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教学大纲充分吸取了当前国际、国内关于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和新的数学教育思想,汲取了国际、国内数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创新意识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初中数学中要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具有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因此,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新课改的重要环节.
一、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唱独角戏,忽视学生实际,满堂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以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来说,我国拿金牌最多,但出现的创新人才、高科技人才却很少,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对教育的评价问题和教师的教育理念问题,国家正在大力改变这种局面,那么,教师的观念是否真正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师的角色
受师道尊严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师往往把自己放在课堂领导者的地位,高高在上,俨然一位课堂的主导者,这不利于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也就是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每一个学生觉得自己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思维活跃了,创新意识就应运而生了.
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得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由于我们的知识结构陈旧,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和要求,如最优购物方案、最佳旅行方案等一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变纯粹的数学问题为生活实际,学生乐学有用.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数学教师应通过自学,不断充电,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扩大跨学科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以新的教育理论驾驭教学.
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可以将学生3~5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讓他们在一个小组里探究、合作,为他们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提供平台,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如果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妨碍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空话.只有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能力才会最大化.
五、正确认识创新
一说到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往往就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去想、去讨论,甚至偏离课堂教学与知识的探究,这样既没有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又浪费了课堂时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新课改中的一大误区.因此,教师要能够通过深钻教材,领会编排的意图,深入生活,把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结合,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取了更多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甚至还会在思想上存在偏差,教师不应给学生泼冷水,要尊重学生,要帮助学生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也要对他们敢想敢说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只有敢想,才会有创新.古典小说里上天入地、嫦娥奔月等现在不是都实现了吗,如果没有古人的丰富想象、牛顿的好奇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不会变为现实.因此,想象和好奇是创新的源泉,教师要给学生不断地鼓励,利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发现,捕捉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得以开发.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努力钻研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抓实备课环节,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黄春香)
一、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把学生放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唱独角戏,忽视学生实际,满堂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以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来说,我国拿金牌最多,但出现的创新人才、高科技人才却很少,究其原因就是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对教育的评价问题和教师的教育理念问题,国家正在大力改变这种局面,那么,教师的观念是否真正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师的角色
受师道尊严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束缚,教师往往把自己放在课堂领导者的地位,高高在上,俨然一位课堂的主导者,这不利于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也就是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每一个学生觉得自己不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思维活跃了,创新意识就应运而生了.
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人们常说真金不怕火炼,要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得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由于我们的知识结构陈旧,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和要求,如最优购物方案、最佳旅行方案等一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变纯粹的数学问题为生活实际,学生乐学有用.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数学教师应通过自学,不断充电,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扩大跨学科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以新的教育理论驾驭教学.
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可以将学生3~5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讓他们在一个小组里探究、合作,为他们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提供平台,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如果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妨碍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空话.只有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能力才会最大化.
五、正确认识创新
一说到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往往就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地去想、去讨论,甚至偏离课堂教学与知识的探究,这样既没有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又浪费了课堂时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是新课改中的一大误区.因此,教师要能够通过深钻教材,领会编排的意图,深入生活,把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结合,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取了更多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中的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问题,甚至还会在思想上存在偏差,教师不应给学生泼冷水,要尊重学生,要帮助学生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也要对他们敢想敢说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只有敢想,才会有创新.古典小说里上天入地、嫦娥奔月等现在不是都实现了吗,如果没有古人的丰富想象、牛顿的好奇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些都不会变为现实.因此,想象和好奇是创新的源泉,教师要给学生不断地鼓励,利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发现,捕捉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得以开发.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努力钻研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抓实备课环节,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