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数字印后设备,两个“盲目”是大忌
目前,不但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开始涉足数字印刷领域,而且大家也意识到了印后是数字印刷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对数字印后设备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那么,在数字印后设备的种类、功能以及品牌不断丰富的当下,在选择数字印后设备的过程中,印刷企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所经营的企业是国内最早服务于图文影像行业的数字印后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结合多年来对行业的了解,在此为印刷企业提供两点建议。
首先,不应盲目迷信“洋品牌”。目前的数字印刷设备基本是国外品牌“一统天下”,这些国外厂商在向印刷企业推销数字印刷设备时,也会推荐与之配套的数字印后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所涉及的设备和材料基本也都是“洋品牌”。笔者认为,虽然他们推销的设备和材料在国外已有成功的应用案例,但并不一定适合国内市场。以照片书为例,一方面,中国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喜好与国外客户不同,中国客户对装帧精美程度的要求可能比国外客户高得多;另一方面,中国地域广阔,照片书所涉及的印后材料和工艺受环境、气候的影响很大,盲目地引入国外的印后材料和工艺,可能会“水土不服”,导致产品变形。而且,目前在国外,中国企业制造的服务于照片书市场的数字印后设备和材料已占据不小的份额,许多国内数字印后设备制造商是在给国外品牌做贴牌生产。
其次,不要盲目追求高速度,而应重点考察数字印后设备的功能性和可拓展性。因为数字印刷可以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大部分印刷企业也不会只生产某一种产品,而不同产品的印后加工方式相差很大,所以印刷企业在选择数字印后设备时,应重点关注其能否满足不同种类印刷品的印后加工需求,以及当印刷企业未来需要扩展业务、增加产品种类时,所选择的数字印后设备是否能方便地进行功能拓展,满足新产品的印后加工需求。比如,可以选择采用平台加模块化组合的数字印后设备,通过配备不同的模块,满足压痕、折页、贴胶带、喷胶、糊盒、喷码、检品等多种需求。相比之下,由于数字印刷品的数量通常都不大,所以绝对生产速度的高低不应成为印刷企业选择数字印后设备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除了选购数字印后设备需要注意的问题外,笔者还想谈一点数字印后设备不容忽视的使用问题,即数字印后工艺的标准化。现在有不少印刷企业,虽然数字印后设备比较齐全,但数字印刷品的印后质量依然没有保证,这就是数字印后工艺标准化缺失造成的。所以印刷企业一定要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的标准化数字印后工艺流程,减少对人工经验的依赖,以稳定印后质量,同时减少人员频繁流动对印后质量的影响。
数字印后设备选型考虑的四个因素
杭州日报盛元印务有限公司 董 雷 周红华
由于数字印刷具有快速、灵活的优势,所以相匹配的数字印后设备也大都具备小、快、灵的特点。数字印后工艺种类繁多,以我公司开设的数字印刷门店为例,仅表面整饰工艺就有覆膜、过油、压痕等多种类型,在完成表面装饰后,还有种类更加多样的装订工艺,如胶装、圈装、卡纸简装、铁圈半精装、铁圈精装、抽屉式盒装、翻盖式盒装、骑马订装、蝴蝶精装、蝴蝶软装、铜钉精装、古籍线装等十余种。面对如此繁多的印后工艺,数字印后设备的选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选择设备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成本因素。由于数字印刷还是以小批量生产为主,因此过高的设备折旧在分摊到单一产品中时会导致印刷成品单位成本的上升,从而蚕食我们的利润,降低我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虽然部分数字印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批量生产时质量稳定,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低,但价格不菲,这类设备我们不会考虑。
其次,我们会根据业务需求选配设备。我们对数字印刷门店的业务进行了分析,其中胶装产品最多,占总产品数量的40%以上,如个人文集、照片书、个性化笔记本、画册、标书等基本上都要进行胶装。而且每当遇到毕业季时,制作毕业珍藏相册的业务异常火爆,平均每一单业务就是几十甚至上百本,此时胶装设备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选择胶装设备时,我们尽可能选择带有侧胶功能的胶装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目前笔者所在的数字印刷门店配备了2台胶装机,不但可做应急备份之用,还可满足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再次,我们会针对容易产生瓶颈的环节专门选配设备。在数字印后加工过程中,大多数工作依靠手工就能完成,例如压痕,但依靠手工进行压痕很容易影响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这是因为胶装书通常要在书脊两侧和封面、封底、翻书位置各压一条暗线,以保证翻书时的服贴和书脊的方正整齐,而手工压痕不仅效率极低,而且容易出错,造成损耗。因此,我们特别引进了数控多功能压痕机,不仅解决了胶装书封面的压痕问题,还可以使贺卡、折页、拉页等产品的折页效率提高5倍以上,准确度也大大提高。
最后,我们会考虑引进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设备。以我公司最受欢迎的照片书业务为例,以前成品生产完之后就直接交给客户,不但不够精美,而且容易造成产品的损伤。于是我们专门引进了一台自动包塑的设备,在照片书外边加上了外框盒和外塑包装,不但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档次,而且起到了保护产品的作用,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中印快印的数字印后设备“选购经”
中印集团数字印务有限公司 罗红莲
中印集团数字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印快印”)是隶属于中国印刷集团公司的二级企业,目前拥有2家快印门店。2011年,中印快印确定了“巩固拓宽商务短版印刷,打造按需出版印刷服务平台,加大个性化产品的研发力度”的业务发展规划,以商务印刷和书刊印刷为主,主要服务于政府机关、金融保险和出版行业客户。2011年,中印快印数字印刷产量累计达2454.80万印(A 3)。其中,彩色印刷3 2 7 . 3 0万印(A3),占总产量的13.33%;黑白印刷2127.50万印(A3),占总产量的86.67%。
在数字印后设备的配备方面,建店之初,中印快印考虑到所从事的商务印刷批量小、时效性强的特点,同时为降低成本,选用的数字印后设备多为半自动化的小型设备,如瑞宝50M无线胶订机、四通660液压裁纸机、P60自动订折机、单孔钻孔机、瑞兹铁环装订机、GBC35热膜机、Jy520精装压槽机等。随着菜谱印刷、个性化影像印刷等业务的开展,中印快印又陆续引进了YYFM-720型液压覆膜机、Dumor5330全自动进纸压痕机、CK620多用打孔机等数字印后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我们设备的胶订速度约为80~100本/小时,覆膜速度为20米/分钟,压痕速度为1~3次/秒。从前几年的业务开展情况看,这些小型设备基本能满足日常生产需求,且这些小型设备操作简单,一般普通工人经过3~5个工作日的培训就可以上岗操作。但是学会容易,学精难,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印刷品,还需要依靠工人娴熟的技能。
2011年,中印快印启动了按需出版印刷项目,承接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组和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于2008年立项研究和编制的《百年华文学术图书项目》。按项目内容测算,正常生产情况下,我们每日的印装速度应为2000册,要高质、高效地完成如此之大的图书装订任务,仅靠手工操作是不切实际的,引进自动化程度高的数字装订设备势在必行。而在数字装订设备的选择上,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功能满足工艺要求
按需出版印刷业务的特点是书目品种多、印制数量少,甚至有一种书只印一本的情况。之前,我们先将封面经过手动压痕,然后再装订,也就是说胶订的速度其实不取决于胶订机自身的速度,而是取决于手动压痕的速度。因此,我们在选择全自动无线胶订机时,希望设备能够在完成封面自动进纸的同时,还能自动识别书脊厚度,联机完成压痕工序,以切实提高效率。
2.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国内的数字印刷行业从业者的学历普遍偏低,装订人员以中专、职高学历人群为主,而且流动性较大,因此要保证装订质量和效率,设备应易学易用,不易出故障,根据标准化操作流程即可让新员工独立完成装订、独立排除简单的设备故障是我们的理想目标。
3.良好的售后服务
数字印刷以生产效率高、周期短为主要特点,采购数字装订设备时也要选择一家能够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的供应商,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尽快地给予现场支持,保证生产的延续性。
4.合理的运行成本和良好的可升级性
在选择数字装订设备时,我们还会考虑维修保养和相关耗材的费用,如一些数字装订设备必须使用进口材料,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引进的数字装订设备能否适应目前的市场需要,并在未来几年内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目前,不但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开始涉足数字印刷领域,而且大家也意识到了印后是数字印刷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对数字印后设备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那么,在数字印后设备的种类、功能以及品牌不断丰富的当下,在选择数字印后设备的过程中,印刷企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所经营的企业是国内最早服务于图文影像行业的数字印后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结合多年来对行业的了解,在此为印刷企业提供两点建议。
首先,不应盲目迷信“洋品牌”。目前的数字印刷设备基本是国外品牌“一统天下”,这些国外厂商在向印刷企业推销数字印刷设备时,也会推荐与之配套的数字印后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所涉及的设备和材料基本也都是“洋品牌”。笔者认为,虽然他们推销的设备和材料在国外已有成功的应用案例,但并不一定适合国内市场。以照片书为例,一方面,中国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喜好与国外客户不同,中国客户对装帧精美程度的要求可能比国外客户高得多;另一方面,中国地域广阔,照片书所涉及的印后材料和工艺受环境、气候的影响很大,盲目地引入国外的印后材料和工艺,可能会“水土不服”,导致产品变形。而且,目前在国外,中国企业制造的服务于照片书市场的数字印后设备和材料已占据不小的份额,许多国内数字印后设备制造商是在给国外品牌做贴牌生产。
其次,不要盲目追求高速度,而应重点考察数字印后设备的功能性和可拓展性。因为数字印刷可以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大部分印刷企业也不会只生产某一种产品,而不同产品的印后加工方式相差很大,所以印刷企业在选择数字印后设备时,应重点关注其能否满足不同种类印刷品的印后加工需求,以及当印刷企业未来需要扩展业务、增加产品种类时,所选择的数字印后设备是否能方便地进行功能拓展,满足新产品的印后加工需求。比如,可以选择采用平台加模块化组合的数字印后设备,通过配备不同的模块,满足压痕、折页、贴胶带、喷胶、糊盒、喷码、检品等多种需求。相比之下,由于数字印刷品的数量通常都不大,所以绝对生产速度的高低不应成为印刷企业选择数字印后设备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除了选购数字印后设备需要注意的问题外,笔者还想谈一点数字印后设备不容忽视的使用问题,即数字印后工艺的标准化。现在有不少印刷企业,虽然数字印后设备比较齐全,但数字印刷品的印后质量依然没有保证,这就是数字印后工艺标准化缺失造成的。所以印刷企业一定要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的标准化数字印后工艺流程,减少对人工经验的依赖,以稳定印后质量,同时减少人员频繁流动对印后质量的影响。
数字印后设备选型考虑的四个因素
杭州日报盛元印务有限公司 董 雷 周红华
由于数字印刷具有快速、灵活的优势,所以相匹配的数字印后设备也大都具备小、快、灵的特点。数字印后工艺种类繁多,以我公司开设的数字印刷门店为例,仅表面整饰工艺就有覆膜、过油、压痕等多种类型,在完成表面装饰后,还有种类更加多样的装订工艺,如胶装、圈装、卡纸简装、铁圈半精装、铁圈精装、抽屉式盒装、翻盖式盒装、骑马订装、蝴蝶精装、蝴蝶软装、铜钉精装、古籍线装等十余种。面对如此繁多的印后工艺,数字印后设备的选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选择设备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成本因素。由于数字印刷还是以小批量生产为主,因此过高的设备折旧在分摊到单一产品中时会导致印刷成品单位成本的上升,从而蚕食我们的利润,降低我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虽然部分数字印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批量生产时质量稳定,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低,但价格不菲,这类设备我们不会考虑。
其次,我们会根据业务需求选配设备。我们对数字印刷门店的业务进行了分析,其中胶装产品最多,占总产品数量的40%以上,如个人文集、照片书、个性化笔记本、画册、标书等基本上都要进行胶装。而且每当遇到毕业季时,制作毕业珍藏相册的业务异常火爆,平均每一单业务就是几十甚至上百本,此时胶装设备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选择胶装设备时,我们尽可能选择带有侧胶功能的胶装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目前笔者所在的数字印刷门店配备了2台胶装机,不但可做应急备份之用,还可满足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的需要。
再次,我们会针对容易产生瓶颈的环节专门选配设备。在数字印后加工过程中,大多数工作依靠手工就能完成,例如压痕,但依靠手工进行压痕很容易影响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这是因为胶装书通常要在书脊两侧和封面、封底、翻书位置各压一条暗线,以保证翻书时的服贴和书脊的方正整齐,而手工压痕不仅效率极低,而且容易出错,造成损耗。因此,我们特别引进了数控多功能压痕机,不仅解决了胶装书封面的压痕问题,还可以使贺卡、折页、拉页等产品的折页效率提高5倍以上,准确度也大大提高。
最后,我们会考虑引进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设备。以我公司最受欢迎的照片书业务为例,以前成品生产完之后就直接交给客户,不但不够精美,而且容易造成产品的损伤。于是我们专门引进了一台自动包塑的设备,在照片书外边加上了外框盒和外塑包装,不但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档次,而且起到了保护产品的作用,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中印快印的数字印后设备“选购经”
中印集团数字印务有限公司 罗红莲
中印集团数字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印快印”)是隶属于中国印刷集团公司的二级企业,目前拥有2家快印门店。2011年,中印快印确定了“巩固拓宽商务短版印刷,打造按需出版印刷服务平台,加大个性化产品的研发力度”的业务发展规划,以商务印刷和书刊印刷为主,主要服务于政府机关、金融保险和出版行业客户。2011年,中印快印数字印刷产量累计达2454.80万印(A 3)。其中,彩色印刷3 2 7 . 3 0万印(A3),占总产量的13.33%;黑白印刷2127.50万印(A3),占总产量的86.67%。
在数字印后设备的配备方面,建店之初,中印快印考虑到所从事的商务印刷批量小、时效性强的特点,同时为降低成本,选用的数字印后设备多为半自动化的小型设备,如瑞宝50M无线胶订机、四通660液压裁纸机、P60自动订折机、单孔钻孔机、瑞兹铁环装订机、GBC35热膜机、Jy520精装压槽机等。随着菜谱印刷、个性化影像印刷等业务的开展,中印快印又陆续引进了YYFM-720型液压覆膜机、Dumor5330全自动进纸压痕机、CK620多用打孔机等数字印后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我们设备的胶订速度约为80~100本/小时,覆膜速度为20米/分钟,压痕速度为1~3次/秒。从前几年的业务开展情况看,这些小型设备基本能满足日常生产需求,且这些小型设备操作简单,一般普通工人经过3~5个工作日的培训就可以上岗操作。但是学会容易,学精难,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印刷品,还需要依靠工人娴熟的技能。
2011年,中印快印启动了按需出版印刷项目,承接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组和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于2008年立项研究和编制的《百年华文学术图书项目》。按项目内容测算,正常生产情况下,我们每日的印装速度应为2000册,要高质、高效地完成如此之大的图书装订任务,仅靠手工操作是不切实际的,引进自动化程度高的数字装订设备势在必行。而在数字装订设备的选择上,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功能满足工艺要求
按需出版印刷业务的特点是书目品种多、印制数量少,甚至有一种书只印一本的情况。之前,我们先将封面经过手动压痕,然后再装订,也就是说胶订的速度其实不取决于胶订机自身的速度,而是取决于手动压痕的速度。因此,我们在选择全自动无线胶订机时,希望设备能够在完成封面自动进纸的同时,还能自动识别书脊厚度,联机完成压痕工序,以切实提高效率。
2.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可靠
国内的数字印刷行业从业者的学历普遍偏低,装订人员以中专、职高学历人群为主,而且流动性较大,因此要保证装订质量和效率,设备应易学易用,不易出故障,根据标准化操作流程即可让新员工独立完成装订、独立排除简单的设备故障是我们的理想目标。
3.良好的售后服务
数字印刷以生产效率高、周期短为主要特点,采购数字装订设备时也要选择一家能够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的供应商,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尽快地给予现场支持,保证生产的延续性。
4.合理的运行成本和良好的可升级性
在选择数字装订设备时,我们还会考虑维修保养和相关耗材的费用,如一些数字装订设备必须使用进口材料,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引进的数字装订设备能否适应目前的市场需要,并在未来几年内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