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人体搭积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们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基础上的,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
  而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0页第9题,请你根据图形数出各用了多少块积木?带有浓厚的几何色彩,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难想象,更难数。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对几何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地把自己的思维放在这道题的有效思考上,如何对乘法的意义进行有效的拓展,这才是此题的本意,也是此题要担负的一个重任。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意义,并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课堂实录]
  师:孩子们,大家看这道题,你能想象出来这一摞积木是由几层组成的吗?
  学生:2层。
  师:那每一层有几行呢?
  生:2行。
  师:那好,老师想请几位小朋友当老师的小助手,当一回小积木,这些小方块是怎样摆的呢?谁愿意来呢?
  (学生个个都举着小手。)
  (选了三个小朋友来参与这个活动,并且孩子们自觉地站成了一排。)
  师:我说孩子们,他们三个人站的位置对吗?
  生:对。
  师:那很好,我再請三个小朋友来站一下第二行。
  (学生个个都很踊跃,甚至有的孩子都站了起来。
  (学生排队,自然地站在原来那三个人的前面。)
  师:老师想问一下,他们站在这儿对吗?
  生:对。
  师:那这个积木搭完了吗?
  生:没有。
  师:我再找一个小朋友来站一下,看看他能不能站对位置。
  生示范。孩子站在其余6个人的前面。
  师:他站得对吗?
  生:不对,不对,大部分孩子都说了不对。
  师:理由是什么?
  生:下面这一层已经没有了,不能站在他们的前面,这样站就有了第三队。
  师:那他应该站在哪儿呢?
  (这时,大部分的孩子好像都不知道了,教室里好安静啊,过了一会儿,陆陆续续地有了举手的学生,说明大家都在认真地思考,并有了一定的自己的见解。)
  生:我觉得应该站在×××的头上。(这时有的同学在嘻嘻地笑着,因为他认为这个同学的发言真有意思,一个人怎么可以站在另一个人的头上呢?而有的孩子却在默默地点头,表示同意这个孩子的观点。这充分证明有的同学能够将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而有的学生依然停留在生活当中。)
  师:孩子们,大家感觉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生:有,因为第二层必须要在第一层的上面,而×××却是第二层的一个,所以他必须是在×××的头上的。
  师:也就是说,我们是把这些同学当成一些积木中的小方块,第二层的小方块要摞在第一层的上面,所以这个人也要站在这个同学的头上,对吗?
  生:对。
  师:可是,他是不可能站在他的头上的,这样,我们展开想象,在你的脑子里面想象出他的头上还有一个人,那这五个人头上也有五个人?
  生:是。
  师:大家想一想,这下面一层有几个3。
  生:两个3。
  师:第二层呢?
  生:1个3再加上1个2。
  师:说得真好!
  师:这总共是几个3呢?
  生:3个3再加上1个2。
  生:或者是4个3再去掉1个。
  师:你会列出算式来计算用了多少块积木吗?
  生:3×3 2
  生:4×3-1
  [教后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根据空间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寻找相应的实体模型,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使学生最终摆脱模型进行空间图形的分析和想象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此题的教授,能够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并会仔细地利用乘法的意义来计算出得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难得的学习体验,并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为学生的几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教学的根本,就是让学生明白知识是怎么来的,并会将自己学的知识很好地服务于生活,会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在此题的学习中,让学生模拟图形进行操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一种数学学习的方法,即验证的方法,也就是利用实物来帮助自己理解题意,并根据实体理解题意,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努力方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主要表现是: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事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等等好多,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1.再现生活经验,建立空间观念
  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原型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有关培养空间观念的内容上加入了很多新的内容。第一学段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鼓励学生观察,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观察,使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形成空间观念。如,学习“角的认识”时,观察一些实物的表面,也可以用手摸一摸,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的事物形象地在头脑中得到反映、形成表象,让学生对概念有个清晰和正确的理解。
  3.充分动手实践,培养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的形成,光靠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通过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和量一量等活动,调动多种感官,这样易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海阳市育才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新课标的认识,对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思考,深入了解农村中学教师的英语教学方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使用英语的授课情况。调查中发现存在部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与教师一起交流探讨,并且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  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一直是农村初中教学中的薄弱学科,笔者通过教研活动,深入乡村多所农村中学英语课堂,并与所在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了教师对
“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而“生本教学”是遵循“生本教育”理念进行的教学。“生本教学”转变了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听课、课堂气氛沉闷的传统教学方式,允许学生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创造性的,知识、智力、情感和人格意义不断构建的过程。  “生本教学”的突出
免疫力越强越有利于健康,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增强免疫力却可能诱发抑郁。  无论是正常的健康人、亚健康状态的人,还是各种疾病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强弱对保持健康和恢复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多少年来临床和生活的种种事实表明,免疫力与健康呈正相关关系。免疫力越强越健康,反之则疾病缠身。但是,生活中不断发生的一些现象却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免疫力并非越强越好。例如,对癌症、肝炎等疾病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反而会诱发另一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解读青春,感悟青春。  (2)收集、筛选、整理信息,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3)参与活动,提升听、说、读、写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更好地完善自我。  (2)分享青春的喜悦和困扰,焕发青春的活力与朝气。  4.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收集资料、筛选信息、
摘 要:传统的英语课堂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获得,阻碍了学生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兴趣的培养。生本教学是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获得语言学习应用的机会,从而提升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充满活力的课堂也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阳光。  关键词:生本课堂;语言能力;张扬个性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既无法让学生获
摘 要: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要使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并取得良好成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做到有的放矢。通过分析现状,提出加强健康教育的途径,力求使高校健康教育能适应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的需求。在健康教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开展健康教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而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读书与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富广博,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文采横溢。从科学上来说,阅读就是就是用最温暖的方法,用最不着痕迹的方式,来影响学生、改变学生。让学生掌握“阅读”这种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武器
教研活动,一个传统的话题,伴随学校教育前行的步伐走过了沧桑;厚实的积淀,闪烁着智慧,可有时也会成为沉重的枷锁,有的也会退守为泛黄的形式,真是“教研,想说爱你不容易”。然而,一次主动参与式的主题教研活动却给了我别样的感受。  那是在草长莺飞的三月,我们全镇十多位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聚集在中心校的教科研论坛室,等待着“校本资源开发利用”这一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始。所谓主题教研,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组织
摘 要:当美术课遇上了多媒体,课堂上教师就不准备绘画工具材料、不动手演示,只需动动鼠标,通过多媒体就能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看似新颖又先进的形式,教学效果却并不一定理想。如何给教师示范一个合理的定位,体现示范教学的有效性?就美术教学教师示范的重要性、美术教学有效示范的策略、美术教学有效示范的形式这几方面对美术教师如何做到有效示范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师示范;重要性;策略;形式  曾经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以后,语文课堂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导入语的设计,再到教学环节问题的提出,最后到总结、延伸,都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的设计,并且还应让这精心设计在课堂的实施上显得随性、自然。  关键词:语文课堂设计;目标导入;问题延伸  在新课程实施以后,我们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课堂自主性增强,突发情况增多,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抛弃教学设计,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