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艺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ziy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不仅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努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方法和习惯,使他们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成为有用之才。
  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 教学艺术 自主学习 终身学习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进程的迅速推进,以及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换代很快,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想。
  一、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
  计算机课作为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而学生的操作水平往往参差不齐。在学习过程中,某些学生碰到一些问题只要稍微指点、提示就可以,但还有的操作水平比较低,碰到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讲解,就根本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那么一节课也许什么也没做就下课,几次下来学生就有极大的挫折感,对学习也就渐渐失去兴趣。对于信息技术这样操作性强的课程来说,老师不可能及时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很多学生因得不到帮助而影响学习。开展小组学习小组竞赛,鼓励小组同学互助学习,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教学效果明显增强。小组学习是把全班按一定方式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组长,由操作能力或者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担任,并主动帮助成员学习解疑、向老师反馈小组学习情况。小组学习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和小组阶段性的作品制作中体现。
  二、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探索者。在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发展。当学生目睹自己的学生亲自演示操作,自然地激发探究的欲望,感觉自己能行,会有一种迫不及待动手操作的欲望,此时教师要把握好时机,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掌握知识,把知识转变成能力。
  三、改变教师观念,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信息技术学科有其自身特点,学生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是在课堂上操作计算机,通过不断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若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利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在实际的教学中是行不通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教师应该首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配合教师,继而主动学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那么落实到每一节课,我们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少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自主探索、相互协作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告诉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并帮助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根据实际情况,集中讲解大部分学生都出现的问题,这时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讲解,效果会更好。其次我们要相信学生。在网络信息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多,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掌握新的知识。这时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在这纷杂的知识海洋中指明正确清楚的方向。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努力地学,更有兴趣地学。
  四、注重语言艺术,表述要形象
  关于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它“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马卡连柯则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二十倍”的说法自然是一种夸张,但仔细推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似乎都离不开语言,都必须借助语言的表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将所要讲授的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用词要规范,注意语调高低强弱;语言要有启发性,要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智力;表达方式要形象生动、富有情趣、通俗易懂,善用比喻,想方设法地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操作,让学生方便地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形成应有的信息素质。比如在讲利用视频处理软件制作电子相册时,学生往往对视频处理软件充满好奇,很想学习视频的制作过程,但又觉得很难,不敢“下手”。如果教师用轻松的语言介绍软件的使用方法,将素材比喻成一块块的积木,要制作视频的过程比喻成在搭积木,只要把这些“積木”先搭好,最后加一些效果,视频制作就完成了,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且操作较不熟练的学生也会完成得很好。
  五、分层次教学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很多学生家里有计算机,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过这样或那样的培训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从来没碰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试着进行分层次教学。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计算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始学习新一类内容时,先测试一下,基础薄弱的学生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在完成当堂练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兴趣,安排他们另外的任务。实践证明,这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任务结束时,他们不仅学会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获取信息、思考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基本工具,与英语学科的教和学有机地融合。教师可以利用它创造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语言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 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育提供了一个高科技的教学平台,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驱动力。《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
目的:很多年来,肿瘤都是世界上难以克服的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传统的中国医药(中药)被证明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其中,金线莲是一种代表性的中药。本实验的目的是从金线莲中提取黄酮类和多糖类成分,并验证提取物对体外肿瘤细胞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乙醇提取金线莲中的黄酮,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成分,分别冻干、烘干制得粉末,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后采用MTT检测
摘 要: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但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宜过于拘泥于教案设计的内容,应该时刻关注课堂变化,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抓住课堂的偶发事件,因势利导,促进预设目标向生成目标转化,努力构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新机制,将小学英语教学推上一个崭新的平台。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
摘 要: 学校体育是构成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占据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可以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因此,研究高中学生体育课兴趣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可以为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兴趣现状 影响因素  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近些年的全国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我国各阶段学生在体质及健康方面都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体育课是体育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蔓延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经济、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刷新了社会各界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重要性的认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下,挺身而出、积极行动、扎实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斗中,充分发挥扎根行业、贴近企业的独特优势,全
期刊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概念,叙事教学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英语的教学如果没有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手段,其教学过程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在初中英语的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