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使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除了从道理上给学生讲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之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的使用英语,让他们在运用中尝到乐趣。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氛围,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兴趣;培养策略
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为此,我们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这是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观念、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精心设计并优化每堂课,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最终使之自觉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性趣。
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关键是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活动。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活动。为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反之,学生对某位教师不喜欢、不信任,甚至产生讨厌、恐惧的心理,那么对他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甚至会因噎废食,讨厌这门课。可见情感是成功教学的第一要素,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重视情感投资,变知识的传播者为积极的参与者,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以权威、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应真诚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利用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在词汇、语法或表达等方面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当好导演,把好语言关,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扬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開口讲英语。教师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欣赏学生,避免以学习、性别、家庭、相貌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任何偏见,不但不能“喜优厌劣”,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深刻意识到一个小小“竖拇指”的效力,并把marvelous,ok,good,great,excellent等时刻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时不时地当作小礼物一样分发给学生,使他们在情感上能不断地获学习上的动力,感到学英语是一件快乐的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策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是一对矛盾,“教”要通过“学”才能起作用。目前,在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学”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大。英语教学应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便成了共识。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了解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等。英语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学英语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其次,还需会学,即知道怎样学。学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程度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但不管采取哪种学习方法,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态度和精神,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1.记生词的方法
首先,可让学生四人一组,一人一句,用所给词编一个故事,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既学会了词汇,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大增。
其次,制作生词卡并随身携带。当等人或者课间休息时,一有空就看看这些单词,这样零碎时间用上了,积少成多,也可以积累不少词汇。
另外,将每单元容易忘的词写在小纸片上,贴在卧室或写字台的醒目位置,然后每当走进房间的时候,就把每个词读一遍。不久,你会很惊讶记住这些词是如此之快。
2.记笔记的方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确实,手过一遍胜过眼过十遍。记笔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课下复习提供依据,我跟学生说,记老师强调的内容,记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不能句句都记,否则就会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用红笔标出重点部分,不明白的地方要打上问号。课下,要及时整理笔记,弄懂上课不明白的知识点,和好学生勤对笔记,确保知识的完整和准确,还要注意经常复习,以减少遗忘。
3.阅读的方法
首先,掌握阅读技巧。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把握所读材料的关键语句、重点段落,侧重弄懂主题和中心内容。阅读材料每段的主题句常在开头或结尾,从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去区别、掌握材料中的重点语句。
其次,训练猜词能力。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利用上下文线索猜测生词词义。抓大意,略小节,对不认识的词句如果不影响阅读和做题可以跳过去,阅读时,不准学生逐词逐句地去读,否则会使词组、句意支离破碎,如:far away,four seasons,cool water等就不能分开。要按词组、意群去读,读时双眼不能反复回视。遇到未学的单词,不要马上解释,也不让他们查字典,而要他们尽量根据语境、词的结构去揣测。阅读完可借助字典来检测一下自己猜词的准确度,弄清它们的真正意义。
再次,训练默读习惯。开始阅读时,学生很难做到默读,即使不出声,他们的嘴巴也在蠕动,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一开始就告诉学生,阅读时要用眼睛扫描,用头脑理解,但不用嘴巴读词,这样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总之,教师要尽量让自己的课堂内容多样化,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乐的学习英语。这样学生学习轻松,我们教师也教的轻松!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浦汗青,大学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兴趣;培养策略
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就是要把学生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为此,我们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这是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观念、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精心设计并优化每堂课,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最终使之自觉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性趣。
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关键是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活动。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活动。为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一走进课堂,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反之,学生对某位教师不喜欢、不信任,甚至产生讨厌、恐惧的心理,那么对他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甚至会因噎废食,讨厌这门课。可见情感是成功教学的第一要素,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窗户的钥匙。这就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角色,重视情感投资,变知识的传播者为积极的参与者,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以权威、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应真诚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利用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在词汇、语法或表达等方面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当好导演,把好语言关,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扬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開口讲英语。教师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欣赏学生,避免以学习、性别、家庭、相貌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任何偏见,不但不能“喜优厌劣”,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深刻意识到一个小小“竖拇指”的效力,并把marvelous,ok,good,great,excellent等时刻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时不时地当作小礼物一样分发给学生,使他们在情感上能不断地获学习上的动力,感到学英语是一件快乐的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策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中的“教”和“学”是一对矛盾,“教”要通过“学”才能起作用。目前,在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对“学”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大。英语教学应以“人”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便成了共识。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了解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等。英语的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学英语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其次,还需会学,即知道怎样学。学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程度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但不管采取哪种学习方法,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态度和精神,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1.记生词的方法
首先,可让学生四人一组,一人一句,用所给词编一个故事,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既学会了词汇,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大增。
其次,制作生词卡并随身携带。当等人或者课间休息时,一有空就看看这些单词,这样零碎时间用上了,积少成多,也可以积累不少词汇。
另外,将每单元容易忘的词写在小纸片上,贴在卧室或写字台的醒目位置,然后每当走进房间的时候,就把每个词读一遍。不久,你会很惊讶记住这些词是如此之快。
2.记笔记的方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确实,手过一遍胜过眼过十遍。记笔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课下复习提供依据,我跟学生说,记老师强调的内容,记自己不熟悉的东西,不能句句都记,否则就会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用红笔标出重点部分,不明白的地方要打上问号。课下,要及时整理笔记,弄懂上课不明白的知识点,和好学生勤对笔记,确保知识的完整和准确,还要注意经常复习,以减少遗忘。
3.阅读的方法
首先,掌握阅读技巧。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把握所读材料的关键语句、重点段落,侧重弄懂主题和中心内容。阅读材料每段的主题句常在开头或结尾,从读懂大意的基础上去区别、掌握材料中的重点语句。
其次,训练猜词能力。指导学生尽可能地利用上下文线索猜测生词词义。抓大意,略小节,对不认识的词句如果不影响阅读和做题可以跳过去,阅读时,不准学生逐词逐句地去读,否则会使词组、句意支离破碎,如:far away,four seasons,cool water等就不能分开。要按词组、意群去读,读时双眼不能反复回视。遇到未学的单词,不要马上解释,也不让他们查字典,而要他们尽量根据语境、词的结构去揣测。阅读完可借助字典来检测一下自己猜词的准确度,弄清它们的真正意义。
再次,训练默读习惯。开始阅读时,学生很难做到默读,即使不出声,他们的嘴巴也在蠕动,为了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一开始就告诉学生,阅读时要用眼睛扫描,用头脑理解,但不用嘴巴读词,这样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总之,教师要尽量让自己的课堂内容多样化,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乐的学习英语。这样学生学习轻松,我们教师也教的轻松!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浦汗青,大学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