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扁平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后的病理学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Nian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结直肠扁平息肉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的病理学类型,探讨发生高风险扁平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6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45例结直肠扁平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45例患者均行EMR治疗,切除息肉组织行病理学诊断。观察指标:(1)扁平息肉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检查结果。(2)高风险扁平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扁平息肉的临床特征及病理学检查结果:245例患者扁平息肉部位:盲肠12例、升结肠26例、横结肠55例、降结肠35例、乙状结肠73例、直肠44例。245例患者中,153例伴多发息肉。245例患者扁平息肉直径为(0.9±0.8)cm。245例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管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8例,管状绒毛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0例,管状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8例,管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腺癌14例(分期均为T1期),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锯齿状息肉12例,黏膜慢性炎12例,增生性息肉13例。(2)高风险扁平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息肉数目、息肉直径是发生高风险扁平腺瘤性息肉的相关因素(χ2=8.920,5.455,36.90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息肉直径>1 cm是发生高风险扁平腺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2.681,8.162,95%可信区间:1.481~4.856,3.786~17.597,P<0.05]。

结论

结直肠扁平息肉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年龄>60岁、息肉直径>1 cm是发生高风险扁平腺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达标率情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北京朝阳医院门诊就诊的痛风间歇期患者100例,均已接受过降尿酸治疗的,病程>6个月,自愿加入本调查研究。采用改良的中文版风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CCQR)调查分析其治疗依从性及降尿酸治疗达标率。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共84份。84例痛风患者中治疗依从性高者46例(54.8%)
枣核嵌顿在回肠致穿孔少见,报道1例以急性胃肠炎为表现的枣核嵌顿在回肠致穿孔患者的诊治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警惕。
目的查明胸痛发作6个月后仍未确诊患者的长期心血管结局。方法队列研究。背景英国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库(CALIBER)链接初级医疗保健、二级医疗保健、冠状动脉登记及死亡登记的信息。参与者2002—2009年,来自223个全科诊所首次发作胸痛172 180名18岁以上成人,根据首次就诊医疗记录分为确诊(非冠状动脉疾病或心绞痛)或未确诊(病因不明)3组人群,这些患者既往无心血管疾病。主要结局测量指标5.5年
期刊
介绍2017年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方法以及对基层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包括实践基地大多未与全科临床专业基地建立紧密的联系、科室设置不符合要求、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全科规范化培训的需要、教学管理混乱、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过程不规范、部分基层实践基地疾病及技能操作种类和数量不符合规定等,并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同时对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学过程提
期刊
目的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预后与溶栓治疗前侧支循环评分的关系。方法制定检索策略和纳入排除标准,检索PubMed、the Cochrane图书馆、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OVI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6年11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用随机效应
目的调查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患者对分级诊疗模式的认知度与赞同度,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2016年7月15日至8月31日,采用现场随机拦截问卷调查的方法,抽取来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 770例患者,患者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为62.2%(1 722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近1年内来机构就诊的次数越多、文化程度越高,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越高
通过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案例,回顾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思路及真菌感染的诊断依据。
目的总结结直肠癌旁肿瘤沉积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旨在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2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并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CT检查影像学特征。(2)鉴别比较。(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为患者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