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耕地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量分析

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土壤养分供应量,为新疆耕地质量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新疆自2000年至2019年文献土壤养分供应数据,结合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新疆开展的“3414”方案数据、“三区示范”研究新疆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量。在“3414”方案或“三区示范”中通过空白处理来计算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比较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结果。[结果](1)现阶段土壤平均供氮量(N)为199.50kg/hm~2;土壤平均供磷量为(P2O5)为90.33kg/hm~2;土壤平均供钾量(K2O)为204.34kg/hm~2;作物对土壤氮磷钾的依存率分别为:59.92%、67.00%、73.96%;近20年来(2000~2019年)土壤供氮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壤供磷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土壤供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自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土壤碱解氮(塔城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除外)和速效磷含量均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结论现阶段新疆3大区域土壤供氮量东疆地区最高,北疆地区次之;土壤供磷量东疆最高,南疆最低;土壤供钾量南疆地区最高,东疆最低。新疆耕地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都呈增加的趋势,而土壤速效钾含量明显下降。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节能降碳“双控”管理要求的不断明确,建筑节能的理念从“措施控制”向“效果导向”转变,引导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的理念从“一次性工程改造”向“高能效运营”转变,这也对既有建筑节能方向的政府引导、节能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公共建筑节能针对运行节能管理政策相对缺乏,政府管理机制中建筑节能的责任不能有效传导到用能主体,楼宇节能的社会责任得不到彰显,现行节能管理措施并不能完全支撑建筑节能行为和
期刊
目的 调查和分析界首市2016年至2020年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性特征,为临床快速诊断及治疗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12 84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样本的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PIVS) 1、2和3型
报纸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但某些药物亦会引起白细胞降低。2020年贵阳市某职业病防治院接诊1例疑似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接苯作业4年,平均每天约30 min。该患者于2018-09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并给予规范抗结核治疗,2019年于职业健康检查时发现白细胞降低并给予升白细胞治疗,结核治愈后停用抗结核药物半年监测白细胞绝对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逐渐升高,通过《职业病诊断通则》不能诊断该患者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个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保障,尤其在小学的教育环节中,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坚持运动的好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针对学生的成长需要,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完善,也成为了目前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简单地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改进措施,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重要途径。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出发,以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为例,阐述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和实施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愿景。高质量的乡村旅游是实现梦想自由的重要途径,是创新驱动的引擎,是乡村焕发持久魅力的源泉。
电子商务改变了农业的产业发展和经营模式,促进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完善农村市场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选择。基于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课题组以湖南省新化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该县电商助农发展现状,深度剖析和总结了目前新化县电商助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大力打造农村电商平台、加强电商助农力度等解决措施。
为研究实测气象水文序列和及其模拟序列演变特性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研究基于隽水河上游流域通城水文站及气象站日尺度气象水文资料,首先使用线性回归法、五年滑动平均法、Pettitt检验法、M-K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对流域降雨量及径流深序列变化趋势、突变特性及周期等演变特性进行研究,再通过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对该流域径流过程进行模拟,比较不同时段下模拟日径流与实测降雨、径流的相似性,最终分析水文模拟对流域降雨径
数字乡村建设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举措,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数字乡村的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打组合拳,在推动当地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作为宏观与微观政策的转化主体,在具体政策的实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寻找导致数字乡村建设较好的地方政府作用的充分条件组合,并找到政府的哪些关键作用因素能够有利于数字乡村的发展。为此,本文采用模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