翻来翻去,一节课下来也不知道找到了什么没有。倒是下课铃一响,绝对会第一个飞出教室,爬树、追逐、打闹……到放学了,老师布置作业总找不到人,原来早就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这就是我们班新进的学生——张同学,师生眼中共同的不合群的“野草”。
  我去家访过一次,孩子父母亲在外打工还不知道几点回家,后来电话联系上,家长显得很惊讶也很重视,来了一趟学校。原来,他是外地人,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孩子也随着父母到处“流”学,去年转到了我们江心初中,就读于七(五)班。由于父母几乎没有文化(其父没上过学,其母也只读过小学一二年级),在外面打工完全靠卖苦力,早出晚归,甚是辛苦,无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基本上是放任自由、自娱自乐,形成家庭教育的“真空地带”,在这孩子身上几乎是看不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有益教育。
  这番深入的了解使我大大地改变了对他的态度。我想,因为学习差,在学校他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嫌弃,自然是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常常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于是,他自然感觉自己是班级中的“二等公民”。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最重要的秘诀就在于尊重,尊重他完整的个性和人格尊严。这种尊重要发自内心的,如果他能从我的目光、表情、语言、举止中真正体会到尊重和关心。如果我们之间真正建立起了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依赖的亲密真挚的情感关系,何愁教师热切的期望、成功的激励不会通过这条情感的纽带源源不断地输入他的心中,促使他战胜自卑,增强信心,启动成功的“内驱力”呢?
  他在转变——珍贵的5角钱
  我的努力没有白费,一个下午的上课铃前,我正收拾课本准备去上课,他突然从窗口“交”﹙其实是“扔”﹚给了我一个5角的硬币,伴随着一句“我捡的”,窗外已不见了他的踪影。我当时的感觉真的就叫震撼吧,我从没有想过他会这样!这时,我的眼前忽地一亮,看!你还是有闪光点的嘛!紧接着的课堂上我就当众表扬了他,说他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是我们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接下来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先是露出了一脸傻笑,接着慢慢低下了头,一副很受用的样子。我想,成了!趁热打铁吧。
  事实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各方面表现均有了不小的改善,而且在他的影响下,我们的班级也渐渐形成了一种真诚、热情、互帮互助的优良班风,全班学生的道德品质都大大上了一个台阶,想来,这小小的5角钱真是功不可没啊。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谈到转变差生问题时就有这样的六字秘诀:尊重、关心、感化。对啊,严,是一种爱,但是,还有一种爱往往所起的效果更是明显,那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爱。他指出“发展学生人性中美好的一方面,抑制淘气的细胞”,我们对待差生千万不要总提醒他“差”的那根神经。这根神经越刺激就会越发达,从而偏离了老师教育的初衷。其实只要老师耐心地绕过学生身上分割着美与丑的墙,就能发现学生美好的另一面。用爱去寻找,用尊重去感化,相信每颗种子都会发芽。看得出来,这株野草也会开花,他是一株曾被人误解的野百合;只要用心去浇灌,他也能绽放自己的光彩,获得自己的春天。
  他在绽放——冠军是春天里最美的花环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冠军的故事。我校每年一次的夏季体育运动会召开时,他刚开始并没有报名参赛。这么好的一个进一步拉近距离的机会,我怎么能放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我找他好好谈了谈,原来他是担心自己没有实力,缺乏自信。是啊,好不容易大家已不太反感他了,如果到时赛不出好成绩来,老师会不会又看不起他、同学会不会又笑话他呢?可我认为以他的水平取得优秀的成绩并不难。于是我真诚地鼓励他,并帮他报名参加了100米、200米的比赛。他的比赛项目我全程关注,并且带领全班一起加油助威不含糊。结果果不出我所料:100米项目他得了个第二,200米项目他取得了年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不仅个人得到了奖状,同时他也为班级增添了荣誉。颁发奖状、奖品时,我清楚的看到他的嘴都笑歪了,再看看同学们,大家看他的目光也变得柔和多了,同时还包含着羡慕。“看,我们班张同学是冠军”,不知谁冒了一句,“是啊,你就是冠军。”那一刻,这株同学们眼中的野草,头戴冠军的花环,以前所未有的自信登上领奖台,那一刻他绽放出自己应有的光彩;那一刻,他找到了自己的春天!
  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所有需要重最高级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潜力的要求,是力求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否则会引起疾病,而满足了需要则可治愈疾病。我想张同学之前的种种顽劣表现,恐怕也是为了引起大家和老师的关注和承认,但他的行为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注意教育的方法,一味的严厉要求,并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往往给予更多的尊重、无声的关爱和暗含期待的目光所收到的教育效果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育类似于张同学这样的野百合首先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着眼,只有从生活上多关心他,让他感觉到温暖,才可能让他带给别人温暖。教师的关注往往总是停留在防止他们犯错误上,不妨转移到如何发现他的“闪光点”上试试。其次,要给予这些孩子足够的尊重,人人内心深处都有真善美的一面,我们不妨试着从正面去引导他去挖掘自己的真善美、展示自己的真善美。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些孩子的思想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他们其实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如果你不讲点策略的话,任你嘴皮说破,他也不会听进半句,那就是要攻心为上了。只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爱才能唤起他自觉转变的意念和决心。只要他自己有了要改变的想法,一切自然就好办了。
  我有心用十倍百倍的努力,来换取他们不断的、少许的前行。一路相伴,愿春风化雨、一路花放。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江心初中)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高效的物理课堂,是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及学生的全身心投入的结果。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大量教学实践告诉我,需要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生的精神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让学生有一个放松的学习心态,把他们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和谐向上而充满挑战和激情的课堂氛围,以满足处于生长发育转型期的中学生那较强的求知欲。同时教师需应用灵活多样的
【内容摘要】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刻,而早读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了,那么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早读课呢?本文试从“科学安排,设计早读任务”、“合理调配,实现朗读多样”、“授之以渔,明确朗读方法”、“设立典型,培养教师助手”、“提供平台,注重水平展示”这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语文 早读课 有效 开展  《新课标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
【内容摘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实际,不断探索与优化,营造出更自主、更活跃、更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高效。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 有效教学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所以,在选取教学方法时,需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情感、兴趣、自主体验等因素,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发掘学习乐趣。  一、注重情
【内容摘要】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实现了口语教学的灵活性、生动性、互动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多媒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优势及其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都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应该成为日后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英语口语 现状 多媒体 优势 运用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
每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议论最多、最热烈的莫过于作文题。今年的安徽省高考作文题一揭秘上网就引来了强烈的争议,搜索众多的网帖,可谓是褒贬不一。请看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
【内容摘要】感恩意识是每一个人都要具备的品质,是评判一个人是否具备高尚人格的重要参考。但是,现在的初中生多数都缺乏感恩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为他人着想。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教育,以此培养初中生的感恩意识,无疑是当前初中思品课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感恩意识的培养机制,并从故事导入、意识培养、感恩行动三个方面予以论述。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感恩意识
作文批语是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对学生作文有着很大影响。然而,部分教师忽略了作文批语的重要性,写评语只是敷衍了事,这样写出的批语当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另一部分教师虽然明白作文批语对学生作文有很大影响,却不能灵活掌握其写法之道,写出的批语不具有引发学生重视的力量。在这里,仅对教师作文批语的不足之处及其对学生作文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改进作文批语的几点建议。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现
小说是语文课本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体裁。尤其是这些年来它频繁地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以各种形式考查着同学们对它的了解和解读。高中阶段的必修和选修课本都将小说文本解读作为重点学习对象。每个人对小说的欣赏和解读的角度不一定相同,但一定都有对其中主要人物地分析与欣赏。每篇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独特的“那一个”,我们也都有解读他们的方法,这种解析往往只限他存在的于那一篇课文中,这是我们对他或她的单独欣赏。  就小说
【内容摘要】经济的发展,促使国家开始重视特殊教育,培智教学工作稳步展开。“医教结合”理念的提出,带动了多方面康复训练在培智教学中的有益尝试。本文主要针对音乐康复课在培智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培智教学 音乐康复课 应用  前言  培智教学属于特殊教育,主要是面对智障儿童,通过医疗和教学相互结合的方式,促进其全面发展,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目前,特殊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内容摘要】通过对字的用法和实例说明,将表示疾病的“症”与“征”进行了简单的区分。  【关键词】症 征 症状 区别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部分疾病,有的用到“症”,有的用到“征”,如必修1第1章第1节提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小儿麻痹症”,第3章第2节“尿毒症”,第6章第4节“癌症”;必修2第2章第1节提到“21三体综合征”,第2章第3节“人类红绿色盲症”,第5章第1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