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4例双下肢神经电生理的变化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yjia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针灸治疗后,双下肢胫神经与腓总神经的电生理变化。方法:①选取河北医科大学唐山临床医学院2005-01/2006-12收治住院的确诊为糖尿病足或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同时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24例患者,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56.8±6.1)岁,平均病程(12.6±3.6)年,均无严重的心、肾、肝、肺病变,对本实验知情同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细胞组、针灸组、干细胞+针灸组,8例/组。②局麻下由双侧髂后上棘采集每位患者的骨髓血200~300mL,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骨髓血中单个核细胞,镜下计数单个核细胞总数约为1.1×1012L-1,用生理盐水稀释成30mL干细胞悬液。③干细胞组给予单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将干细胞混悬液沿闭塞血管两侧多点肌肉注射到患者下肢,进针深度约1.4cm,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及与闭塞血管间距离均为1.5cm,每点注射0.8~1.0mL,注射时避开血管与神经。针灸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用普通手法针刺足三里、环跳、阳陵泉、三阴交。针刺15min/次,1次/d,持续治疗30d。干细胞+针灸组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针灸治疗,过程同上。④使用肌电图仪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各组患者双下肢胫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24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患者治疗后一般状况:干细胞+针灸组治疗24h,足趾疼痛感和麻木感明显减轻;1个月后疼痛消失,足趾可轻微活动;3个月后足趾活动力量可达3级,除2例患者有跛行外,其余6例患者均可正常行走。干细胞组、针灸组患者预后情况较干细胞+针灸组差。②各组治疗前后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干细胞组、干细胞+针灸组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增加[(16.9±4.5),(25.2±5.5);(17.1±4.9),(29.4±8.5)m/s;P均<0.01],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亦均显著增加[(16.5±5.9),(30.3±5.2);(17.8±5.2),(31.7±7.2)m/s;P均<0.01];针灸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各组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干细胞组改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针灸组治疗效果较差[(25.2±5.5),(20.1±4.9);(30.3±5.2),(20.3±5.4)m/s;P均<0.05],而干细胞+针灸组改善效果显著[(25.2±5.5),(29.4±8.5);(30.3±5.2),(31.7±7.2)m/s;P均<0.01]。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指标。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目前负荷管理系统防窃电功能与窃电若干手段从原理上进行了对照分析,针对防窃电实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技术上的解决方法.
目的:观察米帕明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含一氧化氮浓度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12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生化药理实验室进行。①
目的: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源性激素,影响机体许多生理系统和代谢通路,并与许多疾病关系密切。回顾与分析脂联素与骨代谢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199
目的:在建立白细胞磷酸化蛋白质分离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相关磷酸化蛋白质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选择2005—01/20016—03于泸州医学院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的表达特点,及其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09/2006—06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异基
目的:探讨控制和影响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转化途径的因素。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cnki数据库1990—0112006—06期间的有关神经干细胞和增殖与分化关系的文献,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