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机管理的国家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_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以为这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吗?其实,早在你出生之前的1971年,用计算机管理国家的“大幻想”就已经被付诸现实了!
  等等,我读的书少,你不要骗我。那时候既没有互联网,也没有家用电脑,这怎么可能实现呢?
  “计算机和孩子一样,官大人离不开它。”这是智利歌手安格尔·帕拉1972年写下的一段歌词。那时,全世界确实都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然而,在南美洲国家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下令,创建一个由电报机组成的全国性网络,想用类似互联网的概念来管理整个国家的经济生产。这个网络被称为“协同控制工程”。
  为什么这位总统会有这么超越时代的想法呢?原来,1970年,在通过选举上台后,阿连德面对的是全国大批管理混乱的矿山和工厂。负责经济工作的官员情急之下,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们给英国控制论大师斯塔福德·比尔写信求助。
  比尔欣然前往智利。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决定打造这个庞大的信息网络。通过这个信息系统,计算机可以计算并评估出哪些问题需要立即处理,或模拟一次决策的长期后果。1972年,在机器的帮助下,智利政府成功化解了卡车司机大罢工导致的食品短缺危机。
  那是一台可以掌控全国的“计划经济机器”,能实时将数据从国有工厂传输到首都的运营中心。收集到的数据随后被输入计算机,用来监督生产,并在原料不足或配额未达标时,可以及时发出警报。
  总指挥中心坐落于圣地亚哥市中心的国家电信公司。操作室正中摆放着七把旋转椅,椅子的一侧扶手上全是按钮,另一侧则有烟灰缸和酒杯槽。这间办公室实现了全面无纸化,墙上有四块彩色显示屏,触摸扶手上的按钮,屏幕上就可以显示出数以百计的经济数据和统计图表。房间里还有一面屏幕用作模拟器,通过设定不同价格、产量和能源配额,它就可以估算出全国的经济走势。
  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屏幕上的内容必须由四位女职员手工记录。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协同控制工程”还是一个饱含人文关怀的程序!它预留了监测全国人民情绪的功能。工程师计划在全国每家每户都安装一个传感器,用两个按钮分别代表“幸福”与“不幸福”。人们可以每天根据心情按动传感器,将“幸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回中央控制室,在屏幕上生成国民幸福指数。这可比现在记者们拿着话筒,满大街调查“你幸福吗”要先进多了!
  但是,理想与现实毕竟存在差距。首先,当时的技术水平无法完全满足要求,真正的大数据管理需要处理海量的信息,这显然不是电报机和当时还处于原始水平的计算机能做到的。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转,这些还处于“原始”水平的计算机很容易发生故障。1972年12月,阿连德亲临指挥中心,当他兴奋地按下转椅上的一个按钮时,系统立刻“蓝屏”了,让工作人员尴尬不已。此外,这个系统能够运转的基础,是人们要为它提供各种真实的数据。但许多工厂并没有把自己的生产情况如实报告。而除了一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老百姓和普通工人也都对这项技术不感兴趣,觉得“计算机管理国家”完全是异想天开。
  1973年9月,智利的陆军参谋长皮诺切特发动军事政变,成为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协同控制工程”也就此被废弃。大量的电报机、电脑被拆卸下来,丢进了仓库。几年之后,甚至再没有人知道该如何使用它们。但这毕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大胆而超前的实验,也是现在的“大数据”管理方法的先驱。
其他文献
她忽然来到舒服的环境里,连自己也觉得突兀。现在她身边有的是朋友,对她非常体贴。四周围这种仁厚老实的好人,她已经好些時候没有接触过了。她对流浪生活很习惯,一则因为天性好动,二则也是出于不得已。话虽这么说,她有时候也很希望能够休息一下。哪怕是最不怕艰苦的阿拉伯人,惯会骑在骆驼背上在沙漠里奔驰,有时也爱在水草旁边枣树底下歇脚,或是进城逛逛市场,在澡堂里洗洗澡提提神,到教堂里做做祷告,然后再出外去做营生。
托比·坎贝尔是一名肿瘤专家,在临终医院和临终关怀机构工作。在威斯康星州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他正在探访一位名叫吉斯的病人。吉斯被认定只能再活几天,于是医院就让他出院回家度过最后的日子。但是吉斯又顽强地活了三个月,吉斯的家人和朋友围在他身边,为他依然活着庆祝了一次。  后来,吉斯还活着,他们又庆祝了一次;之后,他们庆祝了第三次。吉斯的生命的确在流逝——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不像大家預想得那么快而已。  
在距秘鲁首都利马东北部约160千米远、安第斯山脉约4千米的高处,在云雾之上的稀薄空气中,坐落着一处神秘的高地——马卡瓦斯,它很少被人看到,但见到的人却都被它的神秘震撼了。  不可思议的石雕  在上个世纪50年代,秘鲁考古学家丹尼尔·鲁兹就被马卡瓦斯惊呆了。他看到那里大约5平方千米的高地上布满了很多石雕。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但还是能显示出一定的雕刻技能和艺术技巧。有4座祭坛分别摆设在东、西、南、北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发现桌子上面有一本《军事文摘·科学少年》杂志。我等这本书很久了,开学后的第一天曾发了一本,但我早看完了,现在终于又等到它了!  翻开第1页就有来自编辑部的叔叔阿姨的问候,带着这暖暖的問候和激动的心情,我迫不及待地往下读。  第1篇文章讲的就是封面上所说的故事-《细数月球上的人类资产》。读后我知道了人类在探索月球时,在月球上留下了一些象征性的物品。例如,美国宇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说,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許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橙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地。  农场里的母鸡在孵窝,但却没有小鸡破壳而出。农夫们抱怨
突然正经的同桌  如何透过身边的小事发现某些大趋势?  正在聊天儿的同桌突然正襟危坐,翻着课本并用筆抵着脑袋做思考状。注意到这种情况,我会立刻把腿上的漫画书塞进桌子里,然后大声念课文。抢单  两人在饭店吃饭,消费了302元,两人都抢着付钱,谁都不让谁。结果两人同时从兜里掏出2块钱,异口同声道:“我有零钱!”鸡腿  晚饭时,大家都说吃饱了,但是还剩下一个鸡腿,爸爸说:“剩下的喂狗。”  这时,小明突
题目:下图这个男子是什么身份,在做什么?  A.父亲,准备抚摸孩子的额头  B.凶手,准备谋杀躺在床上的人  C.医生,正在给病人催眠治疗  D.爷爷,看望久病未愈的孙子  A.从你的选择可以看出,你最近会发生一些很顺利的事情,你心中所期待的或者所担心的事情都能够如愿以偿地往好的方面发展。也许你会升职加薪,也许会得到你所爱的人,和他共度余生,又可能你最近会打算休假去旅游一番,放松自己的心情。总之你
时间:2010年12月3日下午16:20-17:40  主题:参与“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实验的(往届学生代表、2008届全体)四届学生与专家座谈  地点: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体艺楼”二楼  主持人:潘纪平(教授)  潘纪平:听了吴泓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看了丰富的学生学习材料,老师们既感到振奋,同时也有些疑惑。这个座谈会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望各位专家、教师、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苏立康
《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名篇。文章问世以后,是悲秋还是颂秋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截至目前,争论的结果有二:一是各执一端,自圆其说;二是游走两端,折中处之。但无论哪种解读,都会造成抵牾:既然颂秋,何来悲凉?既然悲凉,何来颂秋?这也势必让一代又一代的学士似是而非,迷糊而过。窃以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对该文的题材都作出了众口一词的误判,认为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这种所谓的“共识”,长期以
有些事情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譬如与猫的相遇,说是偶然,却也带着某种必然。  阿扬是妻捡回来的。  妻在某个巷子里看到几只玩耍的小猫,随手抓起一只,看了看屁股,见是母猫,于是就带回家来了。  妻对阿扬可谓是“一见钟情”。  妻不愧是爱猫的行家,后来证明,阿扬真是一只不负众望的好猫。它产下的两只小母猫——索玛和小灰,如今都出落得十分漂亮。妻是捡猫大师,她捡过各种小猫,而且每次捡得都非常成功。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