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仙人掌可治脓疱疮
取仙人掌,用刀切下一小块,撕去皮后捣碎,直到其肉质呈胶水状即可,放在洁净的纱布上敷患处,并用纱布包扎好,每天早晚各1次。常用此方可治脓疱疮。
湖北武汉冯国海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中医认为,仙人掌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排脓生肌功能。仙人掌可内服,但外用更多。由于仙人掌消炎、解毒作用较强,可用来治疗一些炎症性皮肤科或外科疾病,如烧伤、急性乳腺炎、腱鞘炎、静脉炎、甲沟炎、腮腺炎等。药理研究证明,仙人掌所含苹果酸、琥珀酸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以及多种病毒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仙人掌捣汁包敷治疗脓疱疮,可起到抗菌消炎、消肿排脓作用,其疗效值得肯定。但用时要洗干净,纱布应高温消毒。
枕边放葱姜 晚上睡得香
我时常失眠。经人指点闻生姜或洋葱气后,效果果然不错。
具体做法:将20克左右的生姜洗净,切成碎末,用纱布包裹置于枕边,睡前闻其芳香味;或取1/4的洋葱头,洗净捣烂置于小瓶内盖好,睡前稍开瓶盖闻其气味,10分钟便可安然入睡。可根据个人习惯从这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一般连续使用15~30天,睡眠状态会明显改善。
江苏镇江 潘春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医学研究证明,植物(如树叶、花草)中散发的某些挥发性物质,可直接通过鼻腔黏膜或皮肤吸收,起到消炎杀菌、镇静安神等作用。中医学使用的药枕、香囊,以及嗅鼻法等,就是利用吸入药物气味而达到治病目的。
洋葱和生姜均是具有特殊气味的常见食物。研究发现,洋葱含有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挥发物,有较强的杀菌、刺激消化腺分泌功能。有人试用认为,洋葱难闻的刺激味,闻久了有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日本曾流行过用“闻洋葱助睡眠”,虽未经实验证实,但仍有不少家长把这当作小孩半夜容易惊醒的“特效药”。生姜性温味辛,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等功效。研究发现,生姜含姜辣素等成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催眠、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有研究认为,生姜味能使大脑神经敏感性降低,并能缓解精神压力,减轻失眠症状。
洋葱、生姜的气味能否对睡眠有帮助,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实验来验证。但这种方法简单、经济且无不良反应,睡眠不佳或失眠者,如果不反感二物的特别气味,不妨一试。
板蓝根、大青叶抗带状疱疹
去年,我患过带状疱疹,腰部及耳后皮肤先是出现红斑,以后逐渐出现成簇的绿豆大小水疱,水疱是透明的,看起来挺可怕。腰部及耳后剧烈疼痛,还伴有发烧,浑身不舒服,也不想吃饭。家人就找来板蓝根、大青叶各15克煎水让我服,每天煎1次,分3小碗,早中晚各服1小碗。
除了内服还要外用。用雄黄15克,捣成粉末,再加适量约50度的白酒调成糊状。然后用灯心草蘸适量香油,燃烧后在带状疱疹的两头各烫一下,再用调好的雄黄涂(只能涂1次,雄黄可以经皮肤被人体吸收,故不能长期持续使用)。以后改用鲜马齿苋约60克捣成泥状,在带状疱疹上外敷,每日敷1次,不久带状疱疹就好了。
四川南充 孟 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以皮肤出现红斑、水疱以及局部神经性疼痛为主要症状。
大青叶和板蓝根二味均性寒味苦,主要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等功效。主治热毒血、发斑、晕厥、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火眼等,对急慢性肝炎、流感、流脑、肺炎、腮腺炎等也有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青叶、板蓝根所含靛蓝、靛玉红等成分,对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都有抑制作用。二味合煎服用具有较好的清解病毒、凉血止痛功效,特别对带状疱疹初期效果较佳。
带状疱疹病毒留滞经脉、溢于皮肤则发生神经痛。灯心草灸局部,能起清热解毒、渗湿作用,有助于皮损干涸、结痂,防治后遗症神经痛;雄黄为矿物中药,能解毒杀虫、燥湿祛痰,雄黄酒外涂可消炎解毒、止痒止痛,并能缩短病程;马齿苋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临床应用证明,用鲜马齿苋捣泥外敷,治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十分有效。上法采用内外合治,对治疗带状疱疹当有较佳疗效,患者可以试用。
鳝鱼血治撞割伤
活鳝鱼洗净,用刀把头割掉,把鳝鱼血滴在纸上拌匀,干后备用。若伤口还有血,就把鳝鱼血贴在患处;若伤处血已干,用自己的唾液湿透,然后将鳝鱼血贴于患处。用后不会发生炎症和感染,伤好后疤痕自然脱落。
山东东营杨晓峰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中医认为鳝鱼血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之功效。鳝鱼血多外用,可涂敷或滴入耳、鼻,主治口眼歪斜、耳痛、鼻出血、癣、瘘等。临床应用证明,鳝鱼血外涂治疗面瘫(面神经麻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确有一定疗效。
鳝鱼血治“外伤出血”未见有疗效确切的临床报道。但药理研究证实其能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水肿。鳝鱼血黏稠,凝固干燥后易形成血性药膜,有利于皮肤肌肉收缩,从而能起到止血作用。上方仅对轻微创伤出血可能有效。
注意:鳝鱼购回,宜先用清水喂养几天后使用。
编后:来源于民间的验方、偏方数不胜数,很多人自行应用,有用对了的,也有用错了的。“我来荐方”就是本刊为读者搭建的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并请专家评点指导。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种疾病,用药也可能差异很大。因此,我们不主张读者自行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安全地应用。
取仙人掌,用刀切下一小块,撕去皮后捣碎,直到其肉质呈胶水状即可,放在洁净的纱布上敷患处,并用纱布包扎好,每天早晚各1次。常用此方可治脓疱疮。
湖北武汉冯国海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中医认为,仙人掌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排脓生肌功能。仙人掌可内服,但外用更多。由于仙人掌消炎、解毒作用较强,可用来治疗一些炎症性皮肤科或外科疾病,如烧伤、急性乳腺炎、腱鞘炎、静脉炎、甲沟炎、腮腺炎等。药理研究证明,仙人掌所含苹果酸、琥珀酸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以及多种病毒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仙人掌捣汁包敷治疗脓疱疮,可起到抗菌消炎、消肿排脓作用,其疗效值得肯定。但用时要洗干净,纱布应高温消毒。
枕边放葱姜 晚上睡得香
我时常失眠。经人指点闻生姜或洋葱气后,效果果然不错。
具体做法:将20克左右的生姜洗净,切成碎末,用纱布包裹置于枕边,睡前闻其芳香味;或取1/4的洋葱头,洗净捣烂置于小瓶内盖好,睡前稍开瓶盖闻其气味,10分钟便可安然入睡。可根据个人习惯从这两种方法中任选一种,一般连续使用15~30天,睡眠状态会明显改善。
江苏镇江 潘春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医学研究证明,植物(如树叶、花草)中散发的某些挥发性物质,可直接通过鼻腔黏膜或皮肤吸收,起到消炎杀菌、镇静安神等作用。中医学使用的药枕、香囊,以及嗅鼻法等,就是利用吸入药物气味而达到治病目的。
洋葱和生姜均是具有特殊气味的常见食物。研究发现,洋葱含有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挥发物,有较强的杀菌、刺激消化腺分泌功能。有人试用认为,洋葱难闻的刺激味,闻久了有让人昏昏欲睡的感觉。日本曾流行过用“闻洋葱助睡眠”,虽未经实验证实,但仍有不少家长把这当作小孩半夜容易惊醒的“特效药”。生姜性温味辛,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等功效。研究发现,生姜含姜辣素等成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催眠、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有研究认为,生姜味能使大脑神经敏感性降低,并能缓解精神压力,减轻失眠症状。
洋葱、生姜的气味能否对睡眠有帮助,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实验来验证。但这种方法简单、经济且无不良反应,睡眠不佳或失眠者,如果不反感二物的特别气味,不妨一试。
板蓝根、大青叶抗带状疱疹
去年,我患过带状疱疹,腰部及耳后皮肤先是出现红斑,以后逐渐出现成簇的绿豆大小水疱,水疱是透明的,看起来挺可怕。腰部及耳后剧烈疼痛,还伴有发烧,浑身不舒服,也不想吃饭。家人就找来板蓝根、大青叶各15克煎水让我服,每天煎1次,分3小碗,早中晚各服1小碗。
除了内服还要外用。用雄黄15克,捣成粉末,再加适量约50度的白酒调成糊状。然后用灯心草蘸适量香油,燃烧后在带状疱疹的两头各烫一下,再用调好的雄黄涂(只能涂1次,雄黄可以经皮肤被人体吸收,故不能长期持续使用)。以后改用鲜马齿苋约60克捣成泥状,在带状疱疹上外敷,每日敷1次,不久带状疱疹就好了。
四川南充 孟 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以皮肤出现红斑、水疱以及局部神经性疼痛为主要症状。
大青叶和板蓝根二味均性寒味苦,主要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等功效。主治热毒血、发斑、晕厥、咽喉肿痛、口疮、痈肿、火眼等,对急慢性肝炎、流感、流脑、肺炎、腮腺炎等也有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青叶、板蓝根所含靛蓝、靛玉红等成分,对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都有抑制作用。二味合煎服用具有较好的清解病毒、凉血止痛功效,特别对带状疱疹初期效果较佳。
带状疱疹病毒留滞经脉、溢于皮肤则发生神经痛。灯心草灸局部,能起清热解毒、渗湿作用,有助于皮损干涸、结痂,防治后遗症神经痛;雄黄为矿物中药,能解毒杀虫、燥湿祛痰,雄黄酒外涂可消炎解毒、止痒止痛,并能缩短病程;马齿苋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临床应用证明,用鲜马齿苋捣泥外敷,治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十分有效。上法采用内外合治,对治疗带状疱疹当有较佳疗效,患者可以试用。
鳝鱼血治撞割伤
活鳝鱼洗净,用刀把头割掉,把鳝鱼血滴在纸上拌匀,干后备用。若伤口还有血,就把鳝鱼血贴在患处;若伤处血已干,用自己的唾液湿透,然后将鳝鱼血贴于患处。用后不会发生炎症和感染,伤好后疤痕自然脱落。
山东东营杨晓峰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中医认为鳝鱼血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之功效。鳝鱼血多外用,可涂敷或滴入耳、鼻,主治口眼歪斜、耳痛、鼻出血、癣、瘘等。临床应用证明,鳝鱼血外涂治疗面瘫(面神经麻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确有一定疗效。
鳝鱼血治“外伤出血”未见有疗效确切的临床报道。但药理研究证实其能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水肿。鳝鱼血黏稠,凝固干燥后易形成血性药膜,有利于皮肤肌肉收缩,从而能起到止血作用。上方仅对轻微创伤出血可能有效。
注意:鳝鱼购回,宜先用清水喂养几天后使用。
编后:来源于民间的验方、偏方数不胜数,很多人自行应用,有用对了的,也有用错了的。“我来荐方”就是本刊为读者搭建的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并请专家评点指导。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种疾病,用药也可能差异很大。因此,我们不主张读者自行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安全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