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上认为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对其产生向往的一种心理倾向。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改变学习心态,激发学习热情,培养顽强意志。可以说,浓厚的兴趣能使人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甚至废寝忘食的巨大动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益。而数学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问题的倾向性。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热爱往往从兴趣开始,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兴趣,并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享受成功,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不断学习,直到成功。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下面介绍我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素质高低,数学课要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对数学学科有了深刻的了解,领会了其精髓内容,掌握了其前沿知识,才能高屋建瓴,通观学科全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还应注意积累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将有用的材料、信息,系统地进行编码,贮存起来,随时应用,这样才能让学生“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不至于让学生吃不饱,甚至无“面包”可食。
  一个善于培养学习兴趣的教师就应像一个优秀的厨师一样,将同样的教学内容能做到令学生愿意“吃”、主动“吃”。《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其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矣。”数学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课本的死知识讲活,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兴致浓厚,就必须广采百家语言之长。要向哲学学习语言的深刻;向逻辑学学习语言的严谨;向语言学学习语言的规范;向相声学习语言的幽默;向群众学习语言的通俗,那么,数学课一定会具有非常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营造民主教学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以便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和体现。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景,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可行方法。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从而让学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自己的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习兴趣自然提高了。
  三、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游戏活动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
  成功体验是能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形式。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选择,应取决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他们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应让学生时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当学生表现出超常能力,我们应及时鼓励,促使其快速发展;如果学生的表现欠佳,不要急于批评,要尽力找出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不断进步。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体验到成功时,他们会全身心投入,以便获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
  四、优化设计数学作业,增强学习信心
  优化设计数学作业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有兴趣的学习。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一中学 830000)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丰富情感、发展能力、完善独立的人格。本文探讨了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有效形式。  关键词:素质教育;地理实践活动;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兼跨自然科学和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在关于课程改革时谈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应该放在提高“既有意义,也有意思”上,要在有意思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学会方法,要在有意思中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达到有意义的目的。  政治课堂教学要做到“既有意义,也有意思”,教师就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遵循贴近现实生活,切合学生实际,注重人文关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
一、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语文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陶冶情操的文学作品,变化多样的教学方式,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要做的是:第一,让学生热爱语文,让他们相信语文是每个人成长中的一部分。第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媒介和教学手段。第三,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原有语文水平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引导、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语
英语教师要提高英语教学,必须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情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喜欢学英语,容易学英语,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现代教学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这种转变的关键是要优化教学,从而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学校的教学教育任务主要在课堂内完成的,因此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要达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目的,我认为应注意下述几点
摘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是产生“新思维”,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认识规律,以培养创新情感为基础,恰当设计教学,如:通过借助实物;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知识点具体形象化;启发想象猜想;设计反向问题;激励操作探索;并让学生参与挫折体验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学生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中要以教材为依托,基于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将有效性教学的思想、理论、方法引入课堂教学,来完成地理学科教学任务。以下是本人对于多年来从事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趣味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它是学习的内驱力,有了它,学生再不会昏昏欲睡,再不会被迫去学。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挖掘教材,努力使课堂形成活跃而愉快的氛围。  1.注重新课导入
每年我校刚进的教师,包括一些老教师总在办公室抱怨课堂纪律差,学生难以管束。难道真是我们的学生素质一代不如一代了吗?这怎么可能呢?我认为不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认真,没有激情,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我有一些经验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能进步。  一、提前进班  我往往都提前1-2分钟进班,布置一些小任务,如让同学代读课文,订正上次作业中出错的部分等。这一方面能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于学习,另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尝谓教而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除了依托教师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领悟,而领悟又必须通过不断地反思才能达到。  所谓反思,是针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全方位、多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