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CD34+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etern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5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组,1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中CD34+细胞百分比及单核细胞计数,比较两组数据差异。结果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数量较健康人高,可作为骨髓纤维化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病情预测标准,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其他文献
电阻抗断层成像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具有精准、无创、安全、便捷等特点,以及断层扫描、3D显示、定量评估、功能成像、前瞻性预测等优势。电阻抗断层成像基于人体
研究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在肇东市的适应性及应用效果,以及初步筛选出适合该技术模式的优良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在肇东市能够筛选出适合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种植的玉米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在骨科出院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实施延伸护理服务的120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组,2014年1-12月进行常规护理的130例骨科患者作为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学信息学的涵盖已经悄悄的发生了变化,医学图形图像处理已经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被纳入了医学信息学的范畴。国内的一些本科院校纷纷设置了相关
以DSP2812为例,分析了常用串口程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工程上实用的串口通讯程序的设计方法。利用DSP2812的FIFO和队列数据结构,对串行数据进行了两级双向缓冲,在中断中完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