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英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于掌握一门外语的迫切需要性,引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在高三英语复习课堂中,如何能够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课堂复习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复习的主人?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让学生对复习课堂产生兴趣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兴趣、情感与教学是相互影响的。消极的情绪能抑制智力活动,而积极的兴趣则能将其强化。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就比较注意,而注意力一旦集中印象就大为深刻。人们学习那些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东西,其识记效果几乎可增加一倍半。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也是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须知,没有兴趣的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郭沫若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这对我们外语教学是颇有启迪的。
众所周知,高三的英语复习课就复习内容而言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提高学生对高三英语复习课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放低姿态,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以及爱好。在备课中,把枯燥的语法,词汇,解题技巧等融合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中;在课堂中教师更应该运用语言等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是上世纪80年代起外语教学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著名语言学家Herbert A. Clark (1996)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尝试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把要求做的事情做好,即“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learning by doing)。
高三的作文训练是整个高三英语复习的重点以及难点。学生和教师都普遍认为作文课太枯燥,不是讲词汇,就是讲语法和句子结构。针对此种状况,笔者大胆地进行尝试。在每节作文课之前以及课上笔者都会布置多个不同的任务给学生。
首先在每节作文课上课之前,笔者都会明确地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完成的作文主题及要点,并请他们针对此主题及要点精心准备词汇,句子等。在作文课上,笔者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向每个小组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组内根据作文主题及要点共同讨论组员所准备的词汇和句子,推选出所有组员都认为比较优美的;然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呈现他们的推选结果。接着笔者向全班学生提出任务:共同讨论,评选出全班同学心目中的最佳的词汇和句子。然后,笔者要求学生拿他们的评选结果和笔者所准备的材料进行比较,从中挑选出最合适作文主题,要点以及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最后,笔者要求学生运用我们共同探讨的词汇和句子,当堂完成作文。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高三英语复习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发现自己已走入了一个怪圈:由于不放心,教师一味的讲,不断重复的讲,然后让学生不断地做。可是结果却发现不但课堂气氛及其沉闷、乏味,学生没兴趣听,教师也受学生影响,觉得越讲越没劲,讲了没意思,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学生还是不断地犯以前一直犯的错误。
针对此种情况,作为教师,在课前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和重新组织,以便将教材内容转变成学生最易吸收的知识结构;课堂上,教师要进行系统的讲授,力求做到“精讲”,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明,力求体现“导”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力求做到“多练”,多练这个过程实质是学生参与、内化、运用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刻意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性。并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让学生做到能自我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自己解决。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当时“我”为什么会选那个错的答案;并且要思考,探究题干或者选项如何变,答案就正确了,以此让学生达到真正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精讲多练”就可以促使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共振体”。
四、合作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国外著名的合作学习研究专家认为,真正的合作学习必须具备以下五个要素:
一是 积极互赖,要求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二是面对面的互动性促进作用,要求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彼此的学习成绩;三是个人责任,要求学生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四是社交技能,要求教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定的社会交流技能,进行高质量的合作;五是评价,要求合作学习者定期评价合作学习的情况,检讨合作学习方法与效果。
五、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在英语复习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复习的信心,提高兴趣。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问难易不同的问题。使每一个学尽可能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因为作为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当他们实现了一个目标之后,便有了满足感、自信心,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众所周知,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同样英语复习首先是学生的主动复习。作为外语教师,我们知道,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實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时间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他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所以在高三英语复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复习课堂真正的主人,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高三英语复习课堂中,如何能够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课堂复习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复习的主人?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让学生对复习课堂产生兴趣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兴趣、情感与教学是相互影响的。消极的情绪能抑制智力活动,而积极的兴趣则能将其强化。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就比较注意,而注意力一旦集中印象就大为深刻。人们学习那些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东西,其识记效果几乎可增加一倍半。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也是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须知,没有兴趣的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郭沫若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这对我们外语教学是颇有启迪的。
众所周知,高三的英语复习课就复习内容而言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提高学生对高三英语复习课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放低姿态,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以及爱好。在备课中,把枯燥的语法,词汇,解题技巧等融合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中;在课堂中教师更应该运用语言等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是上世纪80年代起外语教学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著名语言学家Herbert A. Clark (1996)说“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尝试如何用恰当的语言把要求做的事情做好,即“完成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learning by doing)。
高三的作文训练是整个高三英语复习的重点以及难点。学生和教师都普遍认为作文课太枯燥,不是讲词汇,就是讲语法和句子结构。针对此种状况,笔者大胆地进行尝试。在每节作文课之前以及课上笔者都会布置多个不同的任务给学生。
首先在每节作文课上课之前,笔者都会明确地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完成的作文主题及要点,并请他们针对此主题及要点精心准备词汇,句子等。在作文课上,笔者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向每个小组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组内根据作文主题及要点共同讨论组员所准备的词汇和句子,推选出所有组员都认为比较优美的;然后每个小组向全班呈现他们的推选结果。接着笔者向全班学生提出任务:共同讨论,评选出全班同学心目中的最佳的词汇和句子。然后,笔者要求学生拿他们的评选结果和笔者所准备的材料进行比较,从中挑选出最合适作文主题,要点以及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最后,笔者要求学生运用我们共同探讨的词汇和句子,当堂完成作文。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高三英语复习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发现自己已走入了一个怪圈:由于不放心,教师一味的讲,不断重复的讲,然后让学生不断地做。可是结果却发现不但课堂气氛及其沉闷、乏味,学生没兴趣听,教师也受学生影响,觉得越讲越没劲,讲了没意思,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学生还是不断地犯以前一直犯的错误。
针对此种情况,作为教师,在课前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和重新组织,以便将教材内容转变成学生最易吸收的知识结构;课堂上,教师要进行系统的讲授,力求做到“精讲”,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明,力求体现“导”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力求做到“多练”,多练这个过程实质是学生参与、内化、运用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们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刻意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和标准性。并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让学生做到能自我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自己解决。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当时“我”为什么会选那个错的答案;并且要思考,探究题干或者选项如何变,答案就正确了,以此让学生达到真正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精讲多练”就可以促使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共振体”。
四、合作性教学模式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国外著名的合作学习研究专家认为,真正的合作学习必须具备以下五个要素:
一是 积极互赖,要求学生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二是面对面的互动性促进作用,要求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彼此的学习成绩;三是个人责任,要求学生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并掌握所分配的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四是社交技能,要求教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定的社会交流技能,进行高质量的合作;五是评价,要求合作学习者定期评价合作学习的情况,检讨合作学习方法与效果。
五、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在英语复习课堂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复习的信心,提高兴趣。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问难易不同的问题。使每一个学尽可能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因为作为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当他们实现了一个目标之后,便有了满足感、自信心,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众所周知,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同样英语复习首先是学生的主动复习。作为外语教师,我们知道,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實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时间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他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所以在高三英语复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复习课堂真正的主人,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