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r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教学大纲充分吸取了当前国际、国内关于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的数学教育思想,汲取了国际、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创新意识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初中数学中要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具有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因此,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改的重要环节.
  
  一、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唱独角戏,忽视学生实际,满堂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以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来说,我国拿金牌最多,但出现的创新人才、高科技人才却很少,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对教育的评价问题和教师的教育理念问题,国家正在大力改变这种局面,那么,教师的观念是否真正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师的角色
  受师道尊严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师往往把自己放在课堂领导者的地位,高高在上,俨然一位课堂的主导者,这不利于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也就是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每一个学生觉得自己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思维活跃了,创新意识就应运而生了.
  
  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得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由于我们的知识结构陈旧,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和要求,如最优购物方案、最佳旅行方案等一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变纯粹的数学问题为生活实际,学生乐学有用.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数学教师应通过自学,不断充电,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扩大跨学科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以新的教育理论驾驭教学.
  
  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可以将学生3~5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讓他们在一个小组里探究、合作,为他们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提供平台,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如果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妨碍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空话.只有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能力才会最大化.
  
  五、正确认识创新
  一说到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往往就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去想、去讨论,甚至偏离课堂教学与知识的探究,这样既没有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又浪费了课堂时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新课改中的一大误区.因此,教师要能够通过深钻教材,领会编排的意图,深入生活,把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结合,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取了更多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甚至还会在思想上存在偏差,教师不应给学生泼冷水,要尊重学生,要帮助学生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也要对他们敢想敢说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只有敢想,才会有创新.古典小说里上天入地、嫦娥奔月等现在不是都实现了吗,如果没有古人的丰富想象、牛顿的好奇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不会变为现实.因此,想象和好奇是创新的源泉,教师要给学生不断地鼓励,利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发现,捕捉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得以开发.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努力钻研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抓实备课环节,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有人说,“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教师的功底在课堂上得以凸显,教师的价值在课堂上得以实现。课堂不应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应当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精彩课堂是启迪学生智慧的天地,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学生向未知挺进的旅程,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课堂是教学主阵地,只有抓住了这个主阵地,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才能真正把教育质量抓好。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主渠道。
一、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初中阶段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可归纳为来自学生自身的内部原因和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外部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内部原因  数学学困生除了个别自身的先天性智力障碍以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毅力.  2.学习方法不当、自学能力差.  3.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  (二)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外部原因  1.社会原因  (1
将Rn的开子集上非线性映射的导算子,一致可微性等概念推广到定义在Rn的一般子集上的映射,然后建立相应的Sard定理,并将所得结果用于一类含参数的椭圆问题: -Δu+f(u)=φ(λ),
时滞往往是造成系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如何确保在有时滞的情况下系统是稳定的,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目前很多学者研究的是带有常时滞和有界变时滞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对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过去习惯了听教师讲课,自己当了教师后,也习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讲好课上。但传统上课模式,许多学生容易走神,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其原因之一是,课堂之外的精彩事物实在太多,课堂之外的魅力实在太大,把心交给课堂的学生越来越少。  如何才能把学生吸引回到课堂呢?  笔者运用“四合一”主体教学模式进行物理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本文对这种教学模式作些分析、探讨。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应力求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数学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即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强调以数学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写作能力培养在当前英语教学中的认识误区目前,部分教师对写作能力的培养认识的高度、深度还不够,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写作能力的培养仅仅看成是为了帮助学生完
几年来,在两岸各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出现了大合作、大交流、大发展的新局面,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在此局面下,国务院2009年5月4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之一就是“从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局出发,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着力推进两岸交
英语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地学习去发现问题或选择专题,并进行深入探究和推理,从而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的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英语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和谐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氛围。探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