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气,凝心聚力显文明

来源 :决策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guo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气正,人心齐。人心齐,泰山移。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凝聚民心、共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48字”工作方针,其中“成风化人,凝心聚力”为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提出了明确要求。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意识形态是对文化表征的“硬要求”。当前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社会上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伴随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还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文化,各种价值观念的交锋也空前激烈。在这种复杂情况下,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把正确的政治导向摆在首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巩固主流思想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服务民心,凝聚民力,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引導全国各族人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直至蔚然成风。
  习总书记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因此,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价值标准和坚定的政治导向,导向正确,名正言顺,让人民群众有明确标准可依。
  “成教化,助人伦”。导向正确的新闻舆论工作在具体表现形式上要提高报道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对时、度、效的合理把握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染、产生共鸣,尤其要在事关大是大非的政治原则问题上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人民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始终保持意识形态对新闻舆论的正确引领。同时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人民群众爱听、爱看、爱传,从而入脑、入心、入行,以至形成风清气正、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燕不成春,独木难成林。作为媒体人我们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涤浊扬清,弘扬正气,形成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社会风尚,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如何促进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终极目标。从这一目标出发,再学习领会习总书记"48字"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方针之"团结人民,鼓舞士气"之深刻意义,便可窥其一斑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便是人民群众永远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民,
[收稿日期] 2016-07-19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11ZD07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钟德涛(1962-),男,湖北钟祥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党的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师基地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人物思想和
我国法学教育的传统模式主要采取演讲式教学,这种教学法很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应用法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法教学团队在国际商法教
本文介绍了质量经营产生的背景,探讨了质量经营的内涵,归纳了质量经营的特点,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实施质量经营的必要性。并对我国企业推行质量经营问题,提出了作者独
如何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课程中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一直是经济法教学思考的问题。文章首先就提高学生案例研判能力的实践意义,如有利于塑造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英语听力理解能力是高专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教学忽略了背景知识(内容图式)的传授。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有助于提高听力的效果,从而提高
随着导航定位、空间技术的发展,对特高分辨率的时间测量以及高频率信号测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信号传输稳定的自然现象,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时间间隔的方法,利用信号的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